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家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王阳明与父亲王华的家书

第一封 上海日翁[1]大人札

——正德七年(1512)

父亲大人膝下:

毛推官来,■[2]大人早晩起居出入之详,不胜欣■。弟恙尚未平,而祖母桑榆暮■,不能■。为杨公[3]所留,养病致仕皆未能遂,殆亦命之所遭也。人臣以身许国,见难而退,甚为不可。但于时位出处中,较量轻重,则亦尚有可退之义,是以未能忘情;不然,则亦竭忠尽道,极吾心力之可为者,死之而已,又何依违观望于此,以求必去之路哉!

昨有一儒生,素不相识,以书抵男,责以“既不能直言切谏,而又不能去,坐视乱亡,不知执事今日之仕,为贫乎?为道乎?不早自决,将举平生而尽弃,异日虽悔,亦何所及”等语,读之良自愧叹。交游之中,往往有以此意相讽者,皆由平日不务积徳,而徒窃虚名,遂致今日。士夫不考其实,而谬相指目,适又当此进退两难之地,终将何以答之?反己自度,此殆欺世盗名者之报,《易》所谓“负且乘,致寇至”[4]者也。

近甸及山东盗贼奔突,往来不常。河南新失大将,贼势愈张。边军久居内地,疲顿懈弛,皆无斗志,且有怨言,边将亦无如之何。兼多疾疫,又乏粮饷,府库外内空竭。

朝廷费出日新月盛,养子、番僧、伶人、优妇居禁中以千数计,皆锦衣玉食。近又为养子盖造王府,番僧崇饰塔寺,资费不给,则索之勋臣之家,索之戚里之家,索之中贵之家;又帅养子之属,遍搜各监内臣所蓄积;又索之皇太后。又使人请太后出饮,与诸优杂剧求赏;或使人绐太后出游,而密遣人入太后宫,检所有尽取之。太后欲还宫,令宫门毋纳,固索钱若干,然后放入。太后悲咽不自胜,复不得哭。又数遣人请,太后为左右所持,不敢不至;至,即求厚赏不已。或时赂左右,间得免请为幸。宫苑内外,鼓噪火炮之声昼夜不绝,惟大风雨或疾病,乃稍息一日二日。臣民视听习熟,今亦不甚骇异。

永斋[5]用事,势渐难测。一门二伯、两都督,都指挥、指挥十数,千百户数十,甲第、坟园、店舍,京城之外,连亘数里。城中卅余处,处处门面,动以百计。谷、马[6]诸家,亦皆称是。榱桷[7]相望,宫室土木之盛,古未有也。大臣趋承奔走,渐复如刘瑾时事。其深奸老滑,甚于贼瑾,而归怨于上,市恩于下,尚未知其志之所存,终将何如。

春间黄河忽清者三日,霸州诸处一日动地十二次,各省来奏山崩地动、星陨灾变者,日日而有。十三省惟吾浙与南直隶无盗。近闻■中诸兵颇黠桀[8],按兵不动,似有乘弊之谋。而各边谋将又皆顿留内地,不得归守疆场,是皆有非人谋所能及者。

七妹已到此,初见,悲咽者久之。数日来喜极,病亦顿减,颜色遂平复。大抵皆因思念乡土,欲见父母兄弟而不可得,遂致如此,本身却无他疾;兼闻男有南图,不久当得同归,又甚喜,其恙想可勿药而愈矣。又喜近复怀姙,当在八月间。

曰仁考满在六月间。曰仁以盗贼难为之,故深思脱离州事。但欲改正京职,则又可惜虚却三年历俸;欲迁升,则又觉年资尚浅。待渠考满后,徐图之。曰仁决意求南,此见亦诚是。男若得改南都[9],当遂与之同行矣。

邃庵[10]近日亦苦求退,事势亦有不得不然。盖张已盛极,决无不败之理,而邃之始进,实由张引,覆辙可鉴,能无寒心乎?中间男亦有难言者,如哑子见鬼,不能为傍人道得,但自疑怖耳。西涯诸老[11],向为瑾贼[12]立碑,槌磨未了,今又颂张德功,略无愧耻,虽邃老亦不免。禁中养子及小近习与大近习交构已成,祸变之兴,旦夕叵测。但得渡江而南,始复是自家首领耳。

