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 科 贡 献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各个分支学科都有很大成就,但最突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模糊地理信息的定量处理方法。中国传统历史文献中保留有大量的地理信息。由于记录的目的与方式各不相同,这些信息的时间、空间、程度等信息相对模糊。几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者综合利用年代学、地名学、气候学、水文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成功发展出系统的判断、分析、提取中国传统文献中保留的地理信息的方法,并科学地加于定量处理。广泛使用于历史时期干湿变化、温度重建、河流水文特征反演等多个自然地理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成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工作方法。
其次,中世纪温暖期识别与升温速率的研究。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主要代用资料,中国东部已建立了多条5000年和2000年的有确定分辨率的温度变化序列,其中对中世纪暖期的识别和研究尤显重要。研究发现,20世纪增暖在过去2000年中并非唯一,其增暖的速率、温暖程度均未达到中世纪温暖期的水平,20世纪亦非2000年中最暖世纪。这一工作对于目前科学界关于2000年气候变化的所谓“曲棍球”模式的争论,提供了可靠的重要区域案例。
最后,人类活动与季风区大型河流演变及地貌塑造。地处东亚季风区的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在全新世以来的演变,无不受到人类活动的重大影响。历史地理学者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历史时期季风区河流演变过程、规律及其对中下游平原微地貌的塑造。特别是对于人类垦殖及政治、文化等人文因素对于河流演变的复杂影响,提供了巨型人地复合系统演进的历史案例,丰富了地理学的研究内涵。
在未来若干年,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受全球变化研究的驱动会更加全面和深入。特别在环境变迁与人类社会响应的历史过程及其经验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研究方法上,也更重视多学科方法的利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将会不断被引入到研究中,以解决过去单纯地理学与历史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源自系统论思想的集成方法的应用会更加普遍。对于数据与资料的发掘也会更深入。只有在问题、方法和资料方面不断突破,相互促进,才能促使历史自然地理学科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谭其骧:《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0年。
[2] 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2013年。
[3] 张德二:《中国近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
[4] 王绍武、赵宗慈:“近五百年我国旱涝史料的分析”,《地理学报》,1979年第4期。
[5] 张瑾瑢:“清代档案中的气象资料”,《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
[6] 龚高法、张丕远、吴祥定等:《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年。
[7] 葛全胜、张丕远:“历史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介”,《地理学报》,1990年第1期。
[8] 满志敏:“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题的研究”,《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9] 杨煜达:“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及检验方法研究——以云南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1] 张家诚、朱明道、张先恭:“我国气候变迁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1974年第4期。
[12] 张丕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地理学报》,1979年第3期。
[13] 张德二、朱淑兰:“中国南部近500年冬季温度变化的若干特征”,《科学通报》,1980年第6期。
[14] 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15] 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6] 满志敏:“中国东部中世纪暖期(MWP)的历史证据和基本特征的初步研究”,载张兰生:《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一)》,海洋出版社,1993年。
[17] 张德二:“我国中世纪温暖期气候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3年第1期。
[18] 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几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9] 葛全胜、刘浩龙、郑景云、张学珍:“隋唐时期东中部地区温度变化的重建(601⁃920)”,《科学通报》2010年第31期。
[20] 郑景云、葛全胜、方修琦等:“从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看20世纪增暖”,《地理学报》,2002年第6期。
[21] 葛全胜、王顺兵、郑景云:“过去5000年中国气温变化序列重建”,《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第6期。
[22]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1年。
[23] 张德二、刘传志:“《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续补(1980~1992年)”,《气象》, 1993年第11期。
[24] 张德二、李小泉,梁有叶:“《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的再续补(1993~2000年)”,《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3期。
[25] 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气候变化和超长期预报文集》,科学出版社,1977年。
[26] 张丕远、葛全胜、张时煌、刘啸雷:“2000年来我国旱涝气候演化的阶段性和突变”,《第四纪研究》,1997年第1期。
[27] 张德二、刘月巍:“北京清代“晴雨录”降水记录的再研究——应用多因子回归方法重建北京(1724~1904年)降水量序列”,《第四纪研究》,2002年第3期。
[28] 张德二、刘月巍、梁有叶、李靖:“18世纪南京、苏州和杭州年、季降水量序列的复原研究”,《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2期。
[29] 郑景云、郝志新、葛全胜:“重建清代逐季降水的方法与可靠性——以石家庄为例”,《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4期。
[30] 王绍武:“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年第3期。
[31]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地理学报》,2006年第7期。
[32] 张德二、王宝贯:“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复原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12期。
[33] 葛全胜、郭熙凤、郑景云等:“1736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变化”,《科学通报》,2007年第23期。
[34] 梁有叶、张德二:“最近1000年来我国的登陆台风及其与ENSO的关系”,《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第2期。
[35] 潘威、王美苏、满志敏:“清代江浙沿海台风影响时间特征重建及分析”,《灾害学》,2011年第1期。
[36] 张德二:“历史时期‘雨土’现象剖析”,《科学通报》,1982年第5期。
[37] 张德二:“我国历史时期以来降尘的天气气候学初步分析”,《中国科学》B辑,1984年第3期。
[38] 张德二、孙霞:“我国历史时期降尘记录南界的变动及其对北方干旱气候的推断”,《第四纪研究》,2001年第1期。
