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在我们活得很混沌
如果你认真研究汉字,会发现我们活得很混沌。举个例子,“元首”不分,元是零,首是一。故元旦、元宵应该叫“首旦”“首宵”。另外,国家元首应该是两个人,抛头露面的是首,隐藏在背后操纵的是元。就人体而言,每个人也有元首,头颅、头面是首(首级),隐藏、包含在头颅内的脑髓是元(元精)。惭愧啊,汉人不识汉字。
中国人认字但不识字,“认”是知道字的发音、写法、表面含义,“识”是理解背后的来龙去脉、思维体系。比如,“咳”不是“嗽”,“身”不是“体”,“疼”不是“痛”,“觉”不是“悟”。“记”不是“忆”,“记”是把外面的东西单线条地刻进脑袋,如“死记硬背”;“忆”是把经历的内在的体验鲜活地重现,如“忆苦思甜”。
秦汉以后汉字含义逐渐模糊,被混淆使用,连文人、士大夫也“消夜”“夜宵”不分了。苏东坡有“明月夜,短松冈”的词句,欧阳修有《生查子·元夕》一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消夜”“夜宵”不分的原因可能与平仄选字有关,宵为阳,夜为阴。
当字义模糊、词不达意的时候,很难想象操弄这门语言文字的人能清楚地理解、继承什么,表达、阐述什么。多少人习惯说“我咳嗽”,而不是说“我咳”,或“我嗽”;多少人说“疼痛”,但分辨不清“疼”还是“痛”。患者搞不清楚,可以理解;大夫分不清楚,就是失职。
学中医也好,学道家文化也罢,我认为都有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高级阶段。初始阶段是意识层面上的“认”和“识”,形成“知”,也就是“认识”和“认知”,形成“知识”;中间阶段是“修习”,通过修身训练,先恢复“自觉”,唤醒“灵感”;最后是高级阶段,就是去感悟、捕捉、感受、接受自然和师长心授的玄妙。如果没有自知之明、自觉之感,就很难有慧心之悟。
先说“认识”,我们现在有些白话文特别讨厌,把古文很精辟、言简意赅的一个字意思,搞得混沌而且复杂,甚至会把一些反义词当成同义词。比如现在说的“褒贬”是什么意思?“褒贬是买主”,就是说这个东西不好的人才是真正的买家。现在的意思就把“褒”抹掉了,只剩下“贬”。其实,“褒”“贬”互为反义词,“褒”是好,“贬”是不好。同样的情况还有我们现在说的“舍得”——“你这么不舍得”,把“舍得”变成了“舍”的意思。
“认”和“识”有什么区别?比如“认人”和“识人”,认人是指肉眼感官层次上对人的分辨、指认,但这会出现问题——如果这个人整了容,你就可能认不出来了。但常言道“剥了皮我也认得你的骨头”“烧成灰我也认得你”,这叫什么?这叫“识”。
“识”是什么意思?你看跟“识”相关的东西都是抽象的,我们经常说一句话:“等闲识得东风面。”把“东风”拿来让你认一认,你肉眼看不见,认不得,但你识得它,是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出去以后,人家不认得我,但是一听声音,“哦,你是讲《黄帝内经》的那个人”。这叫什么?他识得我。这种“识”是什么?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了解。
现在大家的问题是认字不识字,写出一个汉字,认得不?认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就开始抓耳挠腮。比如,前面讲过的“穷”,什么叫穷?现在一说人没钱,叫什么?叫穷人,可是为什么现在人们觉得没钱就是穷?因为都把“贫穷”两个字一起用。古代讲的没钱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叫“贫”。“穷”是走投无路的意思,“穷寇莫追”是什么意思?不追走投无路的人,不要把人逼急了,而要围三阙一,给人出路。否则的话,把人逼到绝路上,人家会跟你拼命的。
另外,山穷水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什么意思?为追求理想自己都走投无路了,仍然不放弃。现在如果拿白话文去理解古人的意思,就是没钱的时候我也追求理想……现在都认钱了。
如果我们修炼到了高级层次,可以不借助文字传道。但我们没修炼到高级层次的时候,怎么办呢?只能踏踏实实地去认字、识字。我写过一本书叫《字里藏医》,教大家学中医先从识字入手。我们为什么要逐字逐句地讲《黄帝内经》?就是说,起码在识字这个层面上,先解读一下古人的意思。我们现在活得浅薄、粗鄙、糙,理解不了古人的那种深刻。因此,学道家、学中医,咱们先拿本书,把里面不认得的字,查查字典搞清楚是发什么音,是什么意思,然后听老师讲字本身的含义,先达到一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