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把场面话说好,女人应酬不再苦恼

“场面话”可以说是我们迅速拉近与他人距离的法宝。女人在说场面话时要视当时状况而定,善于审时度势,能进退有据。如果能够讲好“场面话”,也就是掌握了让他人愉悦的“遥控器”。这样的女人,又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女人,必须会说场面话

在交际活动中,我们唯有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说话,使自己的谈吐符合场合要求,才能迎合谈话对象的接受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卖什么就吆喝什么”。

要知道,人在不同场合中,会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在小场合和大场合、家庭场合与公众场合,人们对于批评性说法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正因为受特定人际关系和场合心理的制约,有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说,换一个场合则行不通。所以在人际交往之中,姐妹们若想博得一个好人缘,就必须明确自己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反之,不但会破坏交际效果,甚至有可能会因此而吃亏。

女人一踏入社会,应酬随之变得多了起来,如做客、赴宴,参加会议及其他聚会等。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对应酬满意与否,“场面话”一定要讲。

那么,什么是“场面话”呢?简而言之,就是在某个场面才讲、让人高兴的话。这种话不一定代表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合乎事实,但讲出来之后,就算人家明知你“言不由衷”,也会为此感到高兴。说起来,讲“场面话”实在无聊之至,因为这几乎和“虚伪”画上等号,但现实社会就是这样,不讲好像就不通人情世故了。

“场面话”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策略,是一种应酬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女人行走社会,需要别人的帮助、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学会几种场面话

当面称赞他人的话——如称赞他人的孩子聪明可爱,称赞他人的衣服大方漂亮,称赞他人教子有方等。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存在相当的差距。且这种话说起来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有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旁人越多他越高兴。

当面答应他人的话——如“我会全力帮忙的”“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等。说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当场会得罪人;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再找理由,总之,有缓兵之计的作用。

2.掌握说场面话的方法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并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看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一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赞美菜肴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说“场面话”的“场面”当然不止以上几种,不过一般离不了这些场面。至于“场面话”的说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不过切忌讲得太多,点到为止最好,太多了就显得虚伪了。

总而言之,“场面话”就是感谢加称赞,如果你能学会讲“场面话”,对你的人际关系必有很大的帮助,你也会成为受欢迎的女人。所以,姐妹们切不可拿场面话不当回事。尤其是那些心直口快的姐妹应注意,人际交往中必须有意识地摆脱口语表达上的错误,养成顾及场合、随境而言的良好习惯。

学会察言观色

在古代,有很多走街串巷、替人占卜算卦的江湖术士,为了使他人相信自己能够“窥得天机”,往往会先为你测上一卦,将你近期的喜怒哀乐、顺与不顺,测得个“八九不离十”。你别说,有时测得还真准!难道他们真的如此神通广大?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江湖术士而言,算卦是他们的衣食保障,为了使自己不至于饿死街头,他们必须要苦苦研习占卜之术,这其中首先要精通的就是“察言观色”。例如,当他们看到你眉宇间暗隐愁云,便可由此推测出你近来事有不顺;观察你的举止、言谈、配饰等,便可推测出你是富是贫。如此,你已先信他几分,而后再依据你的心理,说些你爱听的或是吓唬你的话,又岂愁你不乖乖就范,心甘情愿地奉上银两。那些道行颇深的占卜师则更是深谙此道,他们深知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一张嘴就能说得你如坠云里雾里,虔诚地将其视为“半仙”“天师”。或许,这也正是占卜之术时至今日仍然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当然,我们无须以占卜谋生,但这种“察言观色”的本领,我们则是不能不学的。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以由天色推知阴晴雨雪,以便携带雨具,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则可以由交际对象的表情得知对方的情绪,以此来决定攀谈的内容或者是否与之攀谈。

有位女记者去某足球队采访,一进门,发现休息室气氛沉闷,教练铁青着脸,双眼圆睁。队员们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她赶紧退了出去,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她打听得知,球队刚刚在比赛中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如果当时她不看对方的脸色、不识趣地硬去采访,一定是不会有什么收获,说不定还会挨骂。

