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人类语言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止过演化。和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变迁和演化。传统语言学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共时层面,更多的是分析语言意义的静态特征。而随着意义研究的不断深入,从历时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意义动态演化的促因和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掌握语言的意义现象,更加深刻地认识意义的特性和本质。从静态走向动态,共时与历时结合,这是意义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认知和语用范式是意义演化研究的主流。然而,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强调人的认知心理因素在意义演化中的能动和促进作用,对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流工具的社会属性的探讨和分析不够充分。另外,以往研究主要考察单个语种,跨语言的比较分析较少。
语料库语言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意义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手段。其对意义本质的全新认识,可以为意义演化的促因和机制带来新的启示,此外,在历时语料库的基础上,以量化方式来衡量意义演化的趋势也变得可能。在此背景下,本书尝试在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以英汉两种语言为研究对象,描述意义演化的现象,总结意义演化的趋势,探讨意义演化的促因,解释意义演化的机制。
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系统梳理和详细解读语料库语言学一脉相承的意义使用观和意义演化思想,包括: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1953)的“意义即使用”语言哲学观;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1957a,1957b)的“语境意义论”;语料库语言学先驱辛克莱(Sinclair,1996,1998,2004a)的扩展意义单位模型;以及托卑贝特(Teubert,2010)的话语意义理论。这些思想是语料库语言学意义观的核心与发展,为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的意义演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构建英汉历时语料库,搭建意义演化分析的实证平台。利用布朗家族语料库及自建语料库构建了美国英语(Brown、Frown、Crown),英国英语(LOB、FLOB、CLOB),现代汉语(CMC1961、LCMC、ToRCH2009)等跨越三代、时距50年的英汉可比历时语料库,同时以Sketch Engine的词汇素描功能为辅助手段,为本书进行意义演化语料库分析搭建了实证平台。
(3)在语料库语言学意义演化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对几类文化关键词的历时语料库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了具有显著特征的意义演化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即:意义演化的交汇融合、负面偏好、主观倾向和动态平衡。同时,广泛利用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交际行为理论、话语权力理论、哲学系统论的有关思想,深入探讨这些意义演化现象与趋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互影响,形成对意义演化现象的宏观把握。
(4)利用进化论的理论框架,将语料库语言学意义演化思想以及实证研究的发现进行有机融合并加以改进完善,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意义演化理论模型,即“基于意义单位复制与选择的意义演化模型”(the Meaning Evolution Model of EUM Replication and Selection)。该模型将意义单位、话语社团和语境作为核心要素,系统阐述了驱动意义演化的促因和影响意义演化的机制。
本书在实践上利用大规模真实历时语料开展意义演化考察,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意义演化的四种趋势,使得意义演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在理论上将语料库语言学的意义思想与实证研究的发现有机融合进广义选择理论框架,构建出“基于意义单位复制与选择的意义演化模型”,侧重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对意义演化过程进行解读,注重意义演化现象在共时层面与历时层面的融合,注重意义演化在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的解读,为意义演化研究的理论探索带来了新的启示。
本书是在著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根据答辩专家意见,对语料的规模进行了扩充,对语义韵的量化表达进行了细化,并辅以Sketch Engine的词汇素描功能,作为实证结果的进一步佐证。在此,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卫乃兴教授、梁茂成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李文中教授,信息工程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易绵竹教授、张克亮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著者还想借此机会表达对恩师浙江工商大学濮建忠教授的感激。濮教授将我带入了语料库语言学这片新天地,为我指明了科研的践行方向,使我深切感受到学术的愉悦。此外,濮教授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关怀与照顾亦让我倍感珍惜。春晖之情,厚重如山。
最后,著者还要感谢自己的家人。是他们在我背后默默地支持和付出,让本人能安心完成本书的研究工作。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本人无法完成本书的撰写任务。
因著者学识和精力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