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情感暴力——看不见的棍棒
妈妈突然倒下,毫无征兆,就那样久久地躺在卧室地上,一动不动,小女孩惊慌失措地站在一旁。多年后,早已成年的她回忆道:“我彻底被吓到了,跑过去想唤醒她。过了好久好久她才站起来。我坐在角落里,哭喊到不能自已时,她又好了。”
妈妈用的这一招虽然很损,却非常奏效。“只要我没按妈妈要求的做,她就装死,很快我就什么事都按她要求的做,丝毫不差。”对于那个小女孩而言,没什么比因为自己的潜在过错而失去母亲更可怕的了。女儿从此以后可能一直都觉得,如果她最爱的人们发生什么事情,那都是她的责任。她对此焦虑又恐惧。别人有什么事自己就会感到不安和愧疚的基石早早打下了。
谈到装死吓唬女儿的母亲时,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豪纳儿童医院心身医学及心理治疗科主任卡尔·海因茨·布里施说:“经常听到某些家长说,他们从不打孩子。”确实,使人受到心灵伤害可以不用身体暴力就能办到。布里施主要研究的是儿童早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儿童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至几年里与父母的关系,以及其间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不良关系导致的后果可能会持续一生。
布里施表示:“这种教育方式的后果可说是非常严重,大脑会改变,关系的相应行为也会改变,对多种疾病的易感性会增加。这类病人,在他们成年之后,也会经常装死。”情感暴力就以这种方式又传递给了下一代。这些受害者的行为模式通常和他们当年要忍受的父母或其他亲近者的行为模式类似。
他已经两周没联系过她了,给他发消息也不回,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都只有答录机的留言,一点儿音讯都没有。两个人刚交往几个月,她以往在恋爱中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然后有一天,他出现在她门前,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手里拿着花,邀请她共度一个他所谓的“浪漫周末”,却不澄清到底怎么回事,不表示歉意,也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问题。相反,他还要她不要在意他的消失,说:“别那么矫情。”
最终她还是妥协了,继续和他谈恋爱,与他共度了一个你侬我侬的周末,被他折服。他的礼物、他在晚餐时散发出的魅力都让她倾心。酒店里的其他客人不是也一直往他们这里看吗?看这个男人怎么如此懂得献殷勤。
回到平淡的日子里后,他又人间蒸发了。她给他发消息问好,没回应;她约他出来见面,还是没回应。她对他说再也受不了这种忽冷忽热的态度,他倒把错都推到她身上:“你太黏人了,我也需要我的自由。你这疑神疑鬼的毛病可不好。”很快她就开始自我怀疑,直到别人告诉她,她这是被男友心理操纵了,只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但事实明显是他忽视她的感受,又喜欢说她不好。
科室主任带人来查房,实习医生介绍完自己负责的病例时,一大群医护人员已经站到走廊里,准备去下一个病房,这时主任又发话了:“很有意思的病例。”他看着实习医生,不紧不慢地说:“但你显然不懂,你这治疗方法恐怕会伤到病人的身体。也许你再考虑一下职业方向比较好,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他的语气特别委婉,但反而更伤人。
这些都可以归为情感攻击或伤害,它们每天都在发生,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发生。例子不胜枚举,职场中、学校里、朋友之间、爱人之间,甚至就在家庭成员之间。
冒犯、侮辱、忽视不仅让人伤心、痛苦,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让人长期受疾病困扰。情感暴力对心灵以及身体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但它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不重视、不深入
21世纪初,卡尔·海因茨·布里施在慕尼黑发起了一次关于儿童早期关系的国际会议,这很快发展成了一个知名的学术论坛。每年10月,全世界的专家们都会相聚于此,就儿童早期关系发展不良对日后生活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典型行为、病态改变、焦虑做为期三天的讨论。
2016年,布里施组织了第15届大会,并将主题定为“情感暴力”,结果原本平常的会议变得异常火爆,座位提前半年就被预订一空。上一年也很受欢迎,但有这么多人想参与还从没发生过。1 有1500多人对“情感暴力”这个主题感兴趣。
显然,大家有如此大的兴趣也是因为情感暴力的频率、广度、后果一直不被重视。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估了情感伤害发生的频率;二是认为这些日常纠纷不过是吵吵架、拌拌嘴,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不值得深究,遭受情感暴力的人也应该默默承受,不要大惊小怪。
不是所有伤害都是情感暴力
德裔美国精神病医生埃尔温·施特劳斯在其1930年的文章《事件与经历》(德语:Geschehnis und Erlebnis)中就已指出,不是所有伤害都必然会对身体和心灵造成严重后果。书名中的“事件”指的是实际的行为,包括父母的否定、老师的批评、朋友的排挤等,但人如何经历和处理这些事取决于个人的情况,也就是心理有多稳定、有什么可用来激励自己和抵御伤害,以及事情发生在生命的哪个阶段。
事件与结果的关联惊人地不紧密,非常严重的辱骂也可以被抛在脑后,轻微责怪的影响有时却会持续很久。谁又能说清楚,童年早期遭受过严重情感暴力的人到底会怎么样?他们是否会发觉自己在一个没有爱、没有关怀的环境中长大?之后又是否会把批评视为对心灵的折磨?
