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STEM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核心素养导向的STEM教育

丛书序

教育具有鲜明的发展性、时代性特征,高质量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与根本规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和应用环境,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与教育加速融合,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共识。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将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系统变革的内生变量,建立新制度,建设新环境、开发新产品,推进新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教育的未来形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技术赋能教育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上看,技术赋能教育的过程既是技术融入教育的过程,更是教育系统改革与发展的过程,这不仅仅要关注技术,更要关注“人”,注意“教”和“育”的协同发展。深入探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问题,需要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规律为指导,强调基于全局、全要素的“系统性改革”。建设技术赋能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可能的新局面,需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撑,推进教育改革的社会协同,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建设更加开放、更加人本、更加平等、更加可持续的教育体系,以生成智能社会教育新形态。

创新型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教育发展需求导致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向新的教育发展需求,信息技术将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应用演进,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局面,需要进一步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教育部2019年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明确提出显著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的要求,鼓励教师探索跨学科教学、智能化教育等教育教学新模式,为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供了基础,为教师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

提升教育服务能力,途径是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强化教育改革的社会支撑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业态,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制,需要整合高校、研究机构的优质资源,建立便捷高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机制。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的优势,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发展路径及相关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总结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套丛书由沈阳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编写。沈阳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是“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先后承担了教育领域多个项目的政策文件、整体方案设计、行动计划、标准的起草工作,培育了多类别的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为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丛书编写过程中,围绕“智能环境下的教学创新”主题,借鉴大量研究者的成果,分析了智能技术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挑战,阐述了智能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机制和方法,结合大量一线教师的案例总结了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模式与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编写过程中,由于编写者的能力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仍有部分问题没有深入研究或缺乏有效总结,有待后续研究改进。

沈阳师范大学校长

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