明诗选(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袁凯十二首

袁凯(1310—1404)字景文,号海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幼孤力学。元末为府吏,以赋《白燕诗》得杨维桢称赏,人称“袁白燕”。洪武三年(1370),以举人荐授监察御史。曾上言为诸将说经书。后太祖虑囚毕,命凯送太子覆讯,太子递减之。凯还报,太祖问:“朕与东宫孰是?”凯曰:“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太祖恶其老猾持两端。凯惧而佯狂,得全身归。永乐初卒,有《海叟集》。博学有才辨,议论飙发,往往屈座人。诗学杜甫,佳处高妙自然,野逸玄澹,能有奇语,尤长于咏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何景明以为“明初诗人,以凯为冠,……论者不以为然。然使凯驰骋于高启诸人之间,亦各有短长,互相胜负,居其上则未能,居其下似亦未甘也。”

白燕[1]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2]。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3]。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4]。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5]

客中除夕[6]

今夕为何夕[7],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8],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9]。一杯柏叶酒[10],未敌泪千行[11]

京师得家书[12]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13]。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京师归别业[14]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馀春[15]。游丝牵木杪[16],孤莺鸣水滨。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当轩释负担,拂去衣裳尘。老夫行役久,归来志复伸。陶潜爱清风[17],张生思故莼[18]。援笔为此诗,示我邻里人。

估客乐[19]

大船峨峨来,小船蔽江下。借问是阿谁?云是襄阳估[20]。袭轻衣[21],走四方,衣美锦,食稻粮。可怜江南农,无老与小,终岁力耕,不得一饱。

老夫[22](五首选二)

老夫避兵荒山侧,三日无食在荆棘。鞋袜破尽皮肉碎,血被两踵行不得[23]。于时瘦妻实卧病,十声呼之一声应。夜深困绝倚枯树,逐魂啼来如雨注[24]

老夫避兵三江口[25],江中夜夜蛟龙吼。砉然一声脑欲裂,千尺长堤忽如走[26]。须臾海门风雨来,江水振荡如奔雷。同行百船半沉溺,无力救之空叹息。

大雨书寓所壁二首[27]

五月六月雨绵绵,东望黄浦水连天[28]。小溪漫漫不可渡,高岸兀兀何由全[29]?家僮种荷已穿壁[30],野老捕鱼还满船。南邻少妇亦可恶,浊酒盈缸须见钱[31]

湿云密密覆高轩[32],浊流滔滔注满园。一双白鸟当窗下[33],无数黄蜂入户喧。亲朋何由致音问?道路已绝无扳援。野瓜新菜最称意,引蔓开花满败垣[34]

江上舟中闻笛[35]

谁家吹笛倚江楼?江上行人夜未休。独有思家两行泪[36],为君挥洒下扬州[37]

淮东逢张十二信[38]

少年追逐共西东,吴迈文章马亮弓[39]。一自干戈零落尽[40],白头淮海独相逢。

画虎[41]

画得花斑斑,只是难相聚[42]。惟有父子情,相亲复相顾。


[1] 都穆《南濠诗话》载,袁凯未仕时,谒杨维桢(廉夫),见几上有《白燕诗》,因曰:“先生此诗,殆未尽体物之妙也。”杨不以为然。袁凯乃作此诗以呈。“廉夫得诗叹赏,连书数纸,尽散坐客,一时呼为‘袁白燕’”。李梦阳序《海叟集》谓“《白燕》诗最下最传,其高者顾不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梦阳之说良是”,实未能知人论世。本诗仅从字面求之,未见很大好处,若联系当时袁凯出处矛盾的心情,则知诗人藉白燕之飞飞无依,表现的是身处乱世,生不逢时,自怜自伤的感情。这在当时一般文人中很容易引起共鸣,加以刻画的工巧,通篇用事而圆转透脱,故一时传诵,使作者声誉鹊起。

[2] “故国”二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意,一起点题,并谓白燕之罕见,有物以稀为贵之旨。王、谢,指东晋大贵族王导和谢安,都住金陵乌衣巷。这首诗实作于元至正末,后人有以此二句用了“故国”、“王谢”等语,说诗为追怀前元,“感慨讽刺,意味深长”(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引刘仕义《新知录》),等等,完全是误解。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据陶宗仪《辍耕录》,是诗作于元至正末,乃用金陵王、谢燕事,下句自明,非为元亡作也。”

[3] “月明”二句:以“月”、“雪”言白燕之“白”,有风流自赏之意。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唐寇豹与谢观以文藻齐名,观谓寇曰:‘君《白赋》有何佳句?’豹曰:‘晓入梁园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袁句本之。第‘无影’、‘未归’,于‘燕’字尤见巧思耳。”汉水,水名,流经汉阳(今属湖北武汉)。晋代庾亮治武昌,曾登南楼赏月,见《晋书·庾亮传》。这里因武昌而及汉水;梁园,又名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筑,为宴会文士宾客之所,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又,南朝宋谢惠连有《雪赋》,托为梁王游园命司马相如赋雪而作。

[4] “柳絮”二句:以“柳絮”、“梨花”比白燕之“白”和体态轻盈优美,申足上联。当自宋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二句化出。

[5] “赵家”二句:以“赵家姊妹”之忌妒衬托白燕之美,自伤进身之难。汉成帝时,赵飞燕与赵合德姊妹并受宠幸,居昭阳宫,性骄妒,谮毁许皇后,飞燕取而代之,合德为昭仪。事见《汉书·孝成赵皇后传》。

