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字化的实现路径:“五化”的脉络
从历史角度看,也就是“纵向”看,银行业务转型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电子化阶段,银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机处理到联网处理的突破。
(2)信息化阶段,银行数据大集中工程实现了系统从分散到集中、管理从粗放到集约的跨越。
(3)互联网金融阶段,互联网与银行业务紧密融合。相较于传统线下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延伸了服务触角,更加注重借助互联网渠道获取客户、出售产品。“手机银行”“智慧金融服务平台”等产品服务成为主流。
(4)金融科技阶段,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相较于互联网金融理念,金融科技理念更加强调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其将信息技术应用从渠道建设环节拓展至客户服务、产品创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各经营管理环节。在此基础上,“数字化转型”理念被提出,一场通过数字化转型重塑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革命正在席卷银行。
(5)数字化阶段,数字化转型下的“数字银行”是之前“电子化”“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理念的延续,但内涵却更加丰富。数字银行是数字与银行的融合,不但强调信息技术的基础作用,更强调以数字理念重构经营管理架构、流程和工具,打造标准化经营管理体系。
从实践角度看,也就是“横向”看,先进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不尽相同,例如,农业银行强调互联网化、数据化、智能化、开放化,中国银行强调业务数字化、场景生态化、技术平台化,邮储银行强调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招商银行强调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浦发银行强调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宁波银行强调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由此可见,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体现各自业务特色的同时,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主要是以互联网化、线上化为起点,通过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逐步将转型的触角向更广泛的经营领域延伸(开放化、平台化、场景化、生态化),同时向更深层的管理机制渗透(系统化、智能化、数字化)。
结合上述“纵向”“横向”分析,对照上文提出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本质特征,以及“五化”的定义和关系,笔者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由外在加持因素作用内部核心因素,再由内部核心因素统领外在加持因素,最终实现经营管理效率和客户服务能力提升的过程。银行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系统化阶段,梳理银行经营管理各领域、层面、环节之间的脉络,厘清先后、主次、轻重,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内到外地科学设置组织架构,实现业务与组织的融合。
(2)标准化阶段,构建银行价值衡量标准体系,推动各领域、层面、环节协同合作与深度融合,实现经营管理精细化,以及业务与财务融合。
(3)模型化阶段,对银行各重要业务机制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产品模型、授信模型和流程模型,塑造“模型化”产品工厂、模型工厂、流程工厂,实现业务与机制融合。
(4)智能化阶段,从银行业务全流程出发,加大物联网、5G、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赋能和引领作用,实现业务与技术融合。
(5)全景化阶段,从数据生命周期出发,建立包括数据获取、转化、挖掘、传输、存储的全景化管理和工具体系,实现业务与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