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重大意义
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政治能力是讲政治的基础,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1]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对于我们守初心、担使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
初心、使命,是人类之题,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探讨思考的重大问题。儒家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道家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北宋程颐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是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南宋陆九渊说:“心即理也。”明代王阳明说:“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至善是心之本体。”明代李贽说:“初心,即为最初一念之本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特定含义,这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一直强调的重要要求。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法宝。100多年来,正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奋斗,我们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改造”,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使我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可以说,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核心和根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这个课题,是政治课题。做好这个课题,需要提高党的政治能力。
从不忘初心来看,其基本要义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这颗初心,是政治初心。守好这颗初心,比如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实现人民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美好生活的期盼,都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从牢记使命来说,其基本要义是: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这项使命,是政治使命。要牢记使命,比如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等,都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斗争普遍存在。伟大斗争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格局加速演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复杂,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正是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
伟大斗争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斗争,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的斗争,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外矛盾而产生的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面临的矛盾和冲突前所未有。从外部环境来看,在人类步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长期面临着“一球两制”为主体的国际环境,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冲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力水平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不适应。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正因如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是进行这场伟大斗争的骨干。要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胜利,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伟大斗争的核心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进行这场伟大斗争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进行这场伟大斗争,直接目的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从目前来看,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党的事业不断推进以及党自身内在问题和矛盾的一系列挑战,比如在一些党员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庸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党内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斗争。党员干部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骨干,其政治能力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状况。要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应对重大挑战的需要。有斗争,就有矛盾双方的较量,就有挑战。没有挑战的斗争是不存在的。重大挑战,既有党内的也有党外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比如党内的腐败分子的挑战;国内的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在国际方面,面临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战乱贫困,疾病灾害,恐怖主义、极端思潮泛滥的挑战;在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的网络渗透危害政治安全、网络攻击威胁经济安全、网络有害信息侵蚀文化安全、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破坏社会安全、网络空间的国际竞争等严峻挑战。挑战提出的是问题,考验的是能力。在这些严峻挑战面前,我们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要求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抵御重大风险的需要。风险是我们面对的各种不利因素,重大风险是我们面对的各种重大的危险、损失、伤害等因素。有斗争就有风险,重大斗争充满着重大风险。从国内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面临着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面临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从国际来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面临着世界经济调整、欧洲政治经济风险、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美元升值、美国转嫁危机、输出经济风险、全球财富分配不公、人民币波动、外贸进出口低迷、受到实体经济冲击、资本外流加速、偿债压力增加、西方敌对势力思想文化渗透、周边环境不稳定等风险。化解所有这些风险,需要从政治的高度来思考,需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克服重大阻力的需要。斗争,就会遇到抵抗,就会遇到阻力。重大阻力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反向力量和不利因素。我们前进的道路,是前所未有的新道路,每前进一步,都难免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在国际层面,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面临着旧观念、旧国际秩序的阻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面临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阻力。而在国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社会矛盾增多等阻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临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方式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污腐败等阻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面临着保守、封闭等旧的发展理念等阻力。克服所有这些阻力,迫切需要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需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解决重大矛盾的需要。世界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斗争无时不有。重大矛盾是伟大斗争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我们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重大矛盾和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面临着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问题。在民生方面,面临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疫情防控,解决上学、就业、住房,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问题。在党的建设方面,面临着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从政环境不优等问题。解决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党员干部扎根群众、勤于学习,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需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伟大斗争是长期的,将伴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整个历史过程;伟大斗争是曲折的,时而严峻、时而缓和,一种形式的斗争往往会转化为另一种新形式的斗争;伟大斗争是多样的,既有经济领域的斗争,也有科技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的斗争;伟大斗争是复杂的,各种斗争往往交织在一起。这是这场伟大斗争的基本特点。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是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在要求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党的建设工作的复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2]首次把“工程”范畴引入党的建设之中,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的要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党建设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这次全会把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同志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而努力奋斗。”[3]以上论断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任务。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和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在推进伟大工程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党的事情,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必须有一大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如前所述,坚持党的领导是进行伟大斗争的核心。不仅如此,坚持党的领导,还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新的伟大工程是在党的领导下来推进的,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贯穿于伟大工程的始终。党员干部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骨干,党员干部的能力是坚持好党的领导的关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应有之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过程。在执政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过程,就是实现和锻炼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过程。党的执政能力内在地包含着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有谋划能力、领导能力、推动能力,这就要求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五大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五大建设”,即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布局。党员干部对党的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其中一把手负有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有分管责任。履行好责任,不仅是责任心问题,更是能力问题。党员干部要履行好自身的职责,领导、推动政治建设,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两个维护”;领导、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推动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壮大党的组织,建立一支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领导、推动党的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风气,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推动党的纪律建设,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等,必须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主题。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基础是“全”,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等从严治党八项要求。关键是“严”,要求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要害是“治”,要求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要害、集中发力、持续用劲,严肃责任追究,加大查处力度,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制度推动其向纵深发展。领导干部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少数”,是领导者和推动者,因此,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
伟大事业,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了中国国情,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自己的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途径。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要坚持好这条道路,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提升他们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际工作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化为具体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这种结合的内容、方式和成效。因此,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障。党员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贯彻落实者,其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效。要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党员干部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位置,领导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们的信心还会对整个社会的自信产生以上率下的影响,其能力对坚定自信至关重要。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从这个总依据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能有丝毫动摇。党员干部是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者。要立足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坚持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自觉。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五个方面,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又相对独立、相互区别,存在差异。党员干部是这个总体布局的领导者和实施者,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需要正确处理好这五大建设的关系,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系列具体任务,其总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正确应对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按照新时代的“三步走”战略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
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成为人们思考的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些根本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用自己的发展进步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优越性,证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党员干部是中国方案的领导者、谋划者、实践者,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
注释
[1]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求是》2019年第19期。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6页。
[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