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标榜人的才德杰出,使民众不心生竞争;不特别看重珍贵少有的物品,使民众不会起偷盗的心;不显现可以欲求的东西,使民众的心不被扰乱。
因此,悟道的领导者施政于民的方针是:放空他们的心灵,充实他们的肚皮;弱化他们的志向,增强他们的体质。
总要让民众没有不该了解的知识,也没有不正当的欲望,并且让智巧的人不敢擅自妄为。实施不刻意妄为的做法,就没有什么不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的。
第三章就谈养生了,就像《庄子》的《养生主》。有了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基础,让人的偏执有一个超越、化解之后,下面就是第三章的养生。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活是一个大问题,这就涉及养生的范畴。在《易经》中,第二十七卦颐卦就讲养生要“慎言语,节饮食”。“慎言语、节饮食”,才可颐养天年。颐卦也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绝对不是初爻的境界:“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也不是四爻的境界:“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我们要追求的是颐卦上爻的境界:“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这就是《庄子·养生主》所说的顺自然养生。我们常说要自由,自由的“由”字,其字形就是田中的作物顺着自然的规律往上生长。揠苗助长则伤害其自然发展。如果你掌握了顺自然法则的养生,即使遭遇再大的风险,都是吉的,可以克服大险大难。“由”也是缘的意思,《庄子·养生主》云“缘督以为经”,我们身上的气是怎么来的?就是顺着身体自然的经脉,尤其是主控全身的督脉流通全身的。“经”就是所有气血流通的管道,中医针灸就是通过经络起作用的。
现代人在开创事业的时候,拼命赚钱,常常会忽略养生。等到钱赚得差不多了,想要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发现身体出状况了,有钱都没法享受。要知道,人的身体折旧率超高,你不注意保养,就违反了自然的原则。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标榜人的才德杰出,使民众不心生竞争。既然主政者特别标榜一些东西,特别夸赞一些东西,民众就不管自己合适不合适,都拼力往那方面去挤、去争。因为那样他才可能得到好处。在现实社会中,贤的人多,还是不贤的人多?当然是不贤的人多。最后争的结果,人的心态不全乱掉了吗?这个社会就变畸形了。所以,老子为从根源上避免此类问题,就说干脆就不要去标榜最突出的,使大家都不起争心,就安了。那时,民众就能量才适性,各得其所。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特别看重珍贵少有的物品,使民众不起偷盗的心。一些宝物,尤其是特别稀有的东西,像过去的连城璧、和氏璧等。珍稀物品难得,有钱、有势的人就会拼力搜集。“盗”,就是掠夺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社会既然标榜了“难得之货”,那么人人都想要。有人要不到,没有正当渠道取得,就会滋生抢劫、偷盗的行为。欺名盗世、大盗盗国,都是如此。争和盗就是这么来的。源头就在于主政者树立了标准,强调了难得之货的价值,才会让人有争心、盗心。
《易经》需卦第三爻称“需于泥,致寇至”,人的欲望一旦完全陷入泥沼,想满足自己的需求,一时又满足不了,那就又苦又迷惑,最后就“致寇至”,偷盗之心就油然而生了。所以,我们要正本清源,老子一开头就主张从根源上消弭这种弊端,不要标榜“难得之货”。按照第一章、第二章的说法,“难得之货”跟“非难得之货”是平等的、齐物的,没有什么分别。人若从无欲、无名的角度看,西施与东施有什么差别?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现可以欲求的东西,使民众的心不被扰乱。我们不要特别显露某个东西是可以想办法争取来的。不该显露给人看的,你却给他看了,他看了心里就怪痒痒的。心痒难熬,就手痒、脚痒,就想要,甚至不择手段地要。所以,不管是名、是利,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完全不要对这种可欲的东西过度标榜。老子完全是站在一个教化的立场说这些的,他的对象都是民。一般老百姓没有那么高的修为,上面越夸张强调,下面就跟着走。可以欲求的东西,最好让它永远“潜龙勿用”,不要让它“见龙在田”,一旦显露,什么是非都来了。人一旦看到可以欲求的东西,动了贪念,他的心肯定是乱的,如同“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易经·咸卦》)一样整日里胡思乱想。
如果不这样,那为政者要怎么办呢?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因此,悟道的领导者施政于民的方针是:放空他们的心灵,充实他们的肚皮;弱化他们的志向,增强他们的体质。让老百姓“虚其心”,是指去除他们心中的成见与妄念,他们才能够吸收新东西。“实其腹”,对老百姓来说,没有比吃饱饭更重要的。
“弱其志”,是指不要让他们天天想着做大事、立大业。一般人标榜的这种志向,往往是向外追求的,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老子的意思要让它弱化,最好自然一点儿。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总要让民众保持在没有不该了解的知识,也没有不正当的欲望,并且让智巧的人不敢擅自妄为。这一句话很多人认为,会带来后遗症,说老子主张愚民政策。但是,我们如果通篇去看《老子》,他并没有这个意思。因为欲求与思考是人类的基本功能,而且这两者之间又互为作用。老子的意思是,如果人的知识有偏差,思考就会有偏差,结果欲望就会不正当。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这个“知者”是指善用智巧而自作聪明的人,喜欢挑起社会纷争的,不是那种悟道之后的大智慧。领导人不要让这些耍小聪明的人在那边搞乱,净灌输给老百姓不正确的知,挑动他们不正当的欲,否则,这个社会就很难管理。
我的老师毓鋆先生,1947年的时候就来台湾地区了。他说那个时候台湾地区的老百姓纯朴到极点。现在我们看看,还有这个现象吗?纯朴的人太少了。
“为无为,则无不治”,实施不刻意妄为的做法,就没有啥不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的。这个就是《易经》颐卦所说的“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既养身体这个小宇宙,又养万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