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样本描述

本研究依托北京市团市委进行的调查数据,从中选取户籍为农村户口的男性与女性有效样本共计7268份,样本状况描述如表3-1所示。

表3-1 农民工样本基本状况描述

表3-1 农民工样本基本状况描述-续表

3.1.1 受教育程度

从表3-1中可以看出在京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整体上看,女性受教育程度分布呈现出比较均衡的结构特点,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的农民工数量大致相等,各占三成左右的比例。相比之下,男性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分布呈现倒“T”形,即低学历多、高学历少,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高中的占了绝大多数,二者共占男性农民工七成多的比例,而大专、本科及以上的男性比例急剧下降,分别只有16.8%和9.8%。同男性农民工相比,低学历(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民工中,女性数量较少,而在高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农民工中,女性数量较多。

若把受教育程度根据对应年限转换为连续变量(原问卷调查的是受教育程度而非受教育年限,我们对其进行如下转化,初中及以下为9年,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为12年,大专为15年,本科及以上为16年,由此得到,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2246年,标准差为2.51658年;而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7989年,标准差为2.57444年,应用独立样本检验其差异,t=6.811,p=0.000,可见,在京女性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高于男性农民工,且具统计显著性。

国内其他学者也做过类似调查。研究针对河南省安阳、濮阳、南阳和许昌4城市8个村庄的女性农民工进行电话问卷调查(N=856),结果表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女性农民工比例最高(57.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9.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9%,中专毕业的占7.1%,只有4.8%的人具有大学学历(孙朝阳,2009)。还有学者针对河北省外出农村劳动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女性劳动力还是男性劳动力,其受教育程度都呈现“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特点(王东平,2010:47)。有学者对A市女性农民工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普遍集中在高中水平,占全部农民工的42.3%,初中文化的占34.6%,中专和大专及以上的分别占13.5%和3.8%(刘鸿谕,2013:11)。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中文化程度为中专、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和6.4%,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转引自刘奉越,2012)。

可见,以上调查结果与笔者的调研数据具有一致性。通过比较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尽管不同学者的调查时间、调查区域不同,但是我们能够从中看出一些趋势。在京女性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不仅高于在京男性农民工,而且也高于其他地区的女性农民工。这些结果提醒我们,一味简单地以“低素质”描述农民工,至少对在京女性农民工贴标签是不符合实际的。

3.1.2 年龄

衡量人口迁移结构的一个有效指标是年龄。从表3-1中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农民工的年龄分布。女性中,20~30岁的占到绝大多数,有近八成的比例(77%)。相比较而言,年龄较小以及较大的女性则分别只占7.8%和15.2%。从分布上看,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的年龄分布具有类似结构,20~30岁的男性占到绝大多数(73.5%),而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的所占比例很小。可以认为,无论是男性农民工还是女性农民工,20~30岁都构成在京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

另一方面,从平均年龄看,在京女性农民工为26.1344岁,标准差为3.7814岁;男性平均年龄为26.3866岁,标准差为3.92051岁。对其差异进行独立样本检验,t=2.651,p=0.008,结果表明,在京男性农民工的年龄显著大于女性农民工。国内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结论,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体为中青年,平均年龄低于男性流动人口(苏群、刘华,2003;Roberts,2002;李旻、赵连阁,2008;扈海丽,1997)。

再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有学者基于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泰米尔纳德邦有133.58万移民——87.53万女性和46.05万男性,女性迁移人口占65.53%,男性占34.47%,女性移民数量超过男性;其利用哥印拜陀市、蒂鲁巴镇的470个样本及金奈的485个样本调查女性移民的趋势、模式和性质,女性移民年龄分布见图3-1。从年龄上看,有近四成迁移女性年龄在21~30岁,在全部迁移女性中占比最高(Sundari,2005),其次是31~40岁,再次是41~50岁。迁移女性的年龄分布与本调查类似,20~30岁女性是迁移的主力军。

图3-1 国外学者研究的女性移民年龄特征

3.1.3 在外打工时间

从表3-1可见,近六成的女性农民工外出打工时间为1~5年,近三成的女性农民工外出打工时间为6~10年,外出10年及以上的占12.1%。相比较而言,男性农民工在以上三种时间年限上的比例分别为55.2%、30.1%、14.7%。从平均值看,男性农民工平均外出年限为5.91年,标准差为3.800年;女性农民工平均外出年限为5.58年,标准差为3.64年。对其差异进行独立样本检验,t=3.535,p=0.000,可以看出,在京男性农民工在外打工时间显著长于女性。

3.1.4 家乡所在地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本研究将家乡所在地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广西和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表3-1可知,无论是对于男性农民工还是对于女性农民工,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流动人口比例分别依次下降,男性从46.9%降至37.1%再降至16.0%;女性从48.1%降至36.6%再降至15.3%,即流动人口的家乡距离北京越远,其在京打工的比例越低。东部地区省份离北京更近,更具地理优势,因此选择北京作为其打工之地的人数也最多。从性别上看,来自东部的女性比男性高出1.2个百分点,来自中部的女性比男性低0.5个百分点,而来自西部的女性比男性低0.7个百分点。可见,同男性相比,女性更加倾向于近距离迁移,从而印证了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理论。

3.1.5 婚姻状况

关于女性农民工的婚姻状况,本次调查结果表明(N=3337),未婚有友的占31.6%,已婚的占38.3%,未婚无友的比例为29.2%,另外,离婚、丧偶等占0.9%。再来看男性农民工的数据(N=3376),未婚有友的比例为31.2%,已婚的为35.5%,未婚无友的比例为32.6%,其他婚姻状况的为0.8%。可见,无论是对于男性农民工还是女性农民工,已婚者都占到外出迁移者的绝大多数,其次是未婚有友,而未婚无友的农民工所占比例最低。

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得知,χ2=9.660,df=2,p=0.008,可见,在京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的婚姻状况差异显著,已婚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单身中男性的数量显著多于女性。进一步分析已婚者与其配偶的居住状况,已婚女性中(N=1256),配偶与其同在北京居住(包括在京工作和在京无业)的占89.7%,配偶在老家务农的占3.5%;而在已婚男性中(N=1181),配偶与其同在北京居住(包括在京工作和在京无业)的占68.3%,配偶在老家务农的占7.9%。可以看出,同男性农民工相比,女性农民工配偶与其同在京的比例远高于男性,这表明女性更倾向于同其配偶一同迁移,形成夫妻迁移或举家迁移的模式。这同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观以及夫唱妇随的婚姻模式有关,而更多的男性倾向于独自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