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慰籍实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一 老年心理特点认知及应对

任务情境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来临,社区老龄工作人员很早就开始着手为社区里的老年居民准备丰富多彩的“重阳节”文化活动。小王拟定今年的主题是“知老、爱老、敬老”,目的是让老年人进一步了解自己,让家属进一步了解老年人,让老龄工作人员增强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活动形式是在家属及工作人员中开展一场“高龄老人体验活动”。

任务描述

1.讲解高龄老人体验服的结构、功能。

2.制定认知功能老化、感知觉老化的应对措施。

3.按照下述步骤,组织同学体验高龄老人体验服。

第一步:请全班同学分组,每组5~6人。一位同学扮演高龄者,其余学生作为协助者,帮助扮演高龄者的学生进行活动。

第二步:请体验者填写体验记录单(见表1—1)。

第三步:请扮演高龄者的学生发表体验高龄生活的心理感受或感想。

第四步:请协助高龄者的学生发表照护高龄老人的感想。

第五步:请各小组同学展开讨论:老龄化社会中的青年人有何责任?

表1—1 高龄老人体验记录单

相关知识

一、术语理解

(一)老年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又称老化心理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心理学中迅速兴起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在成年以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年老而发生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及规律。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老年人,它涉及的年龄范围应该是人从机体成熟直至老死的整个后半生。要了解老年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必须将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和青年人、中年人的心理活动做比较。

(二)老化

通常大众会将“衰老”等同于“老化”,但实际上二者的含义略有差别。老化是动态过程,指个体发生衰老变化的时间历程。也有学者认为,“老化是导致有机体自然死亡的一系列恶化或退化过程”,并指出老化具有四个共性:普遍性(只要是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从哺乳动物到人类,在性成熟之后或迟或早必定会发生老化)、内在性(老化是生物内在的固有过程,是由其本身遗传性所决定的)、进行性(老化是渐进的、不可逆转的),以及有害性(老化会导致生理功能普遍下降,个体衰弱直到生病或死亡)。

(三)人类老化

作为最高级生物的人类,既有生物老化的共性,还有精神、心理的老化及社会适应力的退化。精神老化属心理学范畴,而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老化又是心理老化的生物学基础。所以人体老化的特性应当强调一点,即从生理到心理、从个体到社会以及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决定人老化最重要的共性。

(四)衰老

人的一生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几个时期:生长期、成熟期、老年期(衰老期)。衰老是人经历了生长期和成熟期之后,即完成了生育传代任务后的最后一段过程。衰老变化是渐进的、不可逆的和不可抗拒的,既表现在外部形态的老化,又深刻地表现在内部结构与生理功能方面“悄悄地”退行性改变。这些变化打破了人体的内在平衡,最终表现为人因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下降,生病不治或死亡。因此,衰老可以定义为:个体生长发育最后阶段(老年期)的改变,是有机体在成熟期后对环境适应能力的降低,也是对疾病的易感过程。

(五)生理衰老与病理衰老

生理衰老强调自然衰老,是指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退行性改变,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社会参与方面都出现衰退,但这不是病。病理性衰老则是由于老年人对环境适应力的减弱,易受各种老年病的袭击,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非传染病和肺炎等传染病。人老不一定都患病,但衰老给疾病以可乘之机。一旦患上老年病,就会出现病理衰老,反过来又会加速机体的老化。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六)长寿

长寿涉及两个概念,预期寿命与寿命极限。前者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类享有的平均寿命,而后者是每个物种的生命极限。过去的200年,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增长经过两次飞跃:第一次从18世纪的30岁到1900年的45岁;第二次从45岁到20世纪末的76岁。虽然预期寿命在不断地增加,但并不是无限的。寿命极限称为“寿限”,是不同物种由其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最高寿命,这一极限很难超越。根据理论推算,人类寿限应当是100~150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百岁老人逐年增加,而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与寿限却相距甚远呢?

二、要点提示

(一)老年心理变化的生理基础

生理变化是心理活动变化的物质基础,老年期的生理变化对个体的感知觉、记忆力、注意力、情绪、创造力等心理功能可产生显著影响。

1.感知觉变化

感觉是指人通过五官、皮肤等来接收信息,知觉是对信息的整体反应。通常把二者统称为感知觉。人体主要通过五种感觉与外界进行接触,具体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

(1)视觉。

老年人视觉变化的特点主要是视力下降、老视、散光,对弱光和强光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以及对颜色的知觉、深度视知觉等都发生改变。

引发视觉老化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眼睛水晶体的曲率变平导致折光率降低。其次,水晶体在人体40岁以后开始变黄,老人对颜色的辨识能力减弱,特别是蓝绿色变得很不明显,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是黄褐色的。再次,老年人瞳孔的缩小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减弱。此外,有效视觉区域面积变小,离视野较远的事物很难被察觉。