无法准确地说究竟有多少人承受了情感暴力,专业研究通常表示约有60%的人曾有“嫌恶”(aversive,即“敌对性的”)经历,这不仅包括冒犯、侮辱,还包括经历严重事故、失去亲爱之人等重大体验,遭受身体暴力或性暴力之后积累起来的情感负担也算在内。
冒犯、忽视等心理伤害什么时候可算作情感暴力尚无定论。受害者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些心理医生认为,负面经历反复出现在日常生活中4周或以上,相关回忆也不消散,这种伤害就可算作情感暴力。多次的冒犯可以在几周的繁重工作后被覆盖,几乎不留什么痕迹;而某段个人经历可能会在心中越刻越深,产生持久的影响。
就算在精神病学、心身医学、心理学中,“情感暴力”也较少被重视,被关注的也多是关于战争、虐待、边缘化的后果,以及遭受严重事故、残暴行为、关爱缺失等方面,比如在叙利亚内战中失去双亲然后逃亡数月、颠沛流离的儿童。又或者是系统性虐待方面,比如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的罗马尼亚孤儿院的案例。有时也会因重大罪案被提起,比如娜塔莎·卡姆普什绑架案,其残酷、隐秘,让大众关注了数月。1998年,年仅10岁的卡姆普什被绑架,罪犯将其囚禁在车库下的地下室中8年多,准确地说是3096天。这些创伤经历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和伤痕,但还好并不多见,将它们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暴力相比较对二者都不公平。日常中生活常见的是无心冒犯、嘲讽、忽视,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些小小的精神折磨,它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出现,尤其是在团体中、一个人需要依靠另一个人的时候或权力不对等的时候,但我们经常不予重视,一带而过。
尽管情感暴力对身心健康可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但还是会有人刻意中伤、欺负、侮辱别人。有针对性的出口伤人、发怒、仇恨对心灵特别有杀伤力,因为这体现了说话者到底有多么鄙夷、不认可对方。如果高要求的父母、其他亲近的亲属或重要的榜样人物以这种具有破坏性的方式表达不满,那对受害者来说伤害尤其重。
尽管人能做出大大小小的刻薄、残忍行为,且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得如此频繁,但情感暴力仍被讨论得太少,有时很快就被遗忘,尤其是打着“打是亲骂是爱”“刀子嘴豆腐心”“都是为你好”之类的幌子的时候,它们很容易就被放过。有时尽管它们造成了相当深重的伤害,受害者却只是逆来顺受,默默认命。
本书就是要谈谈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暴力,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再三经历各种尖刻、贬损、欺凌、排斥,频率十分惊人。这些对心灵的攻击确实会影响到我们,不仅伤害我们的感情,有时还会让我们生病,是正在缓缓渗入并破坏许多家庭和情侣关系的毒药,也会让职场变得让人受不了。
但情感暴力究竟是什么?有什么表现形式?不客气、不友好的行为什么时候会变成有破坏性的攻击?及早识别并阻止情感暴力才是最好的防护。但如何能从一开始就保护好自己,以抵抗这种攻击性行为?
小小的创口,大大的伤害
有时,“加害者”会自行评判伤害行为是不是已经严重到会伤人。每个人都听过这些故意轻描淡写的话:“你别那么矫情。”“脸皮别那么薄。”“说几句又没什么。”“都是你自己瞎想的。”“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一点儿批评也受不了。”“别小题大做。”“你要说别人,就得受得了被人说。”
有人表示受到冒犯、侮辱、鄙视的时候,被指责的人大概都会如此轻描淡写,但其实只有被侵犯者的主观感受才算数,其他人的看法不重要。伤痛无法客观衡量。恶言恶行、排斥否定有多伤人,局外人无法评判,只有被攻击的对象才能体会到。
另外,情感暴力没有明显可见的痕迹,一般不会为外人所注意,就算消失得很缓慢也一样。若小孩肋骨老断、浑身瘀青,则可推测是受到了严重的虐待,比如医院和诊所里时常见到的虐待性头部创伤和骨折。医生知道儿童遭受暴力的典型迹象,也知道家长或其他施暴亲属会找什么借口。
冒犯、排斥、不理不睬、欺辱或简单直白的仇视和身体伤害一样伤人,却不明显得多,无法一眼就看出来,因此医生也将情感暴力称为“看不见的棍棒”。心灵的伤口更难推测,有时永远都愈合不了或一再复发。如何防止情感暴力的发生,以及发生后如何处理后果,正是本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