看来,这位女士就很会察言观色。正所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心情舒畅,看见高楼大厦,会想到“凝固的音乐”;看见车水马龙,会想到“滚动的音乐”。人在情绪好的时候,容易体谅人,乐于礼让、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愿意与人聊天,接受别人的邀请。而当人在心情郁闷、烦恼的时候,即使听到《田园交响曲》,也会觉得那是噪音。

其实,但凡有心计的女人都懂得察言观色,她们会根据交际对象的反应,恰如其分地去说话,所以她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总是比较顺畅。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我们如果能在交际中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就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此外,我们说话时一定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这也是说话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由于性别、教养层次、性格、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大得惊人,不同对象对于同一句话的反应,很有可能大相径庭。所以,若是不懂得“看人下菜碟”,察言观色的效果亦会大打折扣。

大体上说,我们在与不同人群对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性别说话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程度也是有差别的。

在社交场合、会议间隙、公益活动中,人们礼节性地寒暄过后,往往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谈。而这“三个”“五个”,又总是按性别组合——男士与男士侃,女士与女士谈。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男士的话题大而广,我们女人的话题小而狭。一般说来,男士们爱谈的是时事、政治、法律、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经济动向等;而我们女人爱谈的则是孩子、丈夫、日常经济、消费心得、风流艳闻等。

在接受程度上,一般说来,男士们较能承受率直、干脆、粗放、量重的话语;我们女人则喜欢委婉、轻柔、细腻、量轻的话语。

是故姐妹们在场合上说话时,必须依据性别选择说话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言辞吻合接受者的性别需求。

2.看教养层次说话

教养是指接受对象的一般文化和品德水准,包括文化程度、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涵养气度等。教养层次不同,对言辞的接受程度也有不同。有些话说出来,甲听得懂、理解得了,乙可能就听不懂、理解不了。

例如,作家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物——工作组组长文采的演讲,就是没有区分接受对象的教养层次和实际需求,而致使“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所以,我们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务必要认清接受对象教养层次,盲目表达不仅达不到说话的目的,甚至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3.看性格说话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听了有些疑惑,就问孔子:“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

可见,孔子诲人亦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尤其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参加社交活动,亦应在这方面多留点心眼。

4.看地域说话

地域指的是接受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别、省别、族别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认识、观念、习惯、风俗上都有区别,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就会有所不同。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应当认清接受对象的地域性,才会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尹文子·大道》讲了这么一件事:

郑国人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玉叫作“璞”,东周人把还没有腌制成干的老鼠叫作“璞”。郑国的一个商人在东周做买卖,一个东周人问他:“你要不要买璞?”郑国商人说:“我正想买。”于是东周人从怀里掏出一只老鼠递上,郑国商人赶快辞谢不要。东周人在作言辞表达时,没有认清其接受对象是郑国人,所以买卖不能成功。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表达差别,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省区的不同位置,也有表现。比如都是汉族,居于大陆者与居于台湾者,对同一个概念的表达与接受就不一样:接班人——传人,计划生育——家庭计划,大学新生——新鲜人,好莱坞——荷里活,撒切尔——柴契尔,新西兰——纽西兰,立体声——身历声,表演——作秀,渔民——讨海人……又如同为贵州人,对西红柿,贵阳人叫毛辣角,遵义人叫番茄,兴义人叫酸角,独山人叫毛秀才。咱们如果不区分这些地域上的差别,说话目的就难以实现。有些严重的差异,如不分清,甚至还会对说话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5.看文化背景说话

随着女人社交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的交际对象逐渐延伸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若想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说话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以交际场合的称呼语为例。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再比如,我们常说“炎黄子孙”,这对港台同胞、海外侨胞很恰当,但对国内兄弟民族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就不那么恰当了。

在西方,你对一个姑娘说:“小姐,你长得很漂亮!”她听了格外高兴;而在我国,如果跟年轻姑娘说这句话,对方说不定会大为恼火。显然,说话不考虑文化背景也是不得体的。

所以姐妹们,我们说话一定要懂得察言观色,要看人下菜碟,这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原则。有位伟人曾经生动地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说话就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写文章要看读者,说话更要看听众,为了使自己的话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取得对方的认可,顺利达到说话的目的和效果,说话就必须看准对象,因事制宜,因人而异。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同样一句话,你对甲说,甲肯全神贯注地听;你对乙说,乙却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候对甲说,甲乐于接受;那个时候对甲说,甲觉得不耐烦。这除了表示也许甲乙两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外,也表示甲前后的心情不一样。

