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我在讲授本科作曲专业基础课《歌曲分析与写作》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不断调整之后完成的。之所以称为“新概念”,一方面,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根据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已出版了部分名为“新概念”的作曲技术理论教材;另一方面,教学相长的过程拓宽了我研究歌曲的视野,不断更新我对歌曲创作手法的理解。突显歌曲分析的专业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是我写作这本教程的初衷和宗旨,它具体反映在以下原则中:
1.教学进阶尽量切合创作进程的“规律”。歌曲创作通常是先因歌词激发音乐表达的冲动,再根据歌词主旨进行音乐作品的整体构思;随后产生主题旋律或主导动机的轮廓,并在发展乐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而附加结构虽然可以预制,但往往都会在完成主体后进行再调整,让它充分发挥概括和总结的作用。本书希望读者体验歌曲创作的过程性规律,这从目录中章节内容的编排与进阶已有所体现。
2.强调歌曲写作的根本依据是“歌词”。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表达。由于有了歌词,歌曲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相对纯器乐曲更加确切和具象。因此,本书对于人声旋律中音高和节奏写作方法的分析和归纳,是以歌词的形式和内容作为基础和依据的;对于钢琴声部中主导动机、织体类型与和声调性处理的分类和总结,也是基于歌词内容和感情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对于表演者理解歌曲要旨和研究者了解作曲家构思也有一定的帮助。
3.教学内容聚焦于“方法”。音乐语言会因人而异,音乐风格也会因时代而变化,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作品能够传承的是思想和方法,“形而下”的方法与“形而上”的思想之间也一定有着必然的关联。因此,本书力求系统地总结歌曲的写作技法,优美动人的人声旋律中不仅仅只有调式和音高技术,还可挖掘作曲家处理声韵和节奏的有效方法;丰富细腻的音乐情感也不单靠旋律音调来支撑,组织器乐声部的和声与织体是古往今来许多作曲家重用的多声部写作技术。
4.谱例选用主要强调“有效”。本书对于人声旋律的分析多来自中国作品,因为人声旋律是直接与歌词结合的,而歌词多是以母语来写作的;对于钢琴声部的分析则侧重于外国作品,特别是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的发展历史较长,有多样化的流派,有体系化的和声技术。本书涉及的歌曲类型既有民歌、抒情歌曲,也有艺术歌曲,因为音乐历史中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之间本来就存在相互借鉴和渗透。还要强调的是,本书的谱例集中于调性音乐时期的作品,分析重在汲取其中的写作思路和表现途径,这些传统技术不仅是通向未来创作的基石,而且这些技术原则也符合普遍的美学规律。为了便于读者查找作品,本书后面附有“谱例索引”,以统一的体例集中收录所用谱例的词曲作者和译配者信息。相关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提供支持。
我的写作从前辈的理论成果中受益不少,这已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特别要提及的是,我在研究学习罗忠镕艺术歌曲的过程中,罗先生从创作实践中总结的音乐表现观念对我影响很大,此后我一直把歌词意境与作曲技术的关系作为歌曲研究的核心。感念李西安教授在大学课堂上教给我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论知识,在我工作之后“踏破铁鞋”遍寻当时尚未正式出版的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时,又是李老师将他珍贵的手抄笔记借给了我。我还曾于2000年旁听彭志敏教授的本科作曲课,从其艺术歌曲讲课笔记中获得了歌曲写作理论的基础知识。此外,本书第二章和第十章的写作参考了陈国权《歌曲写作教程》第一章和第十一章的分类方式;第四章论述“生活节奏”的部分,受到苏夏《歌曲写作读本》第四章有关内容的启发。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还要衷心感谢历届课堂上的同学们,他们满怀信任的倾听给予了我极大的写作动力;感谢简静雅、胡佩瑶和张震同学承担本书的绘谱工作,感谢张力威、吴玥和狄芃老师协助完成校对工作。
我对歌曲的兴趣由来己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和他的同道者常常在傍晚下班后围聚家中听唱片、聊艺术。刘雪庵的《红豆词》、田歌的《草原之夜》和古巴的《西波涅》等众多美妙的歌曲,不但是我最为深刻亲切的童年记忆,也是父亲给我播撒的美育之种,在时间的流转中开枝散叶……
尽管我对歌曲研究和教学事业一直饱含热爱之情,但音乐的解读向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故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真诚期待方家和读者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