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别把父母,当作你的“道德”

//

我们把父母当作道德,

一旦违背他们的意思就感到内疚,

这是因为我们太渴望,

被看见和接纳。

//

[1]

我们对父母,很可能有着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

了解到自己对父母存在的恨意,了解原生家庭,看到这个“恨”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还原你和父母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交织在一起的爱恨关系的真实。

是的,还原真实。

不因为他是你的父亲,或者她是你的母亲,就要绝对地认为,他/她给予你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有好处的,这个关系都是有益的。

别把父母,当作你的“道德”。


我们常常谈论守住边界,特别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边界。或者说在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之间,要划清界限。

这个界限就是成长——我作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人存在,而不是父母的一部分,不是实现父母愿望和期待的工具,即使父母的愿望和期待里都是所谓的“爱”,我仍然首先是我自己。

对于有的人来说,划清界限是困难的。

比如我在前文提到的小J。

父亲对她的期待,是她能够承担她不成器的弟弟的人生,但她承担不了,也不想承担。父亲希望她能经常打电话给他,那样他就可以对她提出很多要求,对她继续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情绪体验,她不想这样勉强自己去继续满足父亲这个“巨婴”。

可是,假如看不到自己的恨,看不到恨从何来,看不到这部分的真实,她会因为“忤逆”自己的父亲、违背父亲的期待而有深深的内疚,她会认同父亲的评价——“我辛苦养育了你,你却如此无情”。


看到真实,还原父母与我们之间的真实关系,感受我们的情绪,是为了不要像小时候那样,像还没有任何力量的自我那样,不假思索地将父母当作“道德”,当作必须完成的事情,当作永远不能跨越的线。

[2]

也许,其他任何人责备你,你都不会那么难过,情绪不会那么起伏,但是身为孩子,被父母这样评价,则很容易陷入深深的内疚,乃至强烈的自我怀疑中。

因为“父母”内化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是道德的所在。小时候的我们,是多么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这就是深深地萦绕在每个人意识深处的想法。

所以,我们要去谈论原生家庭、谈论爱与恨、谈论真相,这样我们可以在必要时在内心为自己辩护,我们可以在守护自己界限而造成父母难过、被他们指责时,不被内疚和自责击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坚持自我的原地,才能守住独立的自我界限。

有的人觉得做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面对谁;有的人觉得做选择的前提是自己真的要这样。但也有很多人不是,很多人觉得做自己很难。

很多人的无法成长,无法和父母划分边界,是因为无法承受自己那种内疚的情绪。很多人的父母,虽然没有小J的父亲那样重男轻女,不承担责任,但是一样也会试图对孩子进行控制,在孩子的人生里施加自己的影响,强加自己的心愿,特别是那些整天将“付出”“牺牲”和人生大道理挂在嘴边的父母。

父母为自己牺牲了一切,大半生都在辛苦奔波,爸爸的沧桑和叹息,妈妈的皱纹和泪水,还有那个为了自己才勉强存在了几十年的婚姻……这些都让你天然地觉得“我有罪”。

你觉得你的罪就是,你的父母是因为你而变得不幸福;你觉得你的罪就是,如果你不存在,他们就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你觉得你的罪就是,在父母如此巨大的牺牲下,自己却并没有让他们因为你的生活和成就感到快乐,你不够优秀,配不上这份沉重的牺牲;你觉得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听他们的,按他们的意愿生活,这样他们可以少一些烦恼和失望。

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承担,也承担不了他人的人生。这个他人,包括父母。

你不是无所不能。父母作为成年人结合,生育你,养育你,守在婚姻里,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既和你相关,也可以说和你无关

这就是界限。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养育他,接纳他,给予他独自离开的能力,不成为牵绊他的负担,让他拥有他自己的人生。

当然,不是很多父母可以认识并做到这一点,这是生而为人的局限。但是,作为孩子的你,请不要把自己当作赎罪的“牺牲品”,献给带你到这个世界的父母。

尊重你的感受,尊重你自己。

[3]

我们如果不觉察“父母不是我们的道德”的事实,很可能活着活着就把自己的人生活丢了,我们会把自己的人生活成父母的人生,或者在自己身上活父母的那部分。将他们的期待内化为自己的愿望,不断对自己提要求。

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要求,假如这个要求是他的真实自我真的想要完成的,是他自主意识想要攀登的一个高峰,或者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能清晰地意识到,没有人在逼他去做,这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他的努力是为自己而做,他会有动力。无论目标是否达成,这个努力的过程本身其实是愉悦的,即使艰苦,但仍然是愉悦的,因为是为了自己而做的


可是假如这个要求并不是他自己的呢?

假如潜意识里,他一边做,一边有种“我被人逼着在做”“我在为别人做”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是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只有学习好了他们才会接纳、才会开心,当他这样去努力的时候,这个努力的过程其实是不快乐的。

他会有一种感觉——我不是为自己做的。

也许这个感觉不是在意识里,而是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父母施加的压力,我们在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要做到自我实现,希望自己能够被肯定、被尊重、符合主流思想、被接纳并实现自我的价值。

本来就是这样的。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的童年记忆是这样的:我考一百分,或者考九十多分回到家,父母才会展露笑颜,改变对我说话的语气。如果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失望,那滋味太难受了,我接受不了那样的自己。

在孩子的内心当中,无一例外,本能地都希望看到父母幸福快乐,看到父母的笑容,感受到他们语气里的温暖和肯定。

所以孩子在无意识中都会去讨好父母。

作为一个孩子,我想要被接纳,于是我要表现优秀,所以孩子其实不是在为自己努力,而是在他的无意识中肩负了父母的愿望和人生。

我要乖巧,我要勤劳,我要变得优秀,满足父母对我的期待,满足他们对我的要求,然后我会从他们开心温暖的反馈中,感觉到自己被接纳了。

很多人就这样长大了,长大了还是这样。

逐渐内化了父母的愿望、要求,由于害怕不被他们接纳的那种感觉,于是渐渐将他们的准则当作自己的道德,不断苛求、束缚自己,对自己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或者不断去满足父母的心愿。


就像小J,若违背父亲的期待,不能做到父亲期待的那样多打电话,不能负担弟弟的人生,她会很难受、很自责,觉得自己很糟糕。

尽管她的理性知道,她没有必要对父亲予取予求,可是当她拒绝满足他时,她还是会自我攻击和内疚。

所以我们需要看到恨,或者其他关于父母的情绪,我们需要看到我们为何试图背负父母的人生,为何承担着他们的情绪,我们需要看到,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会陷入这种循环。

我们把父母当作道德,违背就内疚,

这是因为我们太渴望被看见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