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
很少有动物群体能像恐龙一样吸引那么多的关注、研究和兴趣。在始于2.52亿年前的中生代,这些爬行动物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6600万年前,绝大多数恐龙在一场灾难性的事件中灭绝了,该事件彻底改变了这个星球上的动物生活。
至晚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发现恐龙的骨头和化石。一开始,没人知道它们究竟是什么。一些古人也许误以为它们是狮身鹰首兽之类神话中的生物。晚至公元17世纪,甚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它们是巨人族的遗骸。19世纪初,情况开始改变。那时,越来越多的恐龙遗骸于欧洲和北美的各地出土。当时这种动物还没有名字。直到1842年,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爵士(1804—1892年)正式提议将它命名为“恐龙”,意为“可怕的爬行动物”。欧文查看了出土于英格兰南部的恐龙标本。他意识到,它们是独立的群体,因为它们与同时代的其他爬行动物不同,尤其是因为它们的四肢垂直于身体的下方,而不是朝侧面摊开来。欧文的分类法开始被广泛运用。他后来为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提供了咨询,而且担任过王室的家教,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创建过程中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世纪下半叶掀起了一股研究恐龙的浪潮,它引发了“化石战争”(又名“骨头大战”)。参战双方是美国学者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1831—1899年)和爱德华·德林克·科普(1840—1897年)。他们在挖掘和确定新恐龙的领域里彼此较劲。最终,他俩总共发现了142个恐龙的新物种。
目前已知的恐龙超过1000种,遍布各大洲(包括南极洲)。每年都能发现大约50种新恐龙。这主要是因为,在阿根廷、蒙古,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沙漠里有了比过去更多的发掘。尽管如此,学者们很可能只发现了存在过的所有恐龙中的一小部分(占比在10%至25%之间)。这些恐龙并非全都生活于同一时期,因为不同的物种在持续不断地消亡、涌现。
3.12亿年前,从两栖动物进化而来的第一批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与两栖动物不同,它们在陆地上产硬壳卵,皮肤较厚且有鳞,腿较强壮,大脑也较大些。大约2.4亿年前,第一批恐龙出现了。已知最早的很可能是帕氏尼亚萨龙。它首次发现于坦桑尼亚,直立高度超过2米。在此阶段,地球处于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三叠纪。所有大陆都在“泛古陆”这一块大陆块上。对于爬行动物来说,沙漠环境和当时炎热干燥的气候是很理想的,有助于恐龙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动物群体,并扩散到泛古陆的各地。恐龙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是因为它们善于搜寻食物。无论是吃植物,还是猎捕其他动物或吃其他动物的腐肉,它们都能寻觅到足够的食物。
大约2.01亿年前,一系列大地震预示着三叠纪的终结和侏罗纪的开端。泛古陆裂成数块,创造出了超大陆劳亚和冈瓦纳。此时,很多恐龙开始灭绝,但是更多样化的地理环境最终使它们的总体数量有所增加。气温下降和降雨量变大导致植物更加丰富,这为大型草食性恐龙中的一类 ——蜥脚类恐龙创造了食物来源。这种恐龙有长脖子,可以吃到树上高处的枝叶;有坚硬的牙齿,可以磨碎坚韧的纤维质植物。该类中还包括一个叫“泰坦巨龙”的亚群。泰坦巨龙是最大的恐龙,最大的泰坦巨龙则可能是于1993年被列入此类的阿根廷龙。迄今仍未发现一副阿根廷龙的完整骨架,但通过分析寻获的骨头,可知其体长超过36米,体重可高达100吨。侏罗纪也见证了装甲龙的进化过程。这种草食性恐龙与众不同的特征是贴着身体长着许多保护性的鳞甲。其中最著名的是长达9米的剑龙,它有一条带尖刺的尾巴以抵御捕食者。
中生代的最后一纪是始于1.45亿年前的白垩纪。当时,超大陆进一步分裂开来,使当今地球的各大洲开始成形。这意味着恐龙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更多样化了。其中包括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恐龙。第一种是重达12吨的三角龙。它用喙状嘴吃植物,三个角和一个瘦骨嶙峋的满是褶子的大头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肉食性霸王龙的攻击。霸王龙的体长可到12米,体重可达14吨,后腿直立行走,强有力的嘴里长满了20厘米长的60颗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捕食者之一。
大约6600万年前,恐龙的大多数种类都大规模地灭绝了。很多其他物种也灭绝了,包括会飞的翼龙和大型海洋爬行动物,例如鱼龙和蛇颈龙。对该事件有无数种解释,包括疾病、酷暑、极寒、火山活动和吃恐龙蛋的哺乳动物,甚至还包括一颗恒星变作超新星时所发出的X射线照射地球。在这些解释中,最普遍接受的是: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从而引发了气候快速变化、巨大海啸、火山喷发和地震。这一理论的证据是:发现了在小行星中常见的铱元素的沉积层,其年代被确定为6600万年前。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撞在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附近,此陨石坑的中心宽度超过160千米。许多鱼类,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深海里的,活了下来,幸存的还有其他爬行动物,比如鳄鱼、蛇、蜥蜴,以及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中生代结束之后,仅剩下了一群恐龙。它们是鸟翼类,将进化成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