[6] 写乱世羁旅乡思,即客中除夕眼前事、寻常景起兴,前四句重写乡思,后四句重写羁愁,哀感沉著,意深笔长,风致缠绵。

[7] “今夕”句:《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又《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见汉刘向《说苑·善说》。

[8] “看人”句: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诗:“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9] “戎马”二句:杜甫《登岳阳楼》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袁诗本此化出。

[10] 柏叶酒:用柏树叶浸泡的酒,取松柏后凋之意,除夕、元旦进于长者,招待亲戚邻里,饮之以祈长寿。见《荆楚岁时记》《熙朝乐事》。南朝梁庾肩吾《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唐张子容《除夜乐城逢孟浩然》诗:“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

[11] 泪千行:唐韦应物《寄诸弟》诗:“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12] 以家书望归,写思乡之情,言在彼而注意在此,虽巧思而自然高妙。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评曰:“天籁。”京师,当时明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13] 十五行:旧时信笺每纸八行,作书以不留空行为敬,所以常有意已尽而故为拉杂充幅者。这里说“十五行”,显示不同于两纸满幅十六行的虚文客套。参见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四册,第201页。

[14] 诗写久客而归的急切以及与家人相见的喜悦,纯朴自然,生动感人;“欣然”四句,如画如见。京师,今江苏南京;别业,别墅,住宅外另置的游息之所。

[15] “杂卉”句:暮春杂花盛开,仿佛是在留驻将要过去的春天。

[16] 游丝:蜘蛛或其他虫类所吐飘浮于空中的丝,见于春天;木杪:树梢。

[17] “陶潜”句:陶潜,即东晋诗人陶渊明。本句以陶潜自比,说厌恶官场、爱好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潜《饮酒二十首》之十七:“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18] “张生”句:张生即晋人张翰,本句以张翰自比说归田之志。张翰事见本书魏观《都昌怀旧隐》注〔5〕。

[19] 估客乐,南朝乐府西曲歌名,传统上描写商人的逐利与享乐。封建时代重农抑商,事实却往往是商富而农贫。《史记·货殖列传》引古谣云:“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本诗即表现了农民与商人生活上的悬殊。诗用杂言,铺叙精工,对照鲜明,境界全出。估客,商贩。

[20] 襄阳:今属湖北。

[21] 袭:衣上加衣,穿着。

[22] 这是第二首和第三首,写战乱中逃难之苦,所谓“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者,由此可见一斑。老夫,作者自称。因是亲历,“诗穷而后工”,故一唱三叹,悲怆淋漓,堪称“诗史”。

[23] 踵:脚后跟。

[24] 逐魂啼来:梦中哭醒。逐魂,游魂,此指做梦。古人以为做梦是魂灵出窍而游,故云。《周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25] 三江口:全国有多地。作者为华亭人,其避兵当指临近的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北之三江口,即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处。

[26] 砉(huā花)然:皮骨相离声。此以形容决堤的声响。走:跑。这里指长堤崩溃。

[27] 写寓所中见吴地夏季连月大雨,四面下笔,触处生情。结句各有谐趣,使全篇生意盎然。频用叠字,使音声舒缓,情调悠然。

[28] 黄浦:今上海境内黄浦江。

[29] 兀兀:昏沉貌。这里形容堤险。

[30] “家僮”句:康熙本《海叟集》引赵柳介云:“‘荷’岂能穿壁?恐是‘竹’字之误。”但,唐来鹄《病起》诗:“藕穿平地生荷叶,笋过东家作竹林。”藕能穿平地,当亦能穿透被水泡湿的墙壁。

[31] 见:通“现”。

[32] 高轩:高房。

[33] “白鸟”句:金元好问《颍亭留别》诗:“白鸟悠悠下。”

[34] 败垣:毁坏的院墙。

[35] 写商人舟行,闻江岸楼上笛声,顿起思家之情,无奈之情,溢于言表。首句点题领起,二句承之从容,三句转折切入诗旨,四句申足,句绝而馀韵不穷。闻笛,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牟,秋夜吹笛于瓜洲,舟楫甚隘。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而至叹俄顷,舟人贾客,皆怨嗟悲泣之声。”作者另有《瓜步夜泊》:“为报高楼莫吹笛,故园东望不胜情。”可相参观。

[36] 两行泪:出杜甫《寄杜位》诗“封书两行泪”句。作者喜用此语,他如《题李陵泣别图》:“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37] “为君”句:说经商漂泊之苦。扬州,今属江苏,自古为商贾云集之地。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烟花三月下扬州。”

[38] 诗写朋友们少年时意气风发,后来经过战争的摧残蹂躏,死亡殆尽,老来相逢于异乡,相互是仅存的知己。不作议论,而乱世人生的感慨,不胜悲凉。淮东,淮河南岸,亦称淮左;张十二信,张信,族兄弟中排行第十二。

[39] 吴迈、马亮:均作者少年时友人,生平不详。

[40] 干戈:干与戈,均古代武器,组词以指战乱。

[41] 题下原有注云:“高皇帝命题。”高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俗云“虎毒不食子”,诗因此起意,称颂父子情深,构思良佳。汪广洋《凤池吟稿》有同题诗云:“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与此诗仅字句小异,未知谁为先后,或一诗而传闻异辞,待考。

[42] 难相聚:虎生性孤独,不喜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