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
英文“Finance”,在我国常见的汉语翻译是“金融”。但是,当我们提到“金融”时,也许首先会联想到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但当“Finance”和“Corporate”联系在一起组成“Corporate Finance”时,它更多地是指微观经济主体——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即企业的理财或财务管理,所以,我国所称的“财务管理”在英语国家中更多地翻译为“Corporate Finance”。从企业的角度看,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以及相关财务活动的全面管理。因此,从本质上看,财务管理是一种有关价值评估与决策的管理活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企业资金运动;二是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其中,资金运动是财务管理产生的基础,资金运动的组织、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我们从企业的资金运动来探讨财务管理及其内容。
一、企业的资金运动
一般认为,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也称价值运动。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就表现为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收回及收益分配等,其中资金的投放、运用及收回可以概括为投资活动,如图1-1所示。而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总是与一定的财务管理活动相对应的,也就是说,资金运动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财务管理活动内容来实现的。资金运动过程就是财务管理活动的作用过程。
图1-1 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
(一)融资活动
企业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是资金运动的起点。所谓融资,就是指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在融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预测融资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的资金数量;另一方面要通过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企业的股权性资金,是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方式从投资者那里取得的,投资者包括国家、其他企业、个人、外商等;企业还可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应付款项等方式来吸收债权性资金,从而形成了企业的负债。这种因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融资活动,就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财务活动。
(二)投资活动
企业取得资金后,就要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投资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全部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如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对外投入资金如投资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后者,即对外投资。
投资需要支付资金,而变卖其对内投资形成的各种资产以及收回其对外投资时,则会产生资金收入。这种因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资金收付,便是由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不仅要考虑投资规模,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和降低投资风险。
(三)资金营运活动
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企业要采购材料或商品、雇用工人而支付各种成本和费用,另一方面企业出售商品取得收入。如果生产经营资金短缺,还可以采用短期借款来筹集所需资金。这就是因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也称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的营运资金,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需要而垫支的资金。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资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因而,如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分配活动
广义而言,分配是指对投资收入和利润进行分割及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
一般而言,企业通过投资取得的收入,首先要用以弥补生产经营耗费,缴纳流转税,其余部分作为企业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构成企业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在扣除所得税后形成净利润。税后净利润还要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和盈余公益金,剩下的部分才作为投资收益分配给股权投资者,或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作为股权投资者的再投资。这种因分配而产生的资金收支就是分配环节中的财务活动。
另外,随着分配活动的进行,资金或退出或留存于企业,它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资金运动,这不仅表现在资金运动的规模上,而且表现在资金运动的结构上。因此,企业应合理确定分配的规模与形式,而这些也都是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从获得资金购买生产要素到投入生产过程,生产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再进入销售过程,最后取得销售收入和利润。然后,进行质或量的扩张,进入下一个再生产过程。这是一个资本不断运动的过程,也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要素,资金的运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基础。资金运动的内容及过程,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融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以及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对于资金运动中的分配环节,即收益分配,是一个资金运动的结束,也是下一个资金运动的开始,这是因为,如果收益分配给了投资者,投资者便会将全部或部分收益进行下一轮投资,如果收益没有立即分配给投资者而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保留在了企业内部,则相当于企业获得了股权再融资,因此,收益分配可以看成是企业长期融资决策的内容之一。
(一)长期融资决策
长期融资,是指企业获取资本即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过程。这部分长期资金,是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所必需的资金,即长期资金主要用来满足企业固定资产购建和其他长期投资。
长期融资决策主要包括融资的规模——资金多少、融资的来源——从哪里来、融资的方式——怎样来、融资的结构——不同融资方式的比例、融资的成本——代价多大、融资风险——风险怎样,概括起来主要有资本成本、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以及股利分配等内容。其中,财务管理领域广泛探讨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金来源中长期债务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而不是全部债务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关系,后者可以称为资金结构或融资结构(Fund Structure)。
长期融资决策在财务决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不仅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还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二)长期投资决策
长期投资,是指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建和其他长期投资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企业用长期融资获得的长期资金,进行企业长期性资产的购建或投资。
长期投资决策主要包括长期资产的投资规模预算、投资方式选择以及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等。企业进行的长期投资计划与管理过程,可以统称为资本预算(Capital Budgeting),即对企业长期资金使用的规模、方式、收益及风险进行的预测与计划。在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中,有两个重要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必须牢固树立两个价值,即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观念;二是必须始终把握两个概念,即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前者是评估货币时间价值的依据,后者是评估货币时间价值的对象。
长期投资占用的资金规模大,使用周期长,因此,长期投资决策具有不易逆转性,是企业方向性和战略性问题的决策,其最终目的是获取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及优势。
(三)营运资金管理决策
流动资产是企业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如现金、库存材料与商品等,而流动负债是企业短时间内即要还本付息的债务,如短期银行贷款、应付账款等。两者形成了企业的短期资金来源与运用业务,即短期时间内的理财活动。
