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电磁特性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2 外延生长法

在高温和超高真空条件下,碳化硅(SiC)中的硅原子能够脱离挥发,形成高蒸汽压,而剩余的碳原子则会在表面重新排布,形成石墨烯层,并且这种生长过程具有可控性。

2006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Claire Berger等人首次使用该技术实验获得了石墨烯,并验证了石墨烯载流子具有狄拉克费米子的属性[160]。随后,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Jakub Kedzierski等人做出改进[161],具体的实验过程是:

(1)使用氢气刻蚀碳化硅样品,得到原子级平坦度的表面,处理所得的样品放在高真空下通过电子轰击加热,除去其氧化物;

(2)通过俄歇电子谱来确定表面的氧化物被完全去除,然后将样品加热至1250~1450℃,恒温保持1~20min,从而形成极薄的石墨片层。

上述过程可以简单地用图1.6来表示。通过外延生长法得到的石墨片层通常含有一层或者几层石墨烯,其具体厚度主要由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决定。

img

图1.6 基于碳化硅的外延生长石墨烯方法工艺流程图[161],可以看到,经过表面处理的碳化硅表面达到了原子级的平坦度,制备出的石墨烯样品质量也非常好

采用碳化硅外延工艺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单层石墨烯,并且质量非常高,可以制备晶圆级的射频场效应管[162]。另外,由于碳化硅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绝缘衬底,因此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制备石墨烯的最优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缺点:首先,因为单晶碳化硅价格十分昂贵,造成实验代价很高;其次,这种工艺生长条件又特别苛刻;最后,制备出来的石墨烯难以转移,只能用作对以碳化硅为衬底的石墨烯器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