当年赵高要陷害李斯,对李斯诉说秦二世的行为不对,劝李斯进谏,并约定趁二世有闲的时候,派人通知李斯。有一天李斯应约进宫,二世正与姬妾取乐,看见李斯进来,心中很不高兴,而李斯却浑然不觉,正言进谏,二世只好当场敷衍一下。等李斯一退出,二世便开始发牢骚,说丞相瞧不起他,什么时候不好说,偏在这个时候来啰唆!李斯的杀身之祸就是由此招来的。

由此可见,我们要与对方说话,看准时机很关键。假如对方正在紧张工作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扰;假如对方正在焦急的时候,我们不要去说话;假如对方正在盛怒之时,我们不要自找麻烦;假如对方正在放浪形骸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搅局;假如对方正是悲伤之时,我们也不要去招惹。只要有上述几种情形之一,你去说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说话的目的达不到,遭冷遇、受训斥也是意料中的事。

而且,我们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我们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和失意的人谈你得意的事,你不但不知趣,简直是挖苦、讥讽他,他对你的感情,只会更坏,不会变好的。和得意的人谈你失意的事,他至多与你做表面的应付,决不会表示真实的同情;有时还可能引起误会,以为你是要请他帮助,他会预先防备,使你无法久谈。所以你要诉苦,应找有过相同情形的人去诉,同病自会相怜,不但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亦可稍叙胸中不平之气。你要谈得意事,应该向得意的人去谈,志同道合。有些姐妹涵养功夫不够,稍有得意的事,便逢人就说且自鸣得意,结果招人骂你器小易盈,笑你沾沾自喜,无意中还会引起别人的妒忌。偶有不如意便让你觉得满腹牢骚,如骨鲠在喉,不免逢人就诉,结果惹人讨厌,说你毫无耐性,甚至笑你活该。

所以提醒姐妹们,我们要说话,先要看准对象,对方是愿意和你说话的人吗?如果所遇非人,还是不说为好;这个时候,是你要说话的时候吗?如果时候不对,还是不说话的好。诚然,说话的技巧与你说话的成功与失败有着直接关系,同时,是否得其人得其时,也与你说话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多说话,别人未必当你是会说;少说话,别人也不会当你是呆女人。

闲谈也是一种本领

别以为闲谈就是扯闲篇,社交活动中,会闲谈才能进一步去交谈,正如心理学家詹姆士所说:“与人交谈时,若能做到思想放松、随随便便、没有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么谈话就能进行得相当热烈,气氛就会显得相当活跃。”所以,姐妹们,我们即便说得不好也不要紧,就按自己的实际水平去说,或许灵机一闪就能说出有趣、机智的话语来。

其实,除了一些业务性质的交谈一开始就要进入正题之外,一般社交性质的谈话多半是从“闲谈”开始的。不过有些姐妹并不喜欢“闲谈”,她们觉得“今天天气还不错”和“吃过早饭了吗”这一类的话,都是无聊的废话,她们不喜欢谈,也不屑于谈,她们并不知道像这一类看似毫无意义的话,实际上还有着一定的作用——交谈前的准备工作,这就像在踢足球之前,蹦蹦跳跳,伸手伸脚,做一些柔软体操或热身运动一样。

所以,当交谈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妨先谈谈天气,而天气几乎是中外人士最常用的、普遍的场面话。天气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太密切了,天气很好,不妨同声赞美;天气太热,也不妨交换一下彼此的苦恼;如果有什么台风、暴雨或是季节流行病的消息,更值得拿出来谈谈,因为那是人人都关心的。

事实上,与人交谈的确是需要相当的经验。女人面对着各式各样的场合,面对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要能做得恰到好处,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交谈开始得不好,就不能继续发展互相之间的交往,而且还会使得对方感到不快,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自然、亲切有礼、言词得体是最重要的。然而做到这一点,也不能说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平时除了你所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之外,还要多储备一些和别人“闲谈”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应轻松、有趣,且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除了天气之外,我们还给大家列举了一些常用的闲谈资料,如下所示:

1.自己闹过的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

例如,买东西上当啦,语言上的误会啦,或是办事摆了个乌龙啦,等等,这一类的笑话,多数人都爱听。如果把别人闹的笑话拿来讲,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但对于那个闹笑话的人,就未免有点不敬。讲自己闹过的笑话,开开自己的玩笑,除了能够博人一笑之外,还会使人觉得这个女人很随和,很容易相处。

2.惊险故事

特别是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的惊险故事,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人们的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天大家照常吃饭,照常睡觉,可是忽然大祸临头了,或是被迫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路上可能遭遇到很多危险……怎样应付这些不平常的局面,怎样机智地或是幸运地在间不容发的时候摆脱危险,是任何人永远都不会漠视的话题。

3.健康与医药,也是人人都有兴趣的话题

谈谈新发明的药品,介绍著名的医生,对流行病的医疗护理,自己或亲友养病的经验,怎样可以延年益寿,怎样可以塑身,怎样可以减肥……这一类的话题,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实在对人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遇到自己或家人健康有问题的时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那他更是会对你非常感激的。事实上,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家庭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呢?

4.家庭问题

关于每个家庭里需要知道的各方面的知识,例如儿童教育、购物经验、夫妇之间怎样相处、亲友之间的交际应酬、家庭布置……这一切,也会使多数人发生兴趣,特别是对于家庭主妇们而言。

5.运动与娱乐

夏天谈游泳,冬天谈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兴趣。娱乐方面像钓鱼、听唱片、看戏,什么地方可以吃到著名的食品,怎样安排假期的节目……这些都是一般人饶有兴趣的话题。特别是有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足球队前来表演的时候,或是有特别卖座的好戏、好影片上演的时候,相关内容更是热闹的闲谈资料。

6.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也是热闹的闲谈资料

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闻或特殊的意见和看法,那足够把一批听众吸引在你的周围。

7.政治和宗教

这两方面的问题,倘若你遇到的人,大家在政治上的见解颇为接近,或是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那么这方面的话题,就变成最生动、最热烈、最引人入胜的了。

8.笑话

当然,人人都喜欢笑话,假如你构思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笑话,而又富有说笑话经验的话,那你恐怕是最受人欢迎的女人了。

当然,闲谈也是要掌握尺度的,既不能忽视闲谈这一“开场白”的重要性,也不能“鸠占鹊巢”,让闲谈成为沟通的主体。闲谈的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但也不能随心所欲,一些不合时宜或是敏感的话题要避免提及,以免破坏原本融洽的气氛,令彼此不欢而散。

你得会没话找话

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与人聊天,尤其是不甚熟悉的人,倘若彼此各言其事,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交流局面,当然更不可能将交往继续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善于发掘,寻找同陌生人交谈的突破口,以使交谈进行得更加顺畅。

不善言谈的女人在交际场中很容易陷入尴尬。事实上,要想成为社交场上的高手,我们就很有必要掌握“没话找话”的诀窍。

“没话找话”的关键在于话题,因为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端。没有话题,谈话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

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样找到话题呢?姐妹们请看——

1.众人都关心的话题

与一干人应酬时,我们最好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家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了,以至于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2.借用新闻或身边的材料

巧妙地以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些姐妹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收到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做由此及彼的联想。

3.投石问路

两人对坐,为了打破这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下面举个例子:

两个女青年从某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你在什么地方下车?”“到南京,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本地人吧?”“不是的,我是来南京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二人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找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

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而产生的效应。

向河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进行有目的的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

4.找到共同爱好

问明对方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足球,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最近的精彩赛事,某球星在场上的表现以及中国队与外国队的差距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而引起对方的谈兴。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导出对方的话茬儿。

5.搭上关系,由浅入深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我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人与人之间是否能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下面是变“生”为“故”的几个方法。

(1)适时切入。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对方如果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2)借用媒介。寻找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对方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显示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的引发表露自我,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3)留有余地。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因此,与人交谈,千万不要一口气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6.察言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当然,这察言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