(2)听觉。

老年人的听觉变化特点是耳聋或耳鸣。老年性耳聋是对高音调声音的听力下降,耳鸣则是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类似高频的铃声或口哨声),由于这种声音感觉持续不断,无法消失,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主要问题。

(3)味觉和嗅觉。

老年人味觉由于味蕾数量的大量减少而变得迟钝。感觉甜、咸的味蕾衰退较快,感觉苦、酸的味蕾则衰退相对缓慢。与味觉变化的规律相似,嗅觉感受的灵敏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4)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分为触觉、痛觉和温度觉。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皮肤上敏感的触觉点数目显著下降,皮肤对触觉刺激产生的最小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在年老过程中逐渐增大。老年人的温度感觉和痛觉也变得迟钝。皮肤感觉失调的合并发生,会对老人构成很大的影响。

2.大脑与神经系统的老化参见王华丽:《老年心理辅导师实务培训》,25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1)大脑的老化。

大脑有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中间的一条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将两半球联系起来。大脑的最外层称为大脑皮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皮质是大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个体的老化,皮质变得更容易受损伤,而且,随着大脑的衰老,皮质可塑性变差,未受损的皮质部分不太可能接管已受损的皮质区域的功能。

(2)神经系统的老化。

大脑包含着一系列变化多样的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细胞开始凋亡,脑的重量也在逐渐减轻,到生命终结时,脑的重量比最高时减轻了5%~10%,即100~150克。但有研究表明,神经细胞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或衰弱,但并没有死亡。损伤或正在凋亡的神经细胞有时候会吸收脑部的蛋白质而形成老年斑。对人脑进行解剖发现,海马(负责记忆的区域)和大脑皮层都有老年斑。老年斑一般要到90岁以后才可能出现,但在患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大脑中发现有大块的老年斑,这或许表明老年斑阻碍了其他正常神经细胞功能的发挥。

(二)老年心理的认知特点

1.注意力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共同发挥作用的。

老年人的注意力渐渐不如从前,想去注意什么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人在年轻时能感知和注意外界环境中对象的数量原本就不多,到了老年时可能注意一个对象都困难。另外,老年人注意的选择功能也受到损害,不能清除地分辨什么是重要信息,什么又是次要信息;在保持对信息的注意方面,也存在着结构和内容的更多缺失,难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而对于注意的调控能力,则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和低效。注意力的分散和难以集中,结合视力、听力的减退,很容易使老年人在外出活动时发生危险,或在不经意时遭受财产方面的损失。

2.记忆力

记忆是指人们将感知过、思考过、体验过、操作过的事物的印象保持在头脑中,以后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再认、回忆的方式表现出来或回忆起来的心理过程。

正常老化的记忆变化特点:记忆的速度和效率下降,长时记忆随增龄明显衰退,短时记忆几乎无变化;学习时间比年轻人长;容易遗忘细节信息。老年人记忆具有可塑性。从记忆过程来看,老年人对年轻时发生的事往往记忆犹新,而对老年后发生的事遗忘较快;从记忆内容来看,老年人的意义识记(即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保持较好,而机械记忆(即靠死记硬背的记忆)减退较快;从再认活动来看,老年人在所记对象再次出现时能够认出来的记忆保持较好,但是直接回忆起对象的记忆则明显减退。

3.智力

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智力可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前者主要是后天获得的,与知识、文化、经验积累和领悟能力等有关,如理解力。后者主要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有关,如记忆、空间定向和推理能力等。

老年人的智力并非传统观念所认为的那样会全面退化,表现为由于脑神经功能衰退,液态智力随增龄下降明显;而晶态智力随年龄增长减退较晚,直到七八十岁才有所减退,而且减退速度缓慢,有时候晶态智力在老年还会有所提高,如常识、词汇理解等。

4.日常问题解决能力

日常问题解决能力又细分为以下两种:工具性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性问题解决能力。工具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对个体的生存具有工具性意义,但不涉及人际情感因素问题的能力,如买菜、洗澡、打电话、购物等。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这种能力是相对保持甚至是随年龄增长有所提高的。对于高龄老人来说,这种能力相比年轻老人会较差一些,可能是受健康因素所致。人际性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处理社会关系情境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的能力,如缓和夫妻矛盾、消除朋友间误会等。老年人能够更有技巧地处理人际上的冲突,相比年轻人而言,老年人也会更多采取退让、回避或改变自己态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三)老年心理的情绪特点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有时还伴有外部表情的变化。

老年期是负性生活事件的多发阶段,随着生理功能的老化,各种疾病的出现,社会角色与地位的改变,社会交往的减少,以及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老年人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反应。常见的消极情绪有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抑郁感及疑虑感等。

