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心,才能有效谈判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会做人的前提就是先察言观色,善于识透人心。察言,就是“闻一知十”,观色,就是“见面明意”。
谈判也是一样。谈判是一种深度博弈。如果想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就必须摸透谈判对象的心理动向,只要你能精准把握对方的心理变化,那么这场谈判也就成功了一半。
相反,如果你只关注谈判对象所说的话,而没有读懂他们的真实情绪,那么可能到头来白费力气。
某公司的一位职员刘凯利,很有能力,但觉得在目前的岗位上非常限制自我发展,就想辞职,于是便向经理正式提出辞呈。
经理接到辞呈之后,感到很惋惜,非常想留下刘凯利,于是决定和他谈一谈,就在下班时约他到车站附近的小酒馆去喝酒。
经理是这样说的:“凯利!我们来喝一杯,这里不是公司,我们暂且抛开经理和职员的身份,彼此随便谈谈吧!你说要辞职,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出路呢?”
刘凯利回答说:“不!我只是觉得对于现在的职务没有信心罢了,所以……”
经理没等刘凯利说完,就打断他的话,接下去说道:“只是这样吗?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情呢!你要知道,一般人进入公司半年之后,大多会对工作失去信心,假如你在这个时候投降,那么将来不论你做什么事,都会一样没有信心,你现在应该想办法克服这种困难才对。如果你能在这个时候克服你所面临的困难,你的信心自然就会恢复,为了你的将来,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像你这种情形,我也曾经历过……”
经理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段道理,而刘凯利却一直看着酒杯,一语不发,默默无言。
其实这就是生活中上下级之间关于“去留问题”的一个小谈判,可是因为经理没有捉摸透刘凯利真正的心意,所以他的谈判失败了,他终究没有使对方留下来。
不管谈判的目的为何,谈判的第一步应该从透视谈判对象开始。若根本不去注意对方,只顾自己自以为是地讲个不停,就对方而言,这只是“耳旁风”罢了。
像上面这个事情,经理的毛病就出在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上,他一心想通过谈话留住对方,却忘了去了解对方辞职的真正因素,所以尽管他说得天花乱坠,结果还是打动不了对方的心。
一场谈判,既是各自利益的维护和争夺,又是心理上的对抗和较量。它不仅被谈判双方的实际条件所左右,也受到双方心理状态的影响。谈判中,虚虚实实、亦真亦假的心理策略,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非常之大。谁能把握住对方的心理动向,谁就能够在谈判中占尽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