7.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人在场,朋友作为对于你们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大家作介绍,说明双方与自己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细心的女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位家庭主妇和一位高中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做了介绍,她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以至变得亲热起来。

此举最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了解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

8.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对方与自己的共同点,我们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

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女士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苏北土语。旁边一位苏北女人听到以后,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位陌生女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单位,从眼下生活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的一对老乡的亲热劲儿,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结果。

可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通过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原本不甚熟悉的两个人瞬间变成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与那些不甚熟悉的人见面,能否打开交谈的突破口,对日后的交往尤为重要。要想打开与别人交谈的突破口,我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彼此的共同话题。其实,找出共同话题并不是太难,但这只能是谈话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相信两个人之间的共同话题会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才能更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别疏远了同学

同学关系是非常纯洁的,有可能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女人们在学生时代,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学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袒露在别人面前。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能够深入了解。

即使你在学生时代不太引人注目,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你也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拘束,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均是百般不同的,绝大多数女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营造。换言之,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闺蜜?说不定你的音容笑貌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努力地去开发、建设和使用这种关系。

事实上,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人情话该说的时候要递上,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她办事时,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她的利益的事情,她就不会帮你。其实,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和机会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列举几个。

1.祝贺有喜事的同学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们打打电话,发个电子邮件,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决不能节省。碰上同学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自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应该有所表示,否则,就会失去一个联络感情的绝好契机。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掉这些顾虑。

2.安慰陷入困境的同学

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任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时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3.积极参加同学会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大或小的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尚,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真是中国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它说明了同学关系已跃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受时间所限,不受空间所限,只要有“聚”,那分关系,那分情,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人情话拉近乡情

对于女人而言,搞好老乡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交个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益处,或许一辈子都会受用不尽。退一步说,最起码,可以为你在有求于人时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

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性很大,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异地去求职谋生。身在陌生的环境里,拓展人际关系有一定的难度,那就不妨从同乡关系入手,打开局面。

在外地的某一区域,能与众多老乡取得联系的最佳方式是“同乡会”。在同乡会中站稳了脚跟,跟其他老乡关系处得不错,那就等于结交了一个关系网络。也许,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这个关系网络的作用是那么巨大,不容你有半点忽视。

下面这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民国年间,由于军阀割据,因此各个集团为维护自己的势力,老乡受重用则显得意义重大。

阎锡山是山西五台人,当时山西就流传出一句话:“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挂。”阎锡山重用五台同乡,山西省政府的重要位置,大多被五台人占据。陈炯明是广东海丰人,他做了广东都督后,大用海丰人,省政府里到处都听到海丰话。孔祥熙是山西人,他在他的金融系统重用山西人,理由则是“只有山西人会理财”……

中国的老乡关系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乡,那么在涉及某种实际利益时,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让“圈子内”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人们往往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老乡适当的“照顾”。

既然中国人对老乡有特殊的感情,那么,姐妹们,我们该怎样对此加以“利用”呢?这时,人情话便派上用场了。

1.利用乡音作为人情话的契机

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彼此之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当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对方也恰巧是同乡人,且又同处异乡,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

用家乡话做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因为它根本不需要物质上的馈赠。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运用“家乡话”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人只有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结,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分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给你的种种好处。

2.利用乡产作为人情话的契机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理应帮忙,如还用礼物与之,这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愫存在心上。

“乡产”也许是很普通的东西,本身并不贵重,但在“乡产”上所包含的情意却非“乡外人”能看出来、体会出来的,它会起到勾起老乡思乡之情的作用,然后会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对你这位老乡“另眼相待”,照顾有加。你再适时加上句“老家的东西,尝个鲜儿”之类的人情话,效果更佳。

3.利用乡情作为人情话的契机

一个人,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也许开头并不感到难过,但时间一久,或在他乡碰到不习惯的生活习俗,或遇到挫折,他就会感到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也许,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深深感到,自己在家乡上有割不断、丢不掉的感情寄托,那是支撑着游子“闯世界”的精神依靠。

所以,面对一位久离家乡的老乡,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这样一种技巧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乡情绪,从而达到共鸣。

