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证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包括理论与实证两个组成部分。经济学研究是在理论与实证相互关联和交错过程中发展的。
理论可以告诉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视角观察经济现象,也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经济循环。当然,理论既不是零散的、印象主义的观察,也不是随意的主观表达。理论通过把经济社会的历史、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整合为一套逻辑严密的体系,把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加以模型化,分析经济现象表面的关系以及背后的实际原因。理论一方面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进行历史性考察,结合与具体现象相关的知识、统计数据、社会和制度因素来构建基本的框架;另一方面又要验证通过框架推论出的理论命题是否与各种现实条件相符。通过这一实证过程,经济学家修正或推翻理论的前提条件,尝试构造新的理论体系。然而,理论和实证的关系在经济学中不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清楚,很大程度上依靠每一个经济学者的直觉和洞察力。
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很早就开始尝试体系化,抽象度之高也无与伦比,正因如此,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女王。同时,经济学研究需要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数据,研究成果和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层面也很重要。
统计数据的积累推动经济学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学的对象本来就是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和服务,它们的特点是都可以在市场上被定价。
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尤其是二战后,很多国家致力于以政府为中心收集各种经济数据,再加上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通过处理大量统计数据来进行经济预测、理论检验和政策效果评估都更加容易了。
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出现了计量经济模型的开发热潮。这一热潮不仅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对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原本是用方程体系表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产物。这个方程体系的一些结构性参数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计算出来。计量经济模型的特征在于能够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经济特征加以模型化,它在初期规模很小,也恰当地体现了经济学的理论思想。之后,计量经济模型逐步扩展,越来越脱离经济学含义,有时甚至还成为阻挠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