时事到此,亦是气数。家中凡百,皆宜预为退藏之计。弟辈可使读书学道,亲农圃朴实之事,一应市嚣虚诈之徒,勿使与接。亲近忠信恬淡之贤,变化气习,专以积善养福为务,退步让人为心。未知三四十年间,天下事又当何如也。凡男所言,皆是实落见得如此,异时分毫走作不得,不比书生据纸上陈迹,腾口漫说。今时人亦见得及,但信不及耳。

余姚事,亦须早区画,大人决不须避嫌,但信自己恻怛心、平直心、退步心,当时了却,此最脱洒。牵缠不果,中间亦生病痛。归侍虽渐可期,而归途尚尔难必。翘首天南,不胜瞻恋。

男守仁拜书。

外:山巾及包头二封。

释读:世道败坏 退藏为宜

这封家书是现存王阳明家书中最长的一封。写这封家书时,阳明四十一岁。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此前经历了生死大考和龙场大悟,踏上成圣之路并重返仕途后,阳明绝对算得上是过来人、明白人了。但即便这样,如他这般经历,这般智慧的人物,在给父亲的这封长信中,还是坦诚地交代了自己的各种纠结与困顿。

圣人也是活在具体境遇里的,此刻的王阳明,如家书所言:“养病致仕皆未能遂。”当官看不到前途,做不出什么事业,想退隐山林养病,也不可得,他夹在中间,两边炙烤,他知道自己在消耗生命,却无法动弹。这位大儒,正在为他的知行合一付出代价。

家书开头王阳明说:“人臣以身许国,见难而退,甚为不可。”知难不退、未能忘情的王阳明对大明王朝可谓一片赤诚,他是想竭忠尽道的,却被不断误解。其中一名儒生指责王阳明“既不能直言劝谏皇上,又贪恋官位不忍离去,搞不清当官的目的,判不明局势,无追求地蹉跎时光”,面对这样的诋毁,王阳明只是更加反省自己,说这是自己的报应。

人是误解的动物,大人物是被误解更多的。阳明面对误解,面对此进退两难之地,也只好在困境中忍耐、斡旋。在体制内坚持的阳明,清醒地看到了一切疮痍,并在家书中论述了这个国家的内忧外患。皇宫里奢靡荒唐、歌舞升平,日日夜夜闹腾。宫外,得势太监张永大建府邸,结党营私,家书中王阳明形容他比刘瑾还老奸巨猾。整个朝政荒疏,当朝大臣只顾忙着奔走权门,而百姓们则人心惶惶。

因为是写给家人,王阳明的字词中就没有公文里的那些“遮羞布”了。他的言语直击要害,扒开了这个国家的伤疤,而这些只能是与家人才可以说说的真心话。可见,现实太难了。他对时局的认知远比那位儒生更清楚凛冽,不管是山东、河南的流贼,国库的空虚,还是皇宫内各种倒行逆施,他时刻关注着,失望着,煎熬着,忍耐着。

这封家书,通过王阳明的描述,我们可以一览大明正德一朝的荒唐。也幸亏这种“政荒”,王阳明才有机会讲学。如果是朱元璋或朱棣强悍统治下的大明,皇帝勤劳上班,加强意识形态监管,王阳明是不可能到处自由讲学的。正德皇帝是个任性又软弱的大玩主,江山如儿戏。王阳明在这封家书里已经对朝政失望,让最有雄心壮志的人萌生退意,可见用世太难了。

如果出世和入世是两极的话,王阳明向来是两头跑。他少小离家,和父亲寄居在各种寺庙、道观。他一生亲近佛老,每到不如意,爱逃入山水之间,找高僧或道长们畅谈,排解忧愤。王阳明曾言“每逢山水地,必有卜居心”,他情趣来时,总渴望这样的小隐。但王阳明又是两栖性的,“我亦恋山仍爱官”。尽管朝政恶化如此,尽管他也知道权力系统是良知的对立面,却只得努力保持一份出离心,在体制内部忍耐着做,在等待机会中一点点建设和改变。