曲终人散,也要言犹未尽

与人交谈,说好了第一句话,就等于开了一个好头;说好最后的结束语,就等于给双方的谈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结束语也就是告别的话,一般来说,在结束彼此间的交谈时,人们经常会说“再见”“再会”等,但这样的结束语过于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斟酌一下自己的结束语。

在这里,本书为姐妹们列举了几种“不寻常”的结束语,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1.关照式结束语

这种结束语方式,是交谈双方说完了自己的思想、意见或流露了某些内心意向之后,觉得谈话中的有些话和问题带有范围性、对象性、保密性和重点性,当交谈即将结束时,就关照对方不要将其中的某些话张扬出去。譬如:

“刚才我所讲的一些话,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不必让他人知道,请你不要传出去,以免引起麻烦……”

“小王,我要讲的都讲了,全是心里话。有关小李的事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不然会闹出大乱子来的。”

这种关照式结束语,有一种提起注意、防患于未然和强调重点的作用,能使交谈的对方增进了解并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2.征询式结束语

交谈完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交谈目的与交谈后的吻合情况向对方征求意见、说明、要求或建设性的忠告、劝诫等,这就是征询式结束语。譬如:

“张大姐,随着我们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深入,你一定察觉出我有许多缺点,你觉得我最糟糕的‘毛病’是什么?希望你下次开诚布公地提出来。”

当你与下属交谈工作结束时,你应该说:“你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和意见吗?”

“你生活上还有困难和要求吗?只要有可能,我将全力帮你解决……”

在交谈艺术中,征询式的结束语,往往让人觉得我们是谦逊大度、仔细周到的女人。运用征询式的收尾,对方听了便会产生一种心悦诚服、备感亲切、心心相印的感觉,从而取得融洽关系、有利于事业进展的良好效果。

3.道谢式结束语

道谢式结束语,在交谈艺术中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它的基本特征是用讲“客气话”作为交谈的结束语和告别话。道谢适用的场景和对象是最广泛的,无论是上下级、同事、亲朋还是熟人、邻舍以及初交者之间都是适宜的。譬如:

如果一次同志式的思想启迪性交谈即将结束,从谈者可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怀,我感激不已”结束。

“张大姐,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我一定按您的指教去做。谢谢您了,再见!”

4.祝愿式结束语

这种结束语方式的特点是,不仅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和情趣性,而且还具有极大的鼓动力。如果再加上适当的口语修辞,它的效果一定会非常显著。如:

“再见吧,路上保重。祝你一帆风顺!”

“时间不等人,生活就是拼搏,抓紧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我祝愿你是这样一个人,再见!”

5.归纳式结束语

归纳式结束语,通常在陌生人之间非形式性交谈中使用,或同志间、亲朋间工作性交谈中使用。譬如:

“小陈,我今天谈的主要问题,一是咱们团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做出正确的估计和怎样引导、转化;二是关于共青团发展工作的经验,我们得好好总结一下。这是局团委要求我们马上做的,这两件事,我事先向你打个招呼,我们都考虑一下……”

“丽丽,听了你的情况介绍后,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第一点,我们是做他人思想工作的,如能统一人心,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亲朋之间则可以这样进行:“表妹,我刚才谈的三件事,你一定得一件件去落实,我等待着你成功的喜讯……再见。”

归纳式结束语,由于条理清晰,中心突出,重点再现,这样交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思想和意见就能清楚交流,收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明朗爽快的效果。

6.邀请式结束语

邀请式结束语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社交手段向对方发出礼节性邀请或正式邀请。前者的效用体现了“客套式”所需的礼仪;后者则表现了友谊的生命力。

(1)“客套式”邀请:“如果您下次途经上海,请到我们家来做客。再见!”

(2)正式邀请:“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吧,星期三晚上6点钟请你到我家吃顿便饭,那时我们再长谈吧。再见!”

以上这两种邀请式结束语,在社交场合是必不可少的。“客套式”邀请也是一种礼节;正式邀请更是一种友好和友谊的表示。

在与人握手言别时,好的结束语一定会给对方留下不俗的印象,并延续你们进一步交往的可能。实际上,结束语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交谈对象,来选择最恰当得体的告别方式,这样才能使人回味无穷,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