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星人自救指南:心理学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异性恐惧症:来自性别的“挑战”

异性恐惧症多见于青春期到成年期阶段的年轻人。在心理学中,异性恐惧症是指患者一方面在潜意识里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因此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于是表现出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紧张和恐惧的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

异性恐惧症的典型特征,就是不敢和异性多说话,不敢和异性进行目光接触,这种状态对于同年龄的异性更加明显,即使没有言语交流,也会面红耳赤,言语不清,一看见异性向自己走来,就会全身紧张、流汗。久而久之,部分性格较为偏执的人,还会出现憎恨女性等一系列更加极端的性格特点。

当然,多数异性恐惧症患者都能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但是,不敢与异性接触会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下面这则案例中的小马就是典型。

小马是一名大学生,在寝室里和同学们的关系都很正常。但是他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跟女生讲话会不知所措,面红耳赤,不知道说什么。这种情况可以追溯至中学时期,当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发育,忽然觉得这是一件特别让人害羞的事情,尤其在面对女生时,那种紧张感会更加强烈,让自己手足无措。

所以,从高中开始,小马就很少与女生进行交往,如果同桌是女生,他就会主动与班主任要求换座位。到了大学,他和女生的交流就更少了。

小马知道自己的这种心态不对,事实上他很渴望与异性交流,也渴望有一个体贴的女朋友。但是越这样想,心里的紧张感就越严重。在他心底和自己说:“我只是想自如地、无障碍地和异性交谈、交往而已,但为什么这么难呢?”

像小马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而且女孩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孩。研究发现,异性恐惧症多发于女孩性成熟的14~17岁这一年龄段。究其原因,是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生理、性格与世界观的转换期,加上升学压力,让他们认为与异性过多接触会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极度压抑、抵制自己成熟的性本能,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些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会逐渐减轻;但像小马这样的孩子,由于本身属于敏感体质,导致理性与本能之间的矛盾、性幻想与性禁忌之间的冲突反复出现,最终发展为异性恐惧症,严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异性恐惧症的源头是自我强迫症。看到异性,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系列古怪的想法,强迫自己不去与异性交流,然后拼命控制。但是,这种控制往往难以奏效,反而会越来越敏感、自卑,最后发展为异性恐惧症。异性恐惧症是一种心理倒错,本人恐惧的不是外在的性对象,而是自己内心的性幻想。在青春期阶段,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如果过了青春期,异性恐惧症依然没有解决,就必须引起重视。

1.父母进行正确的引导

心理学家做过调查,出现异性恐惧症的孩子,往往存在父母教育不当的现象,例如看到孩子与异性说话,就认为其在早恋,对其批评,导致孩子内心对和异性交流产生恐惧。所以,父母应重视对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与培养,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进行异性间的正常交往,不该谈“性”色变。父母应当告诉孩子,与异性交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度,不仅不会耽误学习,还会作为动力促进人奋发向上,有教养地与异性交往。

如果不是父母的原因造成孩子出现异性恐惧症,而且父母的引导没有效果,父母一定要及时求医,给孩子选择没有任何副作用的药物制剂进行调理。

2.做好情绪准备,迈出第一步

想要纠正异性恐惧症,我们就必须做好情绪准备,敢于迈出第一步。一开始,我们不必苛求自己在公开场合与陌生的异性交流,也许可以选择同学或同事,聊聊天气也无妨。只要你开口,哪怕只是问候一声都行。

同时,我们不要总想着失败,总认为自己不行。如果你迈出第一步,尝试开口和异性说话,你就会发现她们都很友善,而与人交流其实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只要有一个不错的开头,我们就会发现异性并不可怕。

3.语言上的准备

为了避免自己与异性交流时出现吞吞吐吐、声音发抖等现象,在和异性开始交流前,我们要做好语言上的准备,例如私下多朗诵,训练自己的声音,让自己在语言表达的通畅度、清晰度、情感感受度和基本语言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用饱满、充满活力的声音与异性打招呼,对方就会对我们产生积极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