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探索:张家港建县(市)六十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苏南“边角料”的腾飞

六十年前,没有人会想到,张家港所在的这块土地会发展为生产总值可达3030.21 亿元(2021年)的经济强市,成为全国百强县前三。1962年,刚刚建立的沙洲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全县生产总值仅为9466万元(按当年价),是很多人看不上的“边角料”。然而,六十年的时光,见证了这座苏南小城的蝶变,也佐证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

(一)起步沙洲,奠定基础:1962—1978年

自1962年建县,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家港市(沙洲县)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张家港市(沙洲县)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从“一无所有”起步,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为核心,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工业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虽然此时的张家港市(沙洲县)在苏州地区依旧较为落后,但沙洲人民秉持“穷则思变”的革新精神,在历届县委的带领下,治穷致富,沙洲逐渐崛起。

沿江地区沙洲众多,是张家港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初建时,张家港市(沙洲县)也由此得名。所谓沙洲,就是长江、浅海中由于泥沙堆积而露出水面的沙滩。起于沙洲之地,张家港市(沙洲县)没有钱,没有人才,没有资源,但张家港人有干劲儿,有拼劲儿,有闯劲儿。从落实1961年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张家港市(沙洲县)把发展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围绕“为农业服务”来发展工业,建设社队工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张家港市(沙洲县)开展大规模的水土综合治理,大搞农田建设,全力发展农业。沙洲之地,如果不能系统治理,就会时常出现连年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威胁,围垦、护堤、治坍,就成为必须面对的任务。在20世纪50年代加固江堤、疏通河道、改善排灌条件的基础上,60年代,张家港市(沙洲县)的水利建设由除害转为兴利,确定“外挡内分”的治水方略,对外培修江堤,开港建闸,阻挡长江洪水倒灌;对腹部地区按照地势高低实行分级控制、配套建闸。水利得到整治,农业生产也逐步稳产和高产,还涌现了塘桥公社等农业生产典型。

在全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张家港市(沙洲县)发展多种经营,1963年,首次制定《沙洲县1963—1972年发展农副业生产规划》,鼓励副业生产。至197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8160 万千克,比1961年增长了64.37%,连续几年列为全省粮食高产县,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

另一方面,围绕“为农业服务”,张家港市(沙洲县)努力发展全民工业企业和县属集体企业,积极兴办社队工业,开启了乡镇企业建设的序章。1963年起,为了发展集体副业,解决集镇闲散劳力和一部分城市下放工人就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一些公社、大队开始兴办小土窑、小作坊和针织、五金等小工厂。同年,县人民委员会明确指出,集体可以办粉坊、磨坊、豆腐坊等农副产品加工业。1964年,县棉麻公司组织大量废花、废布,支持公社、大队发展土布、黄纱手套生产,兴办回纺布厂和手套厂。1971年,张家港市(沙洲县)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方针,以办好农机厂为主,发展社队企业。之后,县委提出“三就地、四服务、四不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市场服务、为大工业生产配套服务;不与农业争土地、争劳力、争资金,不与大工业争原料)的方针,采取“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一厂办多厂、母厂生子厂”和“小土群、满天星”的方法,积极鼓励社队工业发展,以壮大集体经济。

1976年,全县社队工业产值首次超过1亿元。1978年,全县社队工业企业1493家,总产值2.59亿元,首次超过农副业产值和县属工业产值。改革开放之后,张家港市(沙洲县)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这一阶段的建设基础不容忽视。

