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21位重塑当代摄影的艺术家(摄影丛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很喜欢做采访,因为这意味着能和采访对象深入交流,以及经历这过程之后所获得的鲜活的一手资料。

本书中的摄影家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作品已经或正在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他们有的已功成名就,成为行业内被追随和效仿的对象,但仍继续进行着实验和挑战,将摄影这一媒介的语言和表达向前推进;他们有的正蓄势待发,即便是年纪尚轻但绝非资历浅显,因其作品的敏感和深刻,他们正受到当下重要美术馆、策展人、画廊的青睐。尽管处于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他们都以各自独特的面貌,拓展摄影这一媒介的内涵和外延,共同构成一股重塑当代摄影的重要力量。

我很感谢这本书中的21位摄影师,每一次对他们的采访,都让我获益匪浅。在谈论自己的作品时,他们都展现了最大的耐心与热忱,而每一次的访问,都让我对摄影的理解往前迈了一步。因此,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也是我个人的学习过程。每一位摄影师,都为我们理解自身和所处的社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信仰,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和挣扎,但是,我们大家都共享着同一个时代。因此,无论是彼得·雨果(Pieter Hugo)镜头下的墨西哥,还是苏赫拉布·胡拉(Sohrab Hura)所呈现的印度,抑或是马丁·科勒(Martin Kollar)所截取的以色列,我们都能经由他们对摄影这一媒介如医生使用手术刀般娴熟的运用,对那些异域社会产生共情。不管本书中的摄影师们的镜头关照的是世界的何处,不管他们所思考的问题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也不管其表达涵盖了历史还是当下,他们都通过摄影,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本书中的访谈,绝大部分都是为《城市画报》杂志的“想象(IMAGINE)”栏目而进行的,也有个别是为了《中国摄影》杂志而做的。因此,这本书相当于凝结了这几年来我与《城市画报》的编辑仇敏业之间的合作。仇敏业不光是该杂志的视觉总监,更是一位摄影艺术家,在工作之外,他也不断进行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作品被全摄影画廊(位于上海有着20年历史的专业摄影画廊)代理。这几年来,我与仇敏业之间,一直维持着一种“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合作,这意味着我们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但全然地信任和尊重彼此。本书所采访的摄影师,也都是仇敏业感兴趣的,这使得我们的合作有着非同一般的默契。此外,在写作上,仇敏业也曾经给我提出过非常珍贵的意见,这使得我为这个栏目的写作变得更为开放和深入。所以,借着这本书的出版,我要向他表达诚挚的感谢。

当然,我要再次感谢本书中的每一位摄影师,当我告诉他们这些访谈要集结成一本书,并向他们争取作品的使用版权时,他们纷纷给出了最大的支持,使这本书的呈现更为完善,我对此心存感激。最后,我非常感谢浙江摄影出版社程禾、王家豪等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感谢一直支持我书籍出版事业的郑幼幼女士。

傅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