在不值得的时代,依然担当世道,力行所知,乃圣人之大勇。儒家精神血脉赋予他的责任感,让他“小舟从此逝”的美梦只能想想。虽然想隐而不得隐,但阳明身上的隐逸气和超越感,能让他从官场的泥潭中找到内心的一片净土。纵观阳明一生,隐逸的情怀和心境是他生命的底色之一,“隐”是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的人格基础。

这封家书中,他把亲眼所见的皇宫内外种种腐化和无耻行径告诉自己的父亲,并建议“家中凡百,皆宜预为退藏之计”。王阳明自己想退藏而不得,只能在家书中希望弟弟们一心读书求道,甚至多做农活,远离市嚣虚诈之徒,积善养福,退步让人。“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三四十年,这天下局势会发展到哪种地步!”在家书最后,王阳明希望父亲对余姚家中事也早做打算,求洒脱,不牵缠。

前言我们已经说过,这种隐逸的家风也是遗传。只是求洒脱,不牵缠。何其难?体制是容不得洒脱分子的,体制本就是一张网,千丝万缕,想不牵缠太难,这时候就是考验心力的时候。即便身不由己,心也能畅游环宇。心学就是要教我们如何洒脱,如何在现实的束缚中谋得精神的自由与高贵。诚如家书中所言:“但信自己恻怛心、平直心、退步心,当时了却,此最脱洒。牵缠不果,中间亦生病痛。”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保持平直心、退步心,便是上乘修行功夫。我们日常工作生活,都要先料理好自己这颗心。恻怛心、平直心也需在风波中历练而来。正如王阳明所言,处烦琐事,一味犹豫不果,就会徒生病痛。心不平,不退,烦恼事便源源不断。王阳明多次强调的“事上磨炼”,要炼的也正是这种恻怛心、平直心。王阳明的一生,正是修心炼胆的一生。

一封家书,半封国事。信中王阳明向父亲汇报了七妹和妹夫曰仁(徐爱)的情况,说七妹心情转好,徐爱的升迁之事也宜慢慢来,让他老人家莫担心。除去这些亲人间的近况和问候,这封信里更多的是对国将不国的感慨。一头是家,一头是国,操碎了心的王阳明,能发光发热的王阳明,像极了一根两头燃烧的、忍耐的蜡烛。而他这种两头燃烧自己的状态,此后持续了十七年,终向人间撒下了一片光明……

注释

[1]海日翁:即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曾读书龙泉山中,世人又称他为龙山先生,科举状元出身,曾给皇帝讲课。早年带阳明常寄居寺庙,宦官刘瑾当权时,试图招揽王华,王华坚决不与其往来。晚年官场退休后,在余姚老家侍奉老母。嘉靖元年(1522年),王华卒于家中,享年77岁。

[2]家书古本在保存过程中有损伤,个别脱落的文字,特用黑块表示。以下同。

[3]杨公:指杨一清,阳明在狱中与他相熟,他是扳倒刘瑾的关键人物,官职内阁首辅,阳明后期能快速升迁,得益于这位狱中好友。

[4]出自《周易》解卦的六三爻,意为自己背着东西,乘着车,过于招摇,反而把盗贼给引过来了。王阳明在这里引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自己不该得到官位和虚名,自己却都得到了,陷于其中,自然引来盗寇的惦记和谩骂。面对素不相识的儒生对自己的指责,阳明引典打这个比方,是为了自省。

[5]永斋:太监张永,正德的“八虎”之一。他在扳倒刘瑾后上位,阳明在江西被诬陷时,他曾帮忙澄清,但他也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后来阻挡过阳明面圣。

[6]谷、马:这里指的是谷大勇和马永成。两人都是正德宠幸的太监,均位列“八虎”。

[7]榱桷(cuī jué):屋椽。

[8]黠桀(xiá jié):狡诈凶险之徒。

[9]南都:指南京。

[10]邃庵:即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三朝元老,官至内阁首辅,他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杨公。

[11]西涯诸老:即李东阳等老臣。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王阳明考中进士那次,考官正是李东阳。阳明初入官场时,常与他诗文切磋,后来王阳明逐渐脱离了这个文人圈子。

