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创新,提出哪些不同观点
本书尝试进行一些理论创新,同时也提出并论证了一些相对“独特”的观点。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价值链竞争的概念与分析框架。本书第一次明确提出“价值链竞争”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与分析框架。本书回应了高峰、孟捷和向悦文之间的争论,重新界定了“竞争一般”,从理论源头上明确了“价值链竞争”的内涵、外延与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方面,本书特别强调“竞争学说”是“价格理论”的基本属性,主张从“价值—价格”理论入手构建竞争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二,超额利润来源的理论创新。获取超额利润,就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典型表现,超额利润来源是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书详细考察了马克思的“利润率总公式”,梳理了相关文本和相关的学术发展史,把“生产—管理—流通”三方面效率差异形成的利润率差异都纳入同一个统一的利润率公式。这为分析企业多元的竞争行为提供了基础。同时,在效率差异的基础上讨论“结构性稀缺”形成的超额利润,构建了超额利润来源的“四维空间”。在竞争优势和价值链竞争理论中,如何将生产经营不同领域的多样性的竞争行为和战略分析纳入统一框架,是理论难点。竞争优势理论为了实现“多元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理论的严谨性和理论深度,本书的这一个创新尝试在最基础的“价格理论”层次上将不同领域的多元竞争战略都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
第三,基于“破坏性竞争”的产能过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破坏性竞争”学说对产能过剩给出了较为清晰的解释。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未充分注意这一理论来源。本书第6章重点介绍了“破坏性竞争”理论,分析了它的局限性,并结合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理论拓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个基于马克思竞争理论的解释。
相对独特的观点有以下几个:
第一,辩证看待产业结构服务化。在本书6.1节,从“价格理论”的逻辑考察了制造业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实证检验证明,经济史中的“服务业之迷”在我国同样存在:价格固定的条件下,服务业产出与制造业产出几乎同比例增长,服务业产值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价格提高,而服务业价格提升则源于制造业生产率的进步。这一结论表明,所谓产业结构“服务化”,并非服务业代表现代产业发展方向或服务业改造了现代产业体系,而是工业化进程使服务业因其生产率进步相对滞后而出现了价格的相对上涨。依据这一事实,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关键并非发展服务业本身,而是切实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生产率。这一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发展理念。
第二,半无产阶级化的调节模式。农民工的劳动力雇佣在城市,劳动力再生产主要在农村。这种“城乡分割”的半无产阶级化状态,成为“中国制造”重要的生产方式背景。本书第7章借鉴法国“调节学派”的理论,具体分析了中国的半无产阶级化调节模式。通过分析调节模式与积累体制的关系,对于“中国制造”的低劳动成本、低技术扩张、内需不足和出口依赖等积累体制特征给出了一个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论解释。这些分析有助于将竞争优势、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推进至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层面,将产业竞争研究推进至一个新的理论深度。
第三,“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连续性演变。本书第8章提出“离散性”优势与“连续性”优势,提出“中国制造”并非完全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经历从单纯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到规模化优势和专业化优势的演变历史,且正在走向集群化生产优势。竞争优势的连续性演变,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第四,当前应允许工资“跑过”劳动生产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工资出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开始有人质疑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会导致“中国制造”成本上升和竞争优势的削弱,从而加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本书8.3节专门回答了这一问题,提出提高“劳动报酬份额”是当前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方向,工资“跑过”劳动生产率正是提高“劳动报酬份额”的实现路径。同时劳动报酬份额与基尼系数明显负相关,说明初次分配的劳动报酬份额直接影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只有允许工资“跑过”劳动生产率,才能矫正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偏低、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现状,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实现“中国制造”升级。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