对平等、公平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特点。彼时的中国,没有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也没有选择西方道路,而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探索着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方向,既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也致力于消除工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三大差别的平等目标。1964年,全县农村普遍开办耕读小学,发展教育事业。1969年,农村以大队为单位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基金由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筹集,以集体为主,患者的医疗费由合作医疗承担50%至100%不等,每个大队均建有卫生室,配有1至2名赤脚医生。1970年,合作医疗由大队办转为公社、大队联办。1972年,为落实党的渔民政策,张家港市(沙洲县)拨出专款和物资为渔民建房,到1978年,先后建造住房712间,解决了373户、1300多名渔民陆上定居的住房问题,结束了渔民祖祖辈辈在江河湖海漂泊的生活。1977年,县民政局在杨舍镇建办沙洲县群益五金厂,成为全县第一家安置残疾人员的福利企业。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今天张家港的许多荣耀,此时也早有伏笔。1968年,张家港动工兴建,1970年建成投产,成为张家港日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1970年春,张家港市(沙洲县)组织千余民工围垦810亩长江滩涂,被称为“七〇圩”,后组建南丰公社23 大队,由此,“明星村”永联村开始了她的历史新纪元。1974年,兆丰公社业余文艺宣传队办起了小五金厂,开始“以队办厂,以厂养队”的探索,形成了80年代享誉全国的“以工养文”模式。同一年,锦丰轧花剥绒厂贯彻县委“关于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基础工业”的决策精神,投资45万元筹建轧钢车间,次年6月定名为沙洲县轧钢厂,后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要致富,先修路。张家港对修路的重视早有传统,1975年,妙桥公社为了发展乡镇工业,自筹资金,建成从金村至十苏王线太平桥的支线公路,开创民办公助建筑支线公路的历史。1976年后,各公社加快支线公路的建设,至1980年,全县建成支线公路14条,总里程108.36千米,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实现社社通汽车的县。

1978年,张家港市(沙洲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24亿元。尽管依旧是苏州8个县倒数第一,但张家港市(沙洲县)各项人均指标已经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差不多,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座小城,做好了迎接新的机遇的准备。

(二)争先进位,小城崛起:1978—2012年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是张家港市(沙洲县)践行改革开放道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张家港围绕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始了新的征程。期间,张家港市(沙洲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一个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市,并率先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牢固确立了张家港市(沙洲县)在全国百强县中的第一梯队位置。这一阶段提出的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更成为重要的城市精神,带领张家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张家港市(沙洲县)抓住机遇,深入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聚精会神想富,理直气壮抓钱”的口号,解放干部思想,继续发展社队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各个社队以砖瓦厂、农机具厂为基础,积累资金,培养技术骨干,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并利用靠近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和60年代下放工人、本地小手工业等条件,积极创办以小水泥、小农机、小纺织、小建材、小轻工等“五小”为主的社队工厂,被《人民日报》称赞为:“小鸡吃米,粒粒下肚。”

1982年至1988年,张家港市(沙洲县)乡镇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纺织、轻工、冶金、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七大工业产业,企业职工从11.36万人增至20.52万人,至1991年,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81.15%,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很快,全县涌现出一批千万元村,亿元乡镇。1985年,张家港市(沙洲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2.81亿元,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64个县第五。

对外开放对张家港同样是一个有利机遇。1982年,张家港口岸成为长江流域第一批正式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1986年,撤县建市后的张家港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方针,作出“三上一高”(上产品质量、上科学技术、上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决策,以建立新型的港口及工业城市为发展目标,实现港口、工业和城市“三位一体”的联动。至1991年,张家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26亿元,在首届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排名第七。以港兴市的成效在90年代张家港保税区建成后更为凸显。

苏南曾经流传这样一段话,“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张家港的发展,完美演绎了这一说法。20世纪90年代是很多张家港人心中难忘的激情岁月,正是这段岁月张家港人的敢拼敢抢,敢为天下先,创造了张家港经济的腾飞奇迹,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基本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张家港敏锐地捕捉到新的时代风向,时任市委书记秦振华提出“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建超昆山,样样工作争第一”的奋斗目标,在全市上下迅速形成只争朝夕办大事、团结拼搏创大业的建设热情。“市场竞争不让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才最困难”,这样的口号成了张家港的日常。