[12]瑾贼:刘瑾,正德朝得势的太监。王阳明因他而挨了四十大板,也因他被发配龙场。他曾拉拢阳明的父亲王华,但王华和王阳明均不与之为伍。

第二封 上大人书

——正德七年(1512)

寓都下[1]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

杭州差人至,备询大人起居游览之乐,不胜喜慰。寻得书,乃有廿四叔,■■■■■■固自有数,胡乃适稽山[2]时,信乎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古之达人所以适情任性,优游物表,遗身家之累,养真恬旷之乡,良有以也。伏惟大人年近古稀,期功之制,礼所不逮,自宜安闲愉怿,放意林泉,木斋[3]、雪湖[4]诸老,时往一访;稽山、鉴湖诸处,将出一游。洗脱世垢,摄养天和,上以增祖母之寿,下以垂子孙之福,庆幸,庆幸。

男等安居如常,七妹当在八月,身体比常甚佳。妇姑之间,近亦颇睦。曰仁考满亦在出月初旬,出处去就,俟曰仁至,计议已定,然后奉报也。

河南贼稍平,然隐伏者尚难测;山东势亦少减,而刘七[5]竟未能获;四川、江西虽亦时有捷报,而起者亦复不少。至于粮饷之不继,马疋之乏绝,边军之日疲,流氓之愈困,殆有不可胜言者。而庙堂之上,固已晏然,有坐享太平之乐。自是而后,将益轻祸患,愈肆盘游,妖孽并兴,馋谄日甚,有识者复何所望乎!

守诚妻无可寄托,张妹夫只得自行送回。大娘子早晚无人,须搬渠来男处,将就同住。六弟闻已起程,至今尚未见到。闻余姚居址亦已分析,各人管理,不致荒秽,此亦了当一事。

今年造册[6],田业之下瘠者,亲戚之寄托者,惟例从刊省,拒绝之为佳。时事如此,为子孙计者,但当遗之以安,田业鲜少,为累终轻耳。赵八旧近因农民例开,必欲上纳,阻之不可。昨日已告通状,想亦只在仓场之列。不久,当南还矣。

九弟所患,不审近日如何?身体若未壮健,诵读亦且宜缓,须遣之从黄司舆游。得清心寡欲,将来不失为纯良之士,亦何必务求官爵之荣哉!

守文、守章,亦宜为择道德之师,文字且不必作,只涵咏讲明为要。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人来,说守文质性甚异,不可以小就待之也。

因便报安,省侍未期,书毕,不胜瞻恋。

闰五月十一日,男守仁百拜书。

释读:人生若寄 事上磨砺

这封家书与上一封时间相隔不久,不同的是,一切开始有了转机。信中,王阳明得知父亲的游览之乐,一面“不胜喜慰”,一面也感慨“乐事不常,人生若寄”。他为父亲高兴,也为生命的流逝有些许的感伤。他说古人能顺遂性情,出离红尘,把名利抛开,过淡泊闲适的生活是有原因的,他羡慕这样的生活,也让古稀之年的父亲,不要再操心家族琐事,若能在游乐中颐养天年,真是太庆幸了。

山林清幽,悦目娱心,少尘世之纷扰,扑鼻无浊气,入耳无噪音,父亲此刻的生活,正是王阳明所向往的。阳明一生喜山水之乐,带学生外出时也常讲“孔颜之乐”,他曾说“乐”是圣学的本体,也反复强调“常快乐是真功夫”。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快乐中枢是上各种瘾的根本原因,这从科学上辅证了把“乐”当作圣学本体是有人性依据的。西方伊壁鸠鲁一派主张“快乐是至善”,王阳明则以解放自然天性的快乐为起点,又以高尚至善为归墟。致良知也是找大快乐,是让生命变成欣悦的灵魂的功课。王阳明讲学搞的是以“乐”为本的意术教育,据学生回忆,他“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之间”。每逢月夜,与学生牵臂上山,环龙潭而坐,彻夜欢歌,饮酒赋诗,百十人“歌声振山谷”。