多数老人有很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所谓“得而不乐,失而不哀”是其情绪状态的表现。但是由于老年期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生理变化以及内稳态的调整能力降低,老年人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平静。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能够更多地感知周围的美好事物,有更多的积极情绪。随着人的衰老,大脑对情绪上的消极刺激变得不再那么敏感,这使得老年人对美好积极的事物做出更多的回应,对黑暗和悲伤的事物则多少有些“麻木不仁”。

(四)老年心理的人格特点

人格是人类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结合而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其内涵包括个性、素质、爱好、才能、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责任心、荣誉感等。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稳定的和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生活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会对人格改变发生作用。

老年人的人格主要表现为开放经验与外向人格特质的降低,即老年人会变得内向,社交范围集中在亲朋关系,常感到孤独。其他表现还有:做事保守不易冲动、适应性减弱、爱发牢骚、依赖性较强、缺乏灵活性、执拗、易受骗等。此外,有些老年人人格与年轻时明显不同,如出现性子急、耐心差、爱发牢骚、絮絮叨叨等情况,这可能与老年人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速度减缓有一定关系;有的老年人则变得偏执、多疑、幼稚化等,这可能与病理生理引起的变化有关。

三、方法技巧

由于个体生理老化和心理老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老年人的心理老化训练需要与躯体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感知觉老化应对

1.视觉老化应对

提供良好的照明度是改善老年人视觉的有效条件。老年人一旦有了老花眼,需尽早通过规范验光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尽量不要图便宜从地摊上买劣质眼镜。佩戴适合自己的眼镜能起到延缓视力快速下降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眼睛。近距离工作或看电视的时间不要持续太久,大约半小时就应该休息一下。注意饮食结构均衡,适当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动物肝脏,补充眼睛所需要的维生素A、维生素D。

2.听觉老化应对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保健和锻炼,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例如常做鸣天鼓操: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下滑,重力叩击脑后枕部。如果听觉退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则可以通过改善外部环境来减少听觉退化对人的消极影响。例如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或减少噪音对老人听力的干扰。除此之外,老年人还可以佩戴功能良好的助听器。

3.大脑保健

(1)食物健脑法。

人脑需要有多种营养物质来滋补,才能有效地推迟和抑制脑细胞的衰老退化。一般来说,凡是能促使人体血液呈现碱性状态的食物,都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含卵磷脂、脑磷脂、谷氨酸的食品能提高大脑活动功能,延缓大脑衰老,此类食物有蛋黄、大豆、蜂蜜及富含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食物,如沙丁鱼、大马哈鱼、贝类等。另外,脑的大敌是烟酒,因为烟酒能“毒害”脑细胞,导致大脑代谢异常,加速脑细胞死亡。

(2)睡眠健脑法。

在现实生活中,睡眠状况良好的人,不但精力充沛、头脑清晰,还充满活力。而睡眠不好、被失眠困扰的人,不但经常精力不佳,情绪也不好,甚至有些人还患有神经衰弱。所以要想保持头脑健康,必须调节好睡眠,保证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3)环境护脑法。

工作或学习的环境对于养护大脑十分重要,夏天要选安静清凉的环境,而冬天则要选保暖、空气流通的环境,学习或工作的效率会很高;反之,如果夏天在闷热的环境中(温度超过34℃),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大脑的消耗会明显增多,对大脑十分有害。此外,温馨放松的色彩,轻松的音乐,都可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4)静修动练健脑法。

古代养生家主张静修和动练护脑。“静修”就是静坐冥想,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多批自愿受试者进行“静坐冥想”训练,一百天后发现其中80%的人的记忆力得到提高,其中约1/3的人,脑中分泌的“内啡肽”(又称快乐素)明显增加,感到心情愉快,这说明静坐具有很强的健脑效果。“动练”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改善心理状态,使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健康长寿充满信心。中国民间流行的“动练”方法有五禽戏、八段锦、大雁功和太极拳等,最简单的是玩铁球、踢毽子、爬山、慢跑等。另外,编织、手指操等手工活动也对大脑的保健非常有利。

(二)认知功能训练

1.智力衰退应对

首先,要消除不良信念,例如某些智力明显减退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等其他疾病造成的,而非智力本身的问题。其次,要明确老年人的智力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和提升的空间。例如对老人进行图形关系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老年人的液态智力,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积累,也能够把潜在保存的智力转变为运用的智力,可使老年人的智力水平发挥得更好、更充分。此外,日常的身体锻炼对老年人的智力有保护作用,建议老人每天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手部活动对于保持智力有着促进作用,老年人在茶余饭后可以多做手指操。比如双手十指互相叩击八个八拍,每次坚持十组,每天至少一次。做手指操不仅是在简单地叩击手指,同时也在叩击大脑中的相关部位,可以缓解脑部的疲劳。

