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学术背景和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舞蹈创作研究主要侧重于舞蹈的社会功能、风格流派、创作方法等范畴,对艺术思潮的关照也常限于西方舞蹈史的范畴,且尚未深入进行研究。而文艺思潮于中国舞蹈创作的影响则以“现实”或“浪漫”、“再现”或“表现”、“写实”或“写意”、“意象”或“抽象”的创作方法或美学特征代替,对文艺思潮本质的深入思考则一直处于沉寂状态。
在舞蹈创作和评论的语境中,倒是常常会涉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如今又会提及“后现代”等,但很少有人从学术上真正给予观照,在具体实践和认知上也常常混淆。问题核心就在于欠缺对于舞蹈创作思潮的分析。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任何运动或流派都源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而影响文艺思潮的因素又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等。
文艺思潮本是在文艺现象基础上所进行的共识性表达,一般是由创新的导向性主张和成功的实践性作品聚合而成的,与“现代性”的意识和主张息息相关,且“现代性”既有普适性又有特殊性。中国官方学术界的主流认识认为,“全球现代性”并非只有“西方现代性”一种类型,“中国现代性”也是一种类型。因此,对于发源于西方的文艺思潮理论进行中国化位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后,“文艺思潮”获得了新的解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摆脱“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独立思考。本书侧重关注对当代中国舞蹈创作产生影响的文艺思潮。
新时期文艺与新时期的中国社会一样,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剧烈变动。改革开放后,各种文艺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呈现出令人目眩的繁杂景象,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文艺变革中的主流、支流及其必然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都为研究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嬗变与当代中国文艺的走向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一般的舞蹈编导主要是传达人生经验、注重艺术观念的表达,通常不会主动探求可能会影响他(她)的“文艺思潮”,或许有的编导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思潮的存在,但是他们切切实实地置身其中。作为研究舞蹈的学者或者作为想要进行舞蹈美学突破的创作人员,要对艺术现象进行思考,进行概括分析总结,对舞蹈的理性把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关“文艺思潮”研究的历史回顾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理论多限于文学、美术门类的思潮理论研究。21世纪初,中国文艺界和学术界对于文艺思潮的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突破。
当然,就文艺思潮研究而言,在已有的论文和专著中,尚存在着一些缺憾。比如把研究的视角投向多种文艺思潮、流派的比较和综合,虽然能提供一些新的见解,终因缺乏宏观把握而忽视了文艺思潮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联系,因而结论片面,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造成上述缺陷的重要原因,除理论指导、研究方法欠缺外,还有当时各种文艺思潮正在变化发展之中,一时难以做出准确、完整的研究和概括。
目前,对文艺思潮的研究有三种类型。
(一)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思潮领域,此类研究参与的学者和成果相对最多。直接的理论研究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从引介西方的文学思潮研究到有关思潮史、思潮批评、思潮理论的直接论述,再到中国文学思潮观的建立,直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文学思潮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代表作有第一部研究文学思潮原理的专著——卢铁澎著《文学思潮论》(青岛出版社2000年版)、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和2009年第2版)、杨春时著《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等。
(二)21世纪以来对艺术思潮和文学思潮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主要有关于不同艺术门类“概述式”艺术思潮的介绍,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影视、戏剧等,代表作有桂青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三)对不同艺术门类之“艺术思潮”的独立研究,主要涉及电影、音乐、设计、美术、书法等,依然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其他艺术门类尚待进一步开拓。代表作有游飞和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洛齐编著《书法主义文本——一个观念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宋瑾著《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唐济川等编著《现代艺术设计思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居其宏、乔邦利著《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等。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2000年后,中国舞蹈在创作实践方面新潮迭起,变化万千,然而对于舞蹈思潮理论的探讨即便偶有某些真知灼见,却有限、零散,不仅“思潮”“文艺思潮”“艺术思潮”等概念在中国舞蹈界鲜有使用,能自觉进行明确的理论界定和阐释的可谓凤毛麟角,中国舞蹈界对于文艺思潮的系统理论研究也几乎是一片空白。