自此,张家港组建企业集团,建设张家港保税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160天建成当时长江流域最大的万吨化工码头,9个月基本建成保税区,当年实现封关运行,一年半建成33千米长的六车道张杨公路,成为至今张家港人津津乐道的辉煌往事。“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十六字张家港精神,也在这个阶段形成。这是张家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精神,成为张家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不负所望,1993年,苏州市评比时,张家港一举捧回了全部五座金杯:农业丰收杯、工业振兴杯、多种经营致富杯、外贸创汇杯和精神文明新风杯。1994年,张家港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二。1995年,张家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1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 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 倍,成为江苏和全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进入21世纪,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崭新机遇,张家港迎头赶上,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自1996年起,张家港就提出经济国际化、农业集约化、工业规模化、科技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化的基本现代化发展目标,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领域拼搏奋进。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张家港不甘人后,2003年,提出争当江苏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目标,即在200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9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张家港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掀起沿江开发热潮、构建“一城双核四片区”中等城市框架、构筑大交通网络、推进富民工程、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提出“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005年,张家港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5亿元,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指标要求,实现了“第一个率先”,比全省提前5年左右跨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同一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张家港市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首批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张家港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甘于现状、停滞不前”,实现“第一个率先”后,2006年,张家港开始迈向“第二个率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次年,又提出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争创全省“第二个率先”示范区的新目标。2008年,张家港制定全面建设协调张家港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制定了具体的方案。2012年,张家港市提出全力建设更具实力、富有个性、群众认可、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对照省定地市版指标体系的44个量化指标,张家港市有27个指标完成率达100%,9个已实现80%以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

在这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张家港一路敢拼敢抢,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落后走向先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铸就了“张家港精神”,用实践回应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样本。

(三)转型升级,砥砺奋进:2012年至今

2012年的张家港,围绕“在全省率先建成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目标,进入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争先率先,扎实推进港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张家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展现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张家港形态,为率先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一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张家港再次走在前列,以不断创新、争当示范的标准规划自己的发展。经济实力已毋庸置疑,如何稳中求进,并将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市民,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张家港所致力的。

2012年,围绕江苏省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张家港市先后制定《张家港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张家港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推进工作方案》《张家港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责任分解表》。2013年2月18日,苏州市现代化建设暨转型升级推进会明确:张家港市走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列,基本达到省和苏州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总体要求。之后的张家港给自己制定了新目标:《张家港市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暨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在这一方案中,张家港提出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生态文明、城市功能、民生福祉、社会管理)和“810工程”(十大制造业基地、十大制造业项目、十大科技载体、十大服务业项目、十大专业市场、十大生态工程、十大基础设施、十大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港城,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

2015年之后,张家港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总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聚焦转型、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文明引领”四大路径,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同频共振,努力打造“港城发展升级版”,奋力推动张家港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张家港入选“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20 个先进集体”,被中宣部确定为“庆祝改革开放40 周年‘百城百县百企’重大典型”。秦振华同志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改革开放40周年100名“改革先锋”。

张家港的发展走到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吃劲关头,站到了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十字路口。2019年,张家港聚焦“经济高质量标杆、城乡一体化标杆、新时代文明标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标杆一率先”发展目标,聚力奋进。同年,张家港荣获“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第一名”等一系列荣誉,带领张家港走进又一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是大势所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正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2021年,面对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铁交汇”等重大历史机遇,张家港跳出“县级市思维”,借势“沪苏同城化”的“强劲东风”,出台高铁新城总体规划,致力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在重视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张家港更强调方式的转变、结构的优化、动能的转换,从“招商突破”,到“项目提速”,再到“创新提质”,始终牢牢把握了高质量发展这个鲜明导向,提出全力打造“创新转型的实力之城、包容并蓄的活力之城、一体融合的协调之城、文明善治的典范之城、美丽和谐的宜居之城、共建共享的幸福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港市委市政府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跃升计划。201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开展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工作,张家港在省、苏州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中交出了总分“双第一”的优异答卷。2021年,张家港市连续第四年获评“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苏州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用实力说话,是张家港一贯的作风。2021年,在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揭晓的2021“中国创新百强县”榜单中,张家港位列第二;在首届《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报告》公布的2021年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中,张家港以90.13分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二;在《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张家港位列“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三,并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质量发展十大示范县市。张家港,继续走在时代前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目标。张家港的崛起与发展,紧抓时代机遇,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新的发展。从农转工到内转外,从散转聚到量转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探索发展之路,到“两手抓两手硬”的协调发展之路,再到“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代代张家港人砥砺奋进,拼搏进取,带着这座城市实现了从苏南“边角料”到全国“明星城”的精彩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