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章 【赵太爷的狗】.24
赵老三没去当太平军,但怂恿者武六去当了,武六听赵老三的话,赵老三又去找田七,想让武六去田七那边,跟着田七混。
田七说,当太平军也不是混,太平军注定是要推翻朝廷的,要做大事。
赵老三问,那推翻了朝廷呢。
田七说,推翻了朝廷,那就天下一家了嘛,人人有田耕,天下就没有穷人了。
这些话,赵老三不是很懂,可心里有痒痒的感觉。
心里痒痒,却始终没有决定,觉得赵太爷说的还是对的,先等着看看看。
太平军招募新兵,持续了四天,新兵太多,做衣服没有布匹,就让暂时没有新衣服的先凑合,刀和长缨枪也不够用,就让先找东西用着,于是,平日里务农的农具,都拆开来,把锄头拍平,让有尖的一头立起来,铡草的铡刀,也从木座子上卸了下来,拴上几条扯碎的布条,其它什么粪叉子之类,能改装就改装,改不了的,缠些布条,也就算有了样子。
武六没分到田七那边,跟着大帮,别人喊啥就跟着喊,别人往哪跑也跟着往哪跑,一整天忙下来,没觉得做什么事,感觉挺累倒是真的。
太平军又组织新兵士操练,也没什么样式,有长缨枪的就刺,有刀的就砍,往哪刺,往哪砍,在大庙的外边儿空地上,用麦秆稻草,扎了一个一个的人形,像不像,反着扎着一捆,弄个杆子立起来,埋进土里。
之前挥舞锄头的,把锄头改了形状,刺向草捆,把铡刀砍向草捆,反着不论怎样,草捆最终的结果都是七零八落,大家操练一天过后,把那些平日干活的马呀骡子呀驴呀放出来,让那些大牲口去捡食那些七扭八歪的,或地上散落的麦秆稻草,这些麦秆稻草本来也是用来做饲料,现在的结局也是到底依旧是饲料。
那些乡绅地主们,粮食被收走,心很不甘,有些来太平军营地,找人讨要说法,都被劝了回去。
劝回去,又接受了一番皇上帝的教育,什么忏悔呀有罪呀,那些乡绅地主回到家里,忿忿地骂,什么忏悔,什么有罪,我们雇工难道不给工钱吗。
那些乡绅地主们又向圣库捐银,那些乡绅地主们说,这哪是捐银,这是硬要嘛。还有些乡绅地主劝那些不满的,说,还好啦还好啦,不来家里枪就不错了。
太平军当然是不会抢的,毕竟那是为老百姓打仗的部队。
尽管每天乡里热闹,也是情绪的热闹,倒没什么出格的事。
但群起的情绪,更容易积蓄膨胀,群体的情绪,一旦膨胀,就是几何倍数增长,没有做出格的事,未必心里不想,脑子不在酝酿。这时候,往往就差一个火引子,一个火引子,立刻就爆了。
而这个火引子,就是洪万福,洪万福去了大部队那边,参加天王生日庆祝会,也是打仗打胜利的庆功会,去了近一个多月,参加庆功会,之后就是学习,学习后就挨个拜访各路高层头领,都拜访一圈,差不多二十多天就没了。
大部队在另一个大省府所在地,物产丰富,建筑美观,街面干净,商业繁荣,还有更主要的,大省府所在地的女人们,长得水灵,个顶个的看着顺眼,不像之前征战过的地方,除了乡就是村子,女人长得一片土色,年轻的都一片土色,脸色就跟土豆没洗泥一样,年长的更不消说,年长的就像土豆埋在了泥里,看都懒得看一眼。
洪万福带着杨必胜韦天成,三个人,那是真真的看花了眼,拜访完上层头领,没事上街面转转,不论看见哪个女人,眼睛都不舍得离开,恨不得眼珠子随着那些女人的领口,顺着那些女人的袖口,顺着那些女人的裤口,支溜溜钻进去,钻了进去,便再也不想出来。
洪万福三个人,东看西看,边看边咽着口水,口水咽下去,新的口水又涎出来,还得再咽下去,甚至都不舍得吐出去。
三个人实在口水涎出太多了,只能赶紧咽下去,然后三个人互相看一眼,互相看了看自己的土脸,方能压一下情绪。
洪万福等三个人从大省府回来了,带着天王新的指示,也带着自己去大省府的见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