2.记忆力训练

对数字进行识记,方法分为顺背和逆背数字。把表1—2中的数字按顺序记住并复述出来,按先后顺序背述为顺背,按相反的顺序背述为逆背。

表1—2 数字识记表

评分标准:一般成人的结果,顺背为6~8位数,逆背为4~5位数。优秀者顺背为8位数,逆背为6位数。此法为即刻记忆测量,与受试者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及意识清晰程度关系密切。

3.集中注意力训练

下面的100个数字是打乱顺序后排列的,请按照顺序在里面找出15个数字来,例如,从1~15或从2~16或30~44等,记录下找到这15个连续数字所花的时间。重复训练,可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

4.综合训练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不仅可以专门针对某一项认知功能单独进行训练,也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对认知功能进行综合训练。认知功能训练适用于老年人群,可采取个人形式,也可采取小组形式,根据活动内容和老人躯体状况而定。

下面列举一项活动,可以同时训练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及空间辨识能力。

(1)活动名称:快速扭转(注:参见王大华,彭华茂:《玩出年轻头脑》,66~70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活动时间:10分钟。

(3)活动程序:这个活动要求成员按照主持人的口令做相反活动。活动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属于全身运动,比较容易;第二轮是局部动作,难度稍高。两项活动可以全部进行,也可以任选其一。

1)第一轮:全身动作。

第一步,排列队形。主持人请大家站在场地中央,前后左右间隔一臂距离。

第二步,讲解规则。

主持人:下面我会说一些口令。请大家做出与我的口令相反的动作。如我说“向左转”,大家就要向右转;我说“抬头”,大家就要低头。

练习:口令:身体向左转;对应动作:身体向右转。

00第三步,正式活动。每下达一个口令之后,停顿片刻。请大家互相监督是否做对。然后主持人给予口令(“请大家回到准备状态”),回到初始位置和姿势等待下一个口令。

主持人要及时给予反馈“大家做得都很不错”。如看到一些老人做错,也要给予反馈“我看到有些人好像做错啦”。然后继续下达下一个口令。本轮活动总共有8个口令,其余7个见表1—3。

表1—3 综合训练口令

2)第二轮:局部动作。

第一步,讲解动作含义并示范。主持人边做示范边讲解“大”、“小”、“上”、“下”、“左”、“右”的意思。

主持人:这是一个“大西瓜”(同时在胸前用双手比划出一个西瓜的模样,动作幅度夸张一些,明显表示“大”);这是一个“小西瓜”(同时在胸前比划出一个拳头般大小的西瓜);这是“上面”(同时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是“下面”(同时将双手放在腹部位置),这是“左面”(同时将双手放在身体左侧),这是“右侧”(同时将双手放在身体右侧)。

第二步,讲解活动规则。这个活动也要求队员做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比如听到口令“上面有个大西瓜”,就要求队员做出“在腹部比划出一个小西瓜”的动作。要求方位和大小都与口令相反。

练习:口令:上面有个大西瓜;对应动作:在腹部比划一个小西瓜。

第三步,正式活动。每下达一个口令之后,停顿片刻。请队员互相检查动作是否正确。然后回到初始准备状态。本轮活动口令见表1—4。

主持人同样要及时给予反馈。

表1—4 局部动作口令

(4)计分规则。

1)采用不计分方式,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无论对错,重在大家的积极参与。

2)如果作为正式的游戏环节,采用淘汰制。做错的队员出列站在场地外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口令淘汰一次。最后哪个小组剩下的队员多,即为获胜组。按人数多少依次计分。如果出现并列情况,可采取中间得分计分,或由主持人自行判定计分。

同步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以下说明供参考。

高龄老人体验服说明:

(1)耳朵:塞上耳塞以体验听觉的变化。

(2)眼罩:体验老化阶段视觉的变化。

(3)特制护肘:戴上特制护肘,用来限制肘关节的活动。戴上它,就连做伸到后背挠痒痒这样简单的动作,都不能轻易完成。

(4)腕部沙袋:通过在腕部戴上沙袋,体验由于体力下降,举手都会变得困难的状态。

(5)橡胶手套:戴上两层薄橡胶手套,并且用胶布将手指两两缠起来,体验触觉不灵敏、手指不灵活的状态。

(6)护膝:膝盖戴上特制的护膝,体验膝关节不能自如弯曲的状态。

(7)脚部、手腕沙袋:在左、右脚和手腕上分别装上重量不同的沙袋,体验平衡感的变化。

(8)拐杖:即使是为了行动方便而携带的拐杖,如果没有合适的地方放置也很容易倒地,想要捡起它也很困难。

(9)胸前沙袋:胸前是一个沉甸甸的沙袋,以此体验弯腰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