王阳明这种诗化的、审美的教法,重在改变学生的性情,变化气质,随地指点,快乐随心。难怪王阳明的弟子栾惠在《悼阳明先生文》中,用“风月为朋,山水成癖;点瑟回琴,歌咏其侧”来总结其师的一生。而王阳明的弟子王艮[7]更是极力发扬这种“乐”,以活泼、快乐与自然三个观念为讲学宗旨。牟宗三[8]先生曾评价:“这种活泼、快乐与自然是从现实的牵连束缚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功夫,也代表第一阶段的浪漫精神。人须能从现实的牵连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大觉悟,大洒脱。”

龙场大悟后,王阳明正是以大洒脱的状态重返仕途。虽然这封家书里,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诸多牵绊。而所谓“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王阳明是大开大合,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善良出能力,依良知最终建功立业,这正是王阳明的伟大之处。

而正值壮年的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却也流露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他之所以会说“乐事不常,人生若寄”,大抵是因为一次性的生命,让所有“乐”的背后,都带有不可重复的悲凉吧。

这封家书的后半部分,我们看到的王阳明是一个事事关心的大家长。先把妹妹和妹夫的状况向父亲汇报,又为弟守城的妻子想办法解决容身之地。再询问九弟的病情,兼谈守文和守章两个弟弟的学业问题。他希望父亲不为家事操劳,而自己作为一个掌家的大兄长,便把所有责任扛了过来,事无巨细地为家族每个人的发展殚精竭虑。身在千里之外,也要为家族田地的安置分配献言献策。作为家族顶梁柱,王阳明在家书中不落下任何一人,都要安排妥帖。家族要想兴旺,必得有人如此细致地管理。王阳明有能力,有担当,依良知而行,才换来家族和睦,家业不荒。今天,我们经常听闻有家族成员之间争家产、闹矛盾、打官司的情形,大都是因为家族中缺乏担当、调解之人,各为己私,最后家不成家。

家书中,阳明询问九弟病情时,期望他能清心寡欲,将来也可成为纯良之士,不是非得要做官。谈到守文、守章的学业,阳明说:“男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这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督促自己要尽到作为长兄的教导之责。既是辛苦命、操心命、又志在成圣的阳明,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中,时刻践行着忠、孝、仁、义、礼等价值观念,王阳明是儒家角色伦理中的完美样板。

忧国忧民的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也还是忍不住谈及国事,说到贼患稍平,军队疲惫不堪,流离失所的百姓也愈加贫困,民生凋敝,一言难尽。而朝中却悠然自得,仿佛太平盛世,他感叹面对“妖孽并兴,谗谄日甚”,有识之士能对时局有何指望呢?信中王阳明虽然对当下的局势依旧很悲观,但他个人终于转运了。这年年底,他转升南京太仆寺少卿,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算“姿位稍崇”了,毕竟入了国家九卿之列。这封家书中职位还没落定的徐爱(曰仁),后来也调升为南京工部员外郎。王阳明和自己这位妹夫,正好同船南下。路途漫长,又隔开了与世俗的联系,两人完全从容宁静地一路论道,徐爱集中记录整理,于是天壤之间有了《传习录》上卷。《传习录》买尽千秋儿女心,徐爱厥功至伟。后人眼中的王阳明,作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主要是《传习录》中的王阳明。

而这两封家书中的王阳明,尽管有牢骚,想归隐。但这个时期,也是王阳明龙场顿悟后新一轮渐修的开始。官场这个大熔炉,再次成了他的道场,只是这次,他多了几分耐心。卡夫卡曾说:“耐心是应对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们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条轨道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地成长。胆怯的自我的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到幼嫩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9]

正因为耐心,王阳明即将开启的,是他大吐光芒的人生下半场。倘若此刻生命戛然而止,凭他前四十年的各种努力,在明朝的大浪淘沙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吏而已。日后也就不会有人关心他龙场到底悟了个什么?同样,今天我们也不会带着窥私癖,来看他的家书究竟写了个啥。还好,人生不是半场论输赢。君子穷达以时,王阳明在进入自己的时区后,开启了生命本身的大反转,一切都对上了。