营运资金管理决策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的持有规模、结构与变现,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流动负债的来源、规模与成本等。归纳起来,营运资金管理涉及两个方面的决策:一是确定流动资产的最佳投资水平;二是为维持这一水平而进行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适当组合。其中,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我们称为净营运资本(Net Working Capital)。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保证企业具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为变现性,是衡量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及损益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动态意义上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营运资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在资本投资性质及效益既定的情况下,无能的、低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会大大降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创造能力。因此,企业应合理确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持有的规模与结构,在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章节。另外,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企业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进行价值评估与决策,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还应该包括资产重组、企业并购等涉及企业全局性、战略性的价值管理,以及与第二货币计量的跨国经济活动有关的跨国理财。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完整体系。
三、财务管理与会计
在我国,财务管理长期以来与会计“纠缠不清”,实务界总以为财务管理就是会计;而且在实务中往往会将很多应属财务管理的内容或工作独立出来,如很多企业就单独设立资本经营部、资产经营管理部等,这就加剧了人们对财务管理的误解。其实,学术理论界也或多或少存在这种误解,以至于有些大学将会计和财务管理分设成两个专业时遭到强烈反对。
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和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我们首先来看看会计以及会计的基本特征。
(一)会计及其特征
会计,是一种使用专门语言或工具,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记录、整理,因此,可以认为会计是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或工具。记账、算账、报账三项传统内容,虽然不足以概括现代会计的全部工作内容,但也恰到好处地向人们展示了会计工作的基本面貌。确认、计量、报告、分析解释构成了现代会计的基本工作程序,正是基于分析解释面向对象的不同,将现代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分支,前者对外解释负责提供财务报告,后者对内解释提供决策的基础数据。
可见,会计具有下述基本特征:
(1)会计是面对“过去”的。会计是对过去已经发生经济业务的记录与整理,因此,会计是面对过去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会计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与方法,并不具备管理职能,因为它不存在对于未来事项的计划、组织、领导等决策活动与功能。
虽然现代管理会计增加了预测功能,会计报表也要对或有事项进行披露,但这丝毫不妨碍过去已经发生经济业务是会计工作对象的基本要求,因为预测以及或有事项,都是基于已有经济业务的一种记录或推测,依然不会涉及“管理”。
(2)会计有自己的特定前提,即会计有自己的一套原则与方法。作为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或工具,会计有一套完整的前提、假设以及原则。其中,历史成本法和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最具个性色彩和典型意义的两大原则。这两大原则为企业成本、费用、收入核算的有序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两大支柱。
但历史成本法和权责发生制越来越受到诟病,突出表现在:历史成本法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价值的变动,尤其是在资产价值剧烈波动时期;权责发生制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比如,会计报表上有大量利润,但企业可能一分钱现金都没有。可见,会计因为其确认和计量的固有缺陷,难以为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认识、管理企业提供信息,也就难以扮演“企业的语言”的角色。
(3)“反映”是会计的根本职能。反映、监督、控制、预测等都是经济管理活动赋予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和会计学科本身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将更为丰富和完善。但是,无论何时,反映职能都是众多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这是会计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1)从存在基础看。财务管理,其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财务活动,它并非自有生产活动就存在,而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而会计,其原始形态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它是为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服务的,也就是说,只要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存在,会计就会出现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经济活动记录工具。而财务管理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并将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2)从工作对象看。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价值运动规律,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其管理的对象就是资金运动本身。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处理对象是资金运动所呈现的信息。显然,资金运动不等同于资金运动信息。最为关键的是,作为财务管理对象的资金运动,是企业尚未发生的,并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去组织和决策;而作为会计工作对象的资金运动信息,是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会计人员只需要对信息进行记录和整理。
(3)从基本职能看。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反映(Showing),即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资金运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如实地加工、处理。如前所述,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门类,履行的同样是管理职责,即对资金运动的预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而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资金运动的一种价值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表现为价值评估,即估值或定价(Pricing)。这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一个重要区别。
(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财务管理与会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表现就是,财务管理离不开由会计提供的信息,而会计则要密切跟踪财务活动,捕捉有关资金运动的信息。
日本学者宫臣章的《会计情报手册》在概括西方学者各种观点的基础上,生动地描述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联系:财务是以资金为对象的实体活动,会计是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为对象的信息处理活动,其机能是组织情报,不处理资金筹集与运用,即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与运用意向的决策,而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策提供情报的。
财务部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以及对盈利的分配,都会反映到会计部门。这中间是谁起了媒介作用?价值运动并没有进入会计部门,进入会计部门的不过是被接收的以凭证为载体的价值运动发出的信息。价值运动信息就这样借助于原始凭证“悄悄地”进入了会计信息系统,并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和输出。财务部门筹集的资金是否合理,资金运用是否得当,盈利分配是否科学,均要依据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加工后的价值运动信息即会计信息)同预定的财务目标进行比较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起媒介作用的是价值运动信息。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与会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理论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科,在实践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从企业角度看,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即英语国家的“Corporate Finance”,其核心职能是对“未来”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的价值预测、评估与计划,即定价。而会计是企业管理的工具之一,核心职能是采用专门语言对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经济活动的记录、整理,即反映。而两者的密切联系突出表现在,会计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了大部分的信息支持和依据,而财务管理活动及其成果又是会计所赖以工作或反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