2014年前,相关研究涉及“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对舞蹈发展的影响”,或者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代思潮,抑或论及“舞蹈美学”。比如《浅论当代舞的现实主义创作特征》(成慧慧:《舞蹈》2007年第8期)、《历史的回音——八十年代舞蹈新思潮的现实主义精神辨析》(贺伟:《舞蹈》2007年第8期),以及《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杨冠楠:《青春岁月》2011年第6期)、《当代舞蹈理论如何生长——从国际美学前沿思潮观之》(刘悦笛:《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等论文。2014年后,本课题结题至今,又出现了一些涉及舞种的思潮研究论文。
个别艺术院校还开设了“当代欧美剧场舞蹈思潮”(台北艺术大学)、“当代舞蹈审美思潮剖析”(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等课程。
虽然有关中国舞蹈思潮类的研究刚刚起步,不过在此之前,已经有学者涉及了部分内容,为进一步的舞蹈思潮研究奠定了基础。代表作有于平著《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刘炼主编《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想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吕艺生《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等。
其中吕艺生教授和于平教授的著作很具指导意义。吕艺生教授的专著颇具国际视野,涵盖了他对舞蹈编导理论的真知灼见,尤其是他从创作方法入手,对于“当代中国舞风”的理论建树厘清了我对许多问题的思考。于平教授的书探讨古今中外舞蹈人的思想,极具包容性,与此同时,还涉及除舞蹈创作之外的舞蹈思想,体现了系统整体观的科学性。正是这两本书引发了我对“舞蹈思想”与“舞蹈思潮”关系的思考,以及进一步对“舞蹈思潮”的系统研究。
舞蹈思想与舞蹈思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舞蹈思潮可以理解为以“主义”形态出现的舞蹈思想。舞蹈思想的概念更加宽泛一些,包括“非潮流形态”的舞蹈思想和“潮流形态”的舞蹈思想。我们要对舞蹈思潮历史发展形态的阶段性予以重视。可以说,舞蹈思潮是舞蹈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舞蹈思潮并不局限于“潮流观念”的创作层面,还包括舞蹈理论、舞蹈批评、创作理念、舞蹈流派及舞蹈论争、舞蹈鉴赏、舞蹈教育等若干层次。
二、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近现代舞蹈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围绕着中国革命史而展开的,舞蹈史也是革命史的派生物。近20余年,虽然摆脱了模式化的叙述体系,不过仍仅限于对种种舞蹈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大体以时间顺序呈现。
舞蹈思潮渗透在许多舞蹈现象的背后,可以解释以往被掩盖在舞蹈创作表面的矛盾和隐藏于编导心里的一些问题。现在提出对新时期与舞蹈创作相关的文艺思潮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条件已比较成熟了。
2014年初,我完成了“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研究”的课题并顺利结题。但是,当时的研究全面有余,还缺乏一个聚焦点,未能提炼出一个明确的高度概括的结论或思想,形成有个性的艺术思潮史观。反复审视中国舞蹈创作思潮的衍变后,我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意识,其核心有以下几点:
(一)从宏观层面发现中国舞蹈创作的艺术规律和特征,特别是找到支配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深层动因,并分析其审美和社会影响力。
(二)从国际视野分析中国舞蹈创作的特殊性、非典型性,以及难以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原因,并找到突破口。
(三)促进舞蹈研究从较窄小的专业领域走向广阔的文艺研究天地,推动舞蹈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去争取舞蹈应有的学术地位。
可以说,具有现代性价值的“文艺思潮观”让我明晰了中国舞蹈创作的规律,而舞蹈创作“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维度、向度与效力则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深入反思。两者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笔者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学术行动。
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被提到重要位置。近年更加明确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以来,更是要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全球化时代和信息革命的到来,我们更加迫切需要提升文化实力,不仅在于塑造“新的自我”,也在于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多元文化中有影响力的“一元”,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让中国的主流舞蹈在自我认同的同时,还有更广阔的来自民间和来自世界的认知度、识别度和接受度;让中国借鉴西方发展的现代舞不再仅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也能获得更多的本土发展契机。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文化“软实力”需要传统文化力和现代文化力的合力形成,不是强制推行,也不是功利主义方式的硬性推广,而是在自身的“主动分享”和他者的“主动接受”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柔性影响力、吸引力。“文化力”本身就具有一种“文化共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