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竞争的市场边界战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我的战略观

战略听起来是一个极其有规格的词,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战略,只要把这个词披在身上,动辄××战略,在大家眼中的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

战略又是一个如浮云一般的词,看起来总是遥不可及,又朦朦胧胧,很美,但是抓不着,就那样飘飘荡荡,令人目眩神迷……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其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西方,“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在今天的商业世界中,战略则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

过去,战略是战争的产物;现在,战略则是竞争的产物,没有竞争就没有战略。如果一项业务只有一家企业做,还需要什么竞争呢?没有竞争,又需要什么战略呢?过去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都是没有战略的,所有产品的生产都由国家计划调拨。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生产都是一个部门,所有的销售也是同一个部门,这种局面是不存在竞争的,经济发展只不过是从左口袋到右口袋,什么都是商量着办,非常和谐,根本就不存在竞争,自然也没有战略可言。

但是市场经济不同,每件事情都有诸多企业在做,也就产生了竞争,企业若是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战略。即便是改革开放后的短缺经济时代,也仍然需要战略,有没有看准、有没有胆子、有没有速度,这些都是构成战略的要素,否则别人比你看得准、做得快,胜利就属于别人。

战略的意义就在于先胜而后求战。

这句至理名言被忽视很多年,很多企业在准备参与竞争之时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然,最高的境界还是不战而胜,不过这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几乎不存在,除非是国家垄断的产业(但从国际的角度同样要参与竞争,因此也需要战略),所以如何实现先胜而后求战是最现实、最可取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以弱胜强。”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带偏了,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以弱胜强”这回事儿,只有“以强胜弱”。“以弱胜强”又怎么说呢?这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本质上仍然是“以强胜弱”。所谓水滴石穿,看起来水比石头弱,但水总是向石头的一个部位持续滴下去,实际上已经是“以强胜弱”了!

战略是教会企业从未来看现在,而不是从现在看未来。马云曾经说:“我用望远镜都找不见对手。”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看未来的趋势是什么,然后再从现在入手,对手都在眼前,未来是谁当然不知道。

而雷军能够成为“雷布斯”,也是运用战略思维,他的秘技是“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五年后什么会发生,谁会是五年后的百度,五年后的腾讯,五年后的阿里巴巴”。

做手机的企业很多,但具备战略思维的并不多,小米现在又进一步发展成了“小米之家”,有人说小米的做法违背了“定位”理论,其实大谬也!小米的战略是站在未来看现在,高瞻远瞩实施产业布局,“定位”理论只是立足现在实施传播,两者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

大部分企业都不太明白怎样才能站在未来看现在,听起来非常抽象,做起来往往都是从现在看未来。要掌握这个原则,就要认真听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战略所涉及的不是未来的决策,而是当前决策的未来性……为了迎接不确定的未来,我们今天必须做什么事情?当前的思考和行动中,必须包含什么样的未来性?”这其实就是雷军所说的“看五年、想三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只有想清楚未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所做的事情才具备未来性,如果只是为现在而非未来而做,就是没有战略。

有的企业说:“战略根本就没有用!”如果你认为战略没有用,那么你有可能根本就不懂战略,或者说你不幸遇到了一个假战略!通常这样说的企业认为战略很虚,都是一些概念,根本落不了地。如果企业的战略真是这样,那只不过是一个假战略,这种战略根本就算不得战略!战略绝不只是一些概念,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用多少资源来做,如果没有战略,我们很难想象企业到底该如何开展经营?

有的企业说:“我们的战略很清晰,就是执行力弱!”这种说法把战略割裂开,成了两张皮,其实企业仍然缺乏一个完整的战略。一个不能很好地执行的战略还能说是有战略吗?你在做战略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企业现在的执行力到底是什么水平吗?按照企业当前的核心能力,能不能干好战略要求的事情也没有搞清楚吗?所以,执行力弱而导致战略无法落地的说法是完全说不通的,等于说战略没有做对,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还有人说:“战略是从战术发展出来的!”大家有没有从中体会出“刻舟求剑”的味道?因为某一天使用了一招打败了对手,感觉很管用,而且碰巧很多次用同样的招数都取得了胜利,于是就认为这个招数可以运用在和更多对手的交战中,不管这个对手是谁,有什么背景,交手时处于什么环境。

从战术发展为战略,也就是说,用过去的经验应对未来的发展,这真的可以吗?现在几乎每个快消品企业都懂得招商、铺货、陈列、导购、生动化、促销、宣传等,但为什么企业之间的业绩差异仍然很大呢?背后发挥作用的就是战略,同样的动作,如果选择的方向不同、投入的资源不同、实施的时机不同,其结果会有极大的差异。战略是基于对未来的洞察做出今天的行动,绝不是基于今天的行动来应对未来的变化,所以战术绝不可能发展为战略!

说了那么多,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这里:战略到底是什么?

使命是战略吗?有的企业说:“我们的战略是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的食品。”这是战略吗?像,可惜不是。这是企业的使命,是企业为什么要做一件事的理由,这和竞争无关,你可以将这个理由作为自己的使命,别人也可以,这没有毛病,不过却不是战略。

愿景是战略吗?有的企业说:“我们的战略是成为行业的领导品牌。”这是战略吗?也像,但不是。这是企业的愿景,是企业想要成为什么角色的愿望,但无法指导企业如何开展竞争。愿景是企业的愿望,但不是战略。

目标是战略吗?还有的企业说:“我们的战略是3年内做到10亿元并成功上市。”这是战略吗?还像,但仍然不是。这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可以理解为是某一个阶段的愿景,同样也无法有效指导企业开展竞争。有的企业还热衷将这个目标进行分解,甚至认为这就是战略规划,其实大错特错,这样做只不过是数字游戏而已,并不会分解了就能够完成目标。目标只是一个任务,但并不是战略!

综上所述,凡是与竞争无关或无法指导企业开展竞争的,都不是战略!

战略就是企业为构建独特竞争优势而做出的一系列选择,要清晰地回答:我是谁、是做什么的、要到哪里去、在哪里竞争、如何制胜。我是谁,说的是企业的业务定义是什么;是做什么的,说的是企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是什么;要到哪里去,说的是要构建什么样的竞争地位,是整体领先还是局部领先;在哪里竞争,说的是企业的市场边界在哪里;如何制胜,说的是企业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独特核心价值,并且通过什么途径有效传递给顾客。

战略必须做到知行合一,所有的战略规划都要转化为具体活动。一个基本的销售动作:铺货,到底是战略还是战术?答案是:有时候是战术,有时候是战略。如果铺货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规划能否落地,那么它就是战略,否则就是战术。反过来说,战略只有转化为像铺货、陈列、促销这样的战术动作,才能够真正被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战略相关的战术动作也构成了战略的有效部分。知行不能分离,这个道理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有的人才会说“战略是由战术发展而成”,实际上战术是战略的组成部分。

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不再是靠战术制胜的时代,如果企业没有战略,真的不敢想象能走多远!只有从投机驱动转向战略驱动,才是企业成功可靠的保证。战略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对命运的设计,其意义在于:令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清晰的实现途径;令企业的定义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令企业的发展更具持久性;令企业避免因试错而带来的巨大机会成本;令企业挖掘出真正具有前景的商业机会;令企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令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令企业更能灵活应对复杂而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

先胜而后战,无战略,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