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教而化之:道德教化论
教育要追求这样的境域:“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教育要处在这样的境域:“教人·育人·养人·成人。”
多年来,我们一直将人的道德教育当成是道德知识的灌输,着重于外在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德育被强化、泛化、恶化,德育成了“无我”的教育,从而造成道德教化的失落,导致道德教化失落的原因在于道德教育的教条化、形式化、工具化,其根本原因是道德教育中主体性的缺失。道德教育忽视对个体人性、个体道德、个体人生与幸福的关注,在现代化社会里就显得碌碌无为。追根溯源,就是“人的离场”。在现代社会里,在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以及“不完备形态”的集体主义指引下,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人被机械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整体性精神缺失。正如法国启蒙学者拉美特利所说,人成了机器。所以,德育应该强调教化,即“道德教化”,呼吁“人”——自由自主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回归,致力于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把“人”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以完善人的整体性人格为核心,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社会责任感,理性、自律、富于创造精神的个体。
道德教化要求“人的回归”就必须在传统智慧中寻找灵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国传统文化中这“十六字心传”就体现了传统道德教化从“人心”出发的无上智慧。在儒家道德教化的传统中,充满着主体的道德自觉,蕴含着浓厚的生命主体意识和生活情感基础。它从人性本善出发,以礼乐教化人,强调人要在“观念界”和“实践界”的体悟中实现“知行合一”,以达至中庸的至高境界。
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的道德教化的智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归根结底,“人”才是道德教化的目的。道德教化就是要使人通过生命觉解,生命实践,涵养成为自己的“第二天性”,也就是“性本善”的“近似本能”。杜威认为,应从“族群道德”向“个体道德”演化,其实,由“族群道德”演化为“个体道德”,正是为了完成“族群道德”,或者说,演化作为方法是为了成全社会的“德”,这也正是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奥妙之处。道德教化作为陶心淑性的过程,必然要达至返璞归真的境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守“整体性精神的养成”这一根本原则,注重人之主体性、生命性、生活性、终身性,并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重视各种关系的调和,使个体成为一个自由自主、全面发展的人。
道德教化要求人在其中,不在其外;人是中心,不是边缘;人是重力场,不是浮尘。总之,一切应以人为中心,也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对象,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道德教化是人之主体自我生命实践的活动。从“观念界”来讲,就是要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场域,要超越“唯科学主义”,打破工具理性主导社会价值的局面,关注人之德性教化,引导人重视自身整体精神品质的养成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使人回归到道德理性之中。——从“实践界”来说,要进行“人的灵魂的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以陶冶性情、涵蕴美感、涵养德性,充分发挥人之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积善养德,促进每个个体完成生而为人的自我——自主、自求、自立、自化、自律、自得、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