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五千年:历史图像中的帆船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黑石号——满载大唐瓷器沉睡海底的大食商船

既然《一千零一夜》描述过阿拉伯人到中国做买卖,那么,总该有些实证留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船史专家一直期盼着,某一天水下考古有某种奇迹出现。1998年,专门从事海底寻宝的德国一家打捞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西部、马六甲海峡南边的勿里洞岛外海海底发现了一艘沉船。人们无法考证它原来的名字,只好根据沉没地勿里洞岛有个黑礁石,称它为“黑石号沉船”(bangkai kapal Batu Hitam),也有人根据它出现在勿里洞岛外海海域,称其为“勿里洞沉船”(bangkai kapal Belitung)。这一沉船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

1998年发现这艘沉船后,这家德国公司先是保密发掘,而后是悄悄研究,最后才寻找买家,公开叫价出让。直到2005年寻到买家之后,才对外宣布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这是一艘阿拉伯赴大唐进行贸易的沉船。

唐代文献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这个帝国第一个王朝为倭马亚王朝,因尚白衣,亦称“白衣大食”,第二个王朝为阿拔斯王朝,因尚黑衣,亦称“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国兴盛的七百年,前半期正是中国的大唐盛世,是古代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也是最为开放的朝代。大食与大唐两大稳定的商圈,通过海路与陆路融合,构成了东方商贸最为活跃的黄金时代。那么,这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运送的是什么商品呢?黑石号给了一个明确的回答:瓷器。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展出的黑石号船模

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三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虫子吐的丝(丝绸),二是树叶(茶叶),三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早期的中国瓷器,在阿拉伯帝国是贵族享用的商品,有些贵族可以拥有一个金碗,却不一定能有一个精美的中国瓷碗。

由于瓷器不适合车马反复转运,大宗瓷器贸易要走海路。此时,大食帝国一统西域世界,大唐王朝结束了中国乱局,保证了海上贸易的稳定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转而变为以大宗瓷器贸易为主的“海上瓷器之路”。海路是海面上看不见的路,但在海底却有古船遗骸印证曾经有过的海上商路。

早在2002年,中国博物馆界已得到黑石号沉船的消息,扬州、上海、湖南等地的文博单位提出了购买意向,日本一些机构也有此意。但打捞方叫价太高,还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中国买家只好放手。后来,新加坡“圣淘沙”(Sentosa Leisure)机构先购买了被打捞文物的数年展览权,随后筹资购得这批贵重文物,被打捞文物于2005年分批完整落户新加坡。

由于没有被泥沙覆盖,黑石号木质船体几乎全都烂掉,但残存构件仍可看出不产木材的阿拉伯所用造船材料来自多个国家,并且用材质量很好。比如,船体主要使用的是非洲桃花心木,龙骨使用的是喀麦隆缅茄木,支撑甲板的横梁用的是印度柚木……船壳上还有平底锅和碗的印记,并显示出精细雕刻的线条。专家推测,此船很可能建造于波斯湾,船长20—22米,横梁长8米,船体深度超过3米。它是一艘单桅的阿拉伯缝合船,制作船体时不使用铁钉。

1000多年前,黑石号是怎么在马六甲海峡南端沉没的,沉船上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唯有沉船上的货物间接地显示了它的身份。它是一艘装满中国货物开往西亚的商船,船上98%的货物是陶瓷,共有6万多件。其中,一批长沙窑瓷碗透露了这艘船的沉没时间。这批瓷碗上不仅写有“湖南道草市石诸孟子有名樊家记”的字样,同时还有“唐代宝历二年”的铭文。考古专家结合对船上八角茴香的碳十四测定,推定沉船年代应为9世纪上半叶。

我于2006年在新加坡考察时,此船文物刚刚卖给圣淘沙集团,还没有公开展览,后来我才购到新加坡考古专家整理出版的《黑石号沉船宝物》大型画册。黑石号的出现,开启了一座藏在海底的唐代瓷器博物馆的大门,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唐代瓷器展示。

唐代瓷器没有宋代那么讲究,但产地与品种都极为丰富。黑石号出土的瓷器烧造于中国的多个窑口,其中长沙铜官窑数量与品种最多,有5.6万多件。这些外销瓷器以碗为主,其次为执壶,其他有杯、盘、盂、盒、罐、熏炉、油灯和少量生肖瓷塑。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这些瓷器上的款识明确记载了用途和生产商,不用猜想与争议了。

长沙窑瓷器大量采用文字做装饰,既有汉字,也有阿拉伯文,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最令海上交流史专家感兴趣的是一大批产品带有鲜明的阿拉伯艺术风格。这表明,当时的中国瓷器生产厂家已经按阿拉伯客户来样定制产品。

黑石号除瓷器引人关注外,还有一种宝物值得关注,它就是中国古货币之宝“开元通宝”。据史料记载,钱币在唐代才开始出现“通宝”的字样。因为“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很多人误以为“开元通宝”铸造于唐玄宗在位时期。实际上,早在唐高祖李渊在位时就已经有“开元通宝”了。中国币制由此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发展为“通宝”币制,此后历朝铸币依此标准,沿袭近1300年。

阿拉伯船上出现这么多大唐铜钱,再次证明大唐经济繁荣、货币稳定,不仅南洋小国使用中国铜钱,连阿拉伯商人也用大唐铜钱。此时,中国铜钱就是南洋和印度洋贸易的“硬通货”,船上的大唐铜钱应是船家的“外汇储备”吧。

此外,船上还发现了唐代著名的铜镜——江心镜。这面铜镜,尽管锈蚀明显,上面的铭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十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仍可辨认。唐乾元元年即758年。铜镜装饰有青龙、白虎、朱雀和八卦纹。此镜不仅是生活用品,还可能是从事法事活动的道具。据唐代日本僧人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当时船在出海之前,要祭神,铜镜是法器之一。

2014年以来,湖南省在长沙铜官古镇,先后建立了铜官古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不仅展示了铜官窑作为“外销第一窑”的历史,还展示了从当年打捞黑石号的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Tilman Walterfang)手里回购的162件(套)文物,同时还复制了一艘黑石号古船,为人们建构了一个穿越千年的海上瓷器之路的梦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