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模拟监狱实验
美国加州夏季的一个周日,一阵警笛声打破了大学生汤米.怀特洛平静的早晨。一辆警车在他家门口急促的戛然而止。几分钟内,汤米因为一种严重的罪名被捕,有人宣读了宪法赋予他的权利,经过搜身,并被带上了手铐。经过登记和留下指纹,汤米被蒙上眼睛,押送史丹佛监狱。在监狱里,他被脱光衣服,喷洒了消毒剂,穿上工作服一样的制服,制服前后都有一个表示身分的数字。汤米变成了六四七号囚犯。另外八名大学生也这样被捕并被指定了不同的号码。
汤米和他同牢房的室友都是志愿者,他们看到报纸广告后应征而来,同意参加研究,体验一段为期两周的监狱生活。透过随机掷硬币的方式,有些志愿者被分配担当囚犯的角色,其他人则成为看守。所有人选都经过了很多心理测验、面试,是从大量的学生志愿者当中挑选出来的,他们被确认为遵纪守法、情绪稳定、身体健康的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囚犯整天待在监狱里,看守则八小时轮值上班。
这些学生一旦接受了随机分配给他们的角色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处于看守角色时,原本温文尔雅的大学生变得盛气凌人─有时残酷成性。看守们强调囚犯必须无条件遵守所有规则。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某种基本权利。
一开始的时候,基本权利包括读书、写作或与其他牢友交谈的机会。后来。最轻微的抵抗也会导致失去诸如吃饭、睡觉或盥洗这样的“基本权利”。违背规则还会受罚做一些卑鄙、机械的工作,如直接用手清洗厕所,做伏地挺身时看守踩著囚犯的后背,关几个小时的禁闭。看守们总是构思一些新的花招让囚犯们感到自己卑微无力。
作为囚犯,原本心理稳定的大学生很快就行为怪异,意外的命运让他们无奈的要求退出。这帮人被捕不到三十六小时,囚犯的一次反抗活动流产,作为其中的一个小头目,八四一二号囚犯早晨醒来开始痛哭失声。他变得有些情绪激动、思维混乱,而且严重忧郁。第二天,又有三名囚犯出现类似的症状。还有一名囚犯,当假释委员会拒绝他的假释请求之后,他全身都起了皮肤疹。
其中五名有偏激反应的囚犯被提前释放,心理学家在第六天就被迫结束了计划两周的实验。参与该实验的志愿者事后都表示这段经历很有价值,使他们对自己、对人性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从这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中逐步恢复过来后,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并没有什么副作用。正因为有这些志愿者的贡献。心理学家才发现模拟情境可以创造社会现实。角色创造了在监狱情境中行之有效的地位和权利的差别。
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扮演角色,也没有参观过真实监狱,但他们学会了某些东西。知道有权有势和无权无势者之间应该如何互动。角色和规则会带来令人吃惊的力量。
杀人、抢劫、虐待……这些充斥于报纸、电视的类似新闻总是不免引人深思,到底是人性固有的残暴还是后天的环境造就了这些悲剧?心理学家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以上故事,就是津巴多教授的一个尝试。津巴多的研究发现,实验的结果可以用“角色效应”和“环境压力”两个因素进行解释。
首先,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探寻和确认自己的社会角色,并按照角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我们的社会中,保安、贵妇就是一些已经有明确定义的角色,无论是谁,处在角色的位置上,要么完全融入这个角色,要么就会被人指责不像是这个角色。
其次,社会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天性善良的人们在承担具有暴力性的工作,且处于混乱的、高压力的环境中一样,人格都会发生扭曲。
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角色效应的产生要经历三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