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电池热特性及机械特性
3.1.1 过充热特性研究
(1)研究平台布置
为了有效呈现储能环境中电池热失控特性,在实际储能舱中搭建了电池过充热失控实验平台。如图3-1所示,实验所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图中以模组为例)放置于标准的储能舱中(长12m、宽2.4m、高2.6m)。模组通过连接线与舱外部的电池充电柜连接,同时在模组上方架设红外摄像头和高清可见光摄像头。通过舱外的计算机(充电柜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电池充电柜对电池进行充放电。为了保障实验安全,需要将舱内的照明装置替换为防爆灯,同时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储能舱门处于虚掩状态。
图3-1 过充热失控实验平台布置示意图
(2)研究对象
由于储能电站充电倍率普遍小于0.5C,为保持与储能电站运行工况的一致性,本章所有的过充实验均采用0.4C和0.5C两种倍率过充。所用的方形铝壳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2V,额定容量为86Ah。如图3-2所示,所用模组由32块单体电池四并八串组成。磷酸铁锂电池模组额定电压为25.6V,额定电流为344Ah,额定容量为8.8kWh,宽396mm、深500mm、高256mm。
图3-2 8.8kWh磷酸铁锂电池模组
a)未拆除顶部挡板 b)拆除顶部挡板
采用耐高温K型热电偶定点监测磷酸铁锂模组的温度变化,热电偶触头粘贴在被测模组表面中心,通过线路连接到实验舱外的多路温度记录仪主机,实时记录实验过程中表面温度的变化。模组表面的热电偶布置如图3-3所示。
图3-3 模组周围热电偶分布图
图3-3中,T1为模组上表面中心的温度;T2为模组下表面中心的温度;T3为模组右表面中心的温度;T4为模组前表面中心的温度;T5为模组左表面中心的温度;T6为模组后表面中心的温度。实时监测模组各个位置的温度数据。
(3)实验方案
基于搭建的过充热失控实验平台,使用电池测试仪以0.4C和0.5C两种倍率对满电状态(100%SOC)的磷酸铁锂单体及模组过充电,研究磷酸铁锂单体及模组的热失控行为。全程采用高清摄像头监测单体及模组的热失控现象,此外通过电池热电偶及温度记录仪监测电池及模组表面温度的变化,流程图如图3-4所示。
图3-4 过充热失控流程图
(4)单体电池过充热失控
首先以0.4C(34.4A)的充电倍率对磷酸铁锂单体电池进行过充直至热失控,关键时刻的可见光截图如图3-5所示。
图3-5 以0.4C过充时单体电池可见光截图
图3-5a所示为电池初始状态,在电池表面多个位置布置耐高温热电偶,电池开始充电。图3-5b为充电到t=1450s时的电池状态,电池明显鼓包,最大厚度约为初始厚度的两倍,这是由于电池内部剧烈的化学反应产气造成的。图3-5c为t=1512s时的状态,此时安全阀打开,冒出剧烈的浓烟,遮蔽了摄像头视线。图3-5d为t=2100s时的状态,此时电池内部反应已经停止,电池持续散热。由于电池热失控时膨胀作用力,使得部分布置在电池表面的热电偶脱落,并且由于电解液喷出,电池极耳及外表面附着了大量电解液。
磷酸铁锂单体电池在0.5C(43A)的充电倍率过充时,电池过充阶段实验现象和0.4C倍率过充时的实验现象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磷酸铁锂电池在0.4C、0.5C两种倍率下过充时的表面温度变化曲线及电压变化曲线如图3-6所示,过充时电池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峰值温度分别为159℃、166℃。以0.4C倍率过充时,电池在1660s时温度达到峰值;以0.5C倍率过充时,电池在1512s时温度达到峰值。通过温度变化规律可以发现充电倍率越高,热失控时间越早。磷酸铁锂电池的初始电压为3.2V,过充电过程中电压持续上升,最高电压均为6.5V左右,两次实验中的电压均在电池热失控前下降为0V。通过电压特性以及温度特性的对比可以发现,可以通过监测电压,对热失控进行预警,减少因为电池热失控带来的危害。
图3-6 不同过充倍率下电池表面温度与电压的变化
(5)模组过充热失控
模组过充热失控实验在0.4C(137.6A)和0.5C(172A)两个充电倍率下进行。首先以0.4C的充电倍率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持续充电直至热失控,实验中关键时间节点的可见光截图如图3-7所示。图3-7a~d为不同时刻模组的状态。由于单体电池间存在不一致性,随着过充电的进行,电池安全阀陆续打开,产出大量白色烟气,烟气充满了电池储能舱。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降为0V,无法继续充电,整个过充电过程中未出现明火。
图3-7 以0.4C过充时模组可见光截图
接下来提高充电倍率,以0.5C充电倍率对模组进行过充,整个过程实验现象如图3-8所示。根据图3-8a~c可知,随着模组过充电的持续进行,模组产生大量的烟气。图3-8d显示t=2100s时出现剧烈燃烧的明火。
图3-8 以0.5C过充时模组可见光截图
通过两种不同倍率下的过充热失控现象可知,过充倍率对模组的热失控特性影响较大。在较高倍率过充时,模组产热速率更高,热量积聚迅速,更易发生燃烧起火现象。
图3-9所示为0.4C充电倍率过充时模组下表面和左表面中心的温度监测曲线。可以看出,模组下表面温度(T2)最高,随着过充电的进行,最高温度达到210℃,其余各监测点温度较低。各监测点温度差异主要是由于模组下表面和热失控的电池直接接触,电池与下表面传热方式为固体传热,传热速率较高。而模组上表面、前表面、左表面与产热的电池无直接接触,热量由传热系数较低的空气传递,所以各监测点的温度明显低于模组下表面的温度。此外,模组上表面温度(T1)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内部电池产生高温气体向上喷射,影响到模组上表面的温度。
图3-10所示为0.5C充电倍率过充时模组各表面中心温度监测曲线。T1~T6分别对应前文中热电偶的位置的温度,根据温度变化曲线可知产生明火(约2100s)之前,由于模组下表面与过充的电池直接接触,电池下表面温度(T2)最高。模组产生明火后,模组火焰向上,由于上表面温度(T1)与火焰直接接触,故上表面温度迅速上升,在100s内温度上升至530℃。受电池燃烧阶段性热辐射的作用,其余各表面温度均在200℃左右。
图3-9 0.4C充电倍率过充时模组表面温度
图3-10 0.5C充电倍率过充时模组表面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