注释

[1]都下:即京师。阳明写这封家书时,住在京师,任考功清吏司郎中。

[2]稽山:即会稽山,也称茅山,属浙江绍兴,会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大禹陵,是世代祭禹的圣地。

[3]木斋:即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会试时,录取王华的考官正是谢迁。谢迁与刘健、李东阳被当时并称“天下三贤相”,是弘治中兴的重臣。

[4]雪湖:即冯兰,字佩之,号雪湖,也是王阳明老乡。退休回乡后,修建了雪湖别墅,常与王阳明父亲结伴游玩。

[5]刘七:正德年间,组织农民起义的领袖。1510年,他与兄弟刘六,在河北霸州揭竿而起,后转战河南、山东等地。

[6]造册:即编制簿籍。

[7]王艮:原叫王银,王阳明将“银”改为“艮”,字汝止,泰州安丰场人,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开创者。本目不识丁,是个煮盐的灶厨,但阳明对他最为首肯。他听到阳明在江西讲学,以布衣服冠见,第一次以客礼自居,第二次居右,第三次始执弟子礼。反复论难后,艮大服王学“简易直截”,下拜阳明为师。王艮的泰州学派体现了心学把生活思想化的特征,主张“百姓日用即为道”,高呼“出必为帝者师,处则为万世师”,因强调“救时济世”而被称为左派王学,最有名的传人如何心隐、李贽,成为晚明浪漫洪流的近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远源。

[8]牟宗三:字离中,山东栖霞人,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新儒学的集大成者。终生勤勉治学,致力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复兴与更新。著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等等。也曾精研宋明理学,系统梳理过心学脉络,他和师父熊十力都是阳明心学的研究大家。牟先生也研究翻译了康德哲学,是中西汇通的哲学大师。1949年,渡海至台湾,任教台湾师大。1960年离台赴香港大学讲学,后担任新亚书院哲学系主任。牟先生八十大寿时曾云:“他从大学读书以来,六十年只做一件事,即反省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以重开中国哲学的途径。”

[9][奥]卡夫卡,[捷]雅施诺著,赵登荣译,卡夫卡口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88.

第三封 上海日翁书

——正德十四年(1519年)

寓吉安[1]男王守仁百拜书上父亲大人膝下:

江省之变[2],昨遣来隆归报,大略想已如此。时宁王尚留省城,未敢远出,盖虑男之捣其虚,蹑其后也。男处所调兵亦稍稍聚集,忠义之风日以奋扬,观天道人事,此贼不久断成擒矣。

昨彼遣人赍檄[3]至,欲遂斩其使,奈赍檄人乃参政季斅[4],此人平日善士,又其势亦出于不得已,姑免其死,械系之。

已发兵至丰城诸处分布,相机而动。所虑京师遥远,一时题奏无由即达。命将出师,缓不及事,为可忧尔。男之欲归已非一日,急急图此已两年,今竟陷身于难。人臣之义至此,岂复容苟逃幸脱!惟俟命师之至,然后敢申前恳。俟事势稍定,然后敢决意驰归尔。伏望大人陪万保爱,诸弟必能勉尽孝养,旦暮切勿以不孝男为念。天苟悯男一念血诚,得全首领,归拜膝下,当必有日矣。因闻巡检便,草此。临书慌愦,不知所云。七月初二日。

释读:含冤赋闲 转败为胜

写这封家书时,阳明四十八岁。过往七年间,他几次剿匪,屡建奇功,官位虽是节节高升,但每结束一场战役,他就给皇帝上疏,希望批准自己辞官养病。正如这封家书所言“欲归已非一日,急急图此已两年”。屡次请辞而不准,迫不及待想回家的王阳明,结果突然摊上了大事——宁王反了。

得知宁王造反的消息时,王阳明正和江西两个大名士谈天喝茶,名士们瞬间就蒙了,惊慌失措,王阳明虽已“每临大事有静气”,但即便再怎么“不动心”,也要面临接下来“怎么办”的问题。

宁王举兵,就在王阳明管辖的地界。事发突然,他只得仓促备战。写这封家书的前一天,他刚发出《调取吉水县八九等都民兵牌》,号令组织民兵,准备征讨宁王。他趁着巡检的间隙,给父亲写了这封信,报平安,分析局势,也表明立场:先不想回家了,等干完这票再说!

