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景概念
“声景”(Soundscape)概念起源很早,声景理念的真正普及得益于加拿大作曲家谢弗(R. Murray Schafer)于1969年发起的“世界声景工程(World Soundscape Project)”。谢弗为声景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套最初的概念体系,他使用“基调音(keynote sounds)”“声信号(signals)”和“标志声(soundmarks)”来描述一个特定声景:术语“基调音”来自音乐创作,乐曲始终围绕基调音;“声信号”引起人们的注意;“标志声”则是该声景范围内具有特色的声音。[3]随后,声景研究迅速被应用于声音品质研究、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研究、建筑声学、环境、现代景观学和声学生态学等领域。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声景是指在特定背景情景中,被一个人或一群人所感知、体验或理解的声环境。声景感知中的诸要素图示如下[4]:
声景研究涉及以下基本概念,或者说主要致力于处理下述问题:
声学生态学
声学权力关系
噪声
声事件
声环境
声景研究是对于声环境的研究而言的,是指在认识声事件的含义、功能基础上研究声环境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声环境对处于其中的人和生物的影响,以及处于其中的人的活动对声环境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声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
声品质
声品质研究是对于声事件的研究,使用者对于声音有着先验的认识并对噪声的特征具有明确的心理期望,并将实际的声事件的特征与期望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对声品质优劣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声的设计。
声品质研究着眼于人对声音的认识和评价,而声景则是研究在特定环境中听者对声音的认识。
高保真声景
高保真的声景被定义为一个声音之间不常重叠的,既有信号声又有基调声的具有透视性的声环境。其特征是不易发生声音的掩蔽现象,各种频率的声音都可以清楚地被听到。所以高保真声景可以有效地传递声环境的某些信息,声景中的听者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认识声环境的某些性能、特征和状态。[5]
相对于诗学或叙述学中对说话人和话语的研究,声景研究对于声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认识、利用和处理,对于小说这样的体现为封闭形态、具备内部声响微环境生态的对象来说,具有显而易见的借鉴意义。声景研究本质上正是一种整全环境下的声学生态学处理方案和策略,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移用于其他人文对象同样是有效的。在文学研究上,更有望成为挖掘小说、戏剧、诗歌等类文本的内部张力结构、作用机制和微环境构成等的利器。
借助这些概念来看《祝福》,可以看到,作品构造了一个以“祥林嫂”为中心的声景,其中具备特定的声学生态学和权力关系。作品中以“鲁镇”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加诸祥林嫂的“辱声”(名字、嫌弃、利诱),酝酿出特定的声事件,一方面制造了一个对祥林嫂来说极为恶质的声环境,将她压抑成为环境中的噪声,在残酷的系列暴力操作中(抓捕、逼嫁、戏弄)加以消音,淹没在作为环境主调的“祝福”之声中,成为这个环境的祭品;另一方面作品也呈现出祥林嫂在上述压抑力量作用下以其“肉身”对身体暴力的反抗和“肉声”对声音暴力的反抗,使作品成为反抗“礼教”和声学权力的见证,体现了声景再造的可能性。作品所呈现的这种以声景的造型为支点,充满了规训与反规训、权力与反权力的内在紧张的结构,在鲁迅笔下的“受苦人叙述”中往往而见,如阿Q(《阿Q正传》)、闰土(《故乡》)、孔乙己(《孔乙己》)、爱姑(《离婚》)等,相关案例也都十分值得重视和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