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原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抑郁症和正常情绪

专家就正常个体经历抑郁和情绪改变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情绪这个词通常指一类情感的范围,从极度的高兴快乐到极度的悲伤不幸。因此,包含于其中的特殊情感都是直接与快乐或者悲伤有关。主观说来,例如焦虑、愤怒这类不在快乐-悲伤这一范围内的情绪则不包含于其中。一些作者14认为所有人都有情绪浮动,因此人有那么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是郁闷的则是正常情况。这种说法得到了在正常人身上进行的情绪浮动系统研究的支持。15

正常个体发生情绪低落或者郁闷的情况与临床上的抑郁症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对于正常情绪低落和抑郁两者之间主观体验的描述有着相似性。用以描述正常情绪低落的词汇与抑郁症患者表述他们的感情时用的词汇一样,如郁闷、悲伤、不幸、空虚、低落、孤独。然而,也有可能这种相似性是由于抑郁症患者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词汇用以表达他们的情感,所以只能用自己熟悉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病理性状态。事实上,不属于临床型抑郁症的一些患者在描述他们的郁闷情绪时,会将其情感与之前经历的任何一种情感明显区别开来。

第二,抑郁症患者与那些自感悲伤、不幸的人的行为有着相似性,尤其表现为悲痛的表情和低沉的嗓音。第三,抑郁症患者的一些植物性或者躯体性的症状特征在自感悲伤的人身上偶尔也会出现,但这些人并不会被认为患有抑郁症。一个人考试不及格、失业、被人抛弃时也许不仅会感到气馁和凄惨,而且也会出现厌食、失眠、易疲劳。第四,很多人感到郁闷似乎是因为在一个协调规律的外部环境中彷徨了,而与内部刺激、抑郁强度节律性更替的暗示无关。抑郁症和正常情绪低落状态之间的相似性使人们认为病理性的状态只是对正常状态的一种夸大。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看法似乎是有理的。接下来第2章中,在一个维度内根据抑郁症的强度对其每一个症状进行定级,那么轻度的症状越多,就会与正常人感到郁闷时观察到的现象越相似。15

为了支持抑郁症和正常情绪之间有连续性的这个观点,Hankin16等人在一群儿童和青少年中,运用Meehl17的生物学分类程序对抑郁症的构成进行检测。考虑到抑郁症状的不对称性,作者只报道了青少年的抑郁是一维的,不是绝对的、臆造出来的。在讨论他们研究成果中所蕴含的其他内容时,Hankin16等人指出通过不断打乱比分,该项研究的统计学信度就会得到提高,这样就有助于研究者查明抑郁症的确切原因和结果。

与Hankin等人17的研究结果相似,Haslam和贝克18用生物学分类程序对5位假定为严重亚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组成(不连贯部分)进行了测试,包括内源性的、社会性的、自发性的、自我批评性的和绝望性的等类型。该研究采纳了531名在门诊被确诊为持续性严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症状和个性资料。除了内源性的亚型18,其他各亚型的特征没有如预测的一样发生变化。

有人认为许多病理性的状态似乎与正常状态之间有连续性,但在其本质特征上还是区别于正常状态的。为了证明这个说法,我们会将情绪离差和内部体温进行一个类比。然而,内部体温的显著变化和体表温度的变化是连续一致的,潜在因素引发的巨大离差也不是正常健康状态的延伸:一个人也许会得病,例如伤寒,它以一系列的进展性体温变化为特征,然而与正常状态还是绝对不同的。同样,抑郁症出现的情绪离差也会是一种疾病进展的特征,这与正常状态是有区别的。

关于抑郁症和正常情绪波动之间的关系,专家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一些作家,如克雷丕林和他的追随者,已经把抑郁症当作一种定义明确的疾病,与正常情绪截然不同。他们假定存在一种深层次的生物学紊乱,而这正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这个疾病和健康的二分法理论通常为体因性学派所用,环境论者似乎也支持这样的持续性假设。在他们看来,一个敏感的人身上存在着一系列持续性的情绪反应,从正常反应到极端反应。精神生物学派的创始人阿道夫·迈耶(Adolph Meyer)就倾向于这种观点。

直到抑郁症的病因学问题得以全面解决,正常情绪和抑郁症两者是对立的还是连续的这个问题才会有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