当其他官员都在观望,都在担心宁王万一成功篡位,接下来怎么办的时候。阳明则是依良知而行,当机立断,举兵讨伐。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敢于首义,打响了第一枪。我们平日空谈心性容易,真在大事大节上,要凭良知抉择、判断时,知行还能不能合一?

张君劢先生曾说阳明学有两方面:事业和枯禅。日本阳明学得其事业的一面,中国得其枯禅的一面。明治维新的理论奠基人吉田松阴,和实际指挥了维新战斗的西乡隆盛,都因阳明学而激励奋迅,冲破罗网,建立不朽功业。他们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决断力和勇气,与王阳明如出一辙,不问生死,无私忘我。

王阳明家书中说“人臣之义至此,岂复容苟逃幸脱!”大敌当前,君子取义。尽管危机四伏,局势充满不确定,但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给父亲描述自己的应对策略时,却显得稀松平常。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自信地说“观天道人事,此贼不久断成擒矣”。也算在父亲面前给自己壮胆了,并表示“事势稍定,然后敢决意驰归尔”。即干完这票,我要决绝地飞奔回家了。

这一票王阳明干得确实漂亮,以最小成本平定了宁王叛乱,成就了一生最大的事功。这一仗是心学最好的广告,心学绝不是空谈心性,它也有事功精神。牟宗三先生就曾说:“中国人有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而缺乏事功精神。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讲得非常透,但外王却始终不够,亦即是事功精神不够。中国从墨子起即讲事功,到后来法家,南宋的浙东学派,再到民国胡适之等,总有一股要求事功的暗流。但要求事功是一回事,而事功精神又是一回事。总要求事功,而事功精神不具备,故事功总是出不来。”[5]而王阳明能建立事功,正是先完备精神,聚集心能。

此时王阳明立下如此大的军功,却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反而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逼着他不得不再次完成超越。靠近皇帝的宦官说王阳明是宁王真正的同党,他是要和宁王一块造反的,结果发现不成,才把宁王做了。抓宁王有什么难的,派个知县就把他抓了,没那么大的功劳。羡慕他功高的人和本身就看他不顺眼的人,结成了神圣同盟。硬生生把刚立下举世大功的阳明,狠狠戏耍了一番,还一直要把他打成个叛党。通过艰难周旋,此前九次想辞官回家养病的阳明,这次终于奉旨赋闲在家,一待就是六年。

英雄总带有些许悲情。常人面对如此大起大落,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大抵是要一蹶不振的,而王阳明却总能转化心境,把握住自己。祸福相依,当年被打四十大板,发配龙场,绝境中成就了阳明的“大悟”。如今平宁王事后,被各种诬陷,本是含冤赋闲在家的六年,结果却成了阳明一生最畅意而辉煌的六年,是完成超越的六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奉旨讲学”的王阳明,生徒猛增,心学大发展,一代宗师到此也修成正果。

平乱剿匪是一时的事业,讲学则功在千秋。我们的心学大师总有扭转现实磁场的能力,于至暗处散发光明,生意无穷。从而,闲则成圣,乱则成雄。

注释

[1]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名吉安。现属江西省的地级市。

[2]江省之变:指宁王叛乱。宁王朱宁王起兵之前曾设鸿门宴,王阳明因公没有参加宴会,得知宁王叛乱后,阳明第一时间组建义兵,先是设计拖住宁王的军队,后在南昌生擒了宁王,因此大功,阳明被封新建伯。

[3]赍檄(jī xí):赍本意是拿东西给人,送给的意思。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之一。合在一起说的是拿文书、送文件的人。

[4]季斅:曾任江西南安知府,曾跟王阳明剿匪立有战功,后升任广西左参政,赴任时全家被宁王裹挟当作人质,不得已投敌帮忙传送檄文。他平日为人和善,阳明念他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再追究他的过错。

[5]牟宗三著,吴兴文主编。牟宗三文集:人文讲习录[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