[39] 王社教:“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和成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0] 邓辉、姜卫峰:“1463~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序列复原及初步分析”,《地理研究》,2005年第3期。
[41] 费杰、周杰、张青瑶等:“1860~1898年北京沙尘天气初探”,《冰川冻土》,2004年第5期。
[42] 张学珍、方修琦、田青等:“《翁同龢日记》记录的19世纪后半叶北京的沙尘天气”,《古地理学报》, 2006年第1期。
[43] 张德二:“相对温暖背景下的历史旱灾——1784~1787典型灾例”,《地理学报》,2000年增刊。
[44] 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45] 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的极端旱涝事件变化”,《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年第4期。
[46] 郑景云、郝志新、方修琦、葛全胜:“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1期。
[47] 杨煜达、韩健夫:“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的甄别方法研究——以西北千年极端旱灾序列为例”,《历史地理》,第3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48]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地理学报》, 1996年第4期。
[49] 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第3期。
[50] 邹逸麟:“明清时期北部农牧过渡带的推移和气候寒暖变化”,《复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51] 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地理研究》, 1995年第4期。
[52] 满志敏、葛全胜、张丕远:“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案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2期。
[53] 方修琦、叶瑜、曾早早:“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7期。
[54] 方修琦、郑景云、葛全胜:“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的过程与机理”,《地理科学》,2014年第11期。
[55] 满志敏“历史自然地理学发展和前沿问题的思考”,《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56] 曾昭璇、曾宪珊:《历史地貌学浅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
[57] 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8] 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之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学术月刊》,1962年第2期。
[59] 满志敏:“北宋京东故道流路问题研究”,《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0] 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61] 张修桂:“海河流域平原水系演变的历史过程”,《地理学报》,1988年第1期。
[62] 韩昭庆:《黄淮关系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63] 邹逸麟:“从地理环境角度考察我国运河的历史作用”,《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64] 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5] 张修桂:“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复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2期。
[66] 张修桂:“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67] 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68] 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2期。
[69] 张修桂:“太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1期。
[70] 王文楚:“试探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历史变迁”,《文汇报》,1962年8月16日。
[71] 满志敏:“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复旦学报》,1997年第6期。
[72] 傅林祥:“吴淞江下游演变新解”,《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73] 史念海:“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河山集(五)》,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74]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75]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
[76] 史辅成:《黄河流域暴雨与洪水》,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77] 史辅成:《黄河历史洪水调查、考证和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年。
[78] 王国安、史辅成、郑秀亚等:“黄河三门峡水文站1470~1918 年年径流量的推求”,《水科学进展》,1999年第2期。
[79] 潘威、郑景云、萧凌波等:“1766年以来黄河中游与永定河汛期径流量的变化”,《地理学报》,2013年第7期。
[80] 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
[81] 史念海:“论西安周围诸河流流量的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82] 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文物》,1973年第1期。
[83] 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考古》,1973年第3期。
[84] 景爱:“平地松林的变迁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期。
[85] 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86] 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地理学报》,1998年第2期。
[87] 王乃昂、赵强、胡刚:“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中国沙漠》,2003年第1期。
[88] 韩昭庆:“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89] 艾冲:“论毛乌素沙漠形成与唐代六胡州土地利用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90] 邓辉、舒时光等:“明代以来毛乌素沙地流沙分布南界的变化”,《科学通报》,2007年第21期。
[91] 侯仁之:“历史时期渤海湾西部海岸线的变迁”,《地理学资料》,1957年第1期。
[92] 林汀水:“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
[93] 周源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的历史演变”,《复旦学报》,历史地理增刊,1980年。
[94] 曾昭璇、黄少敏:《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95] 谭其骧:“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考古》,1973年第1期。
[96] 张修桂:“金山卫及其附近一带海岸线的变迁”,《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97] 张修桂:“崇明岛形成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98] 文焕然:“从秦汉时代中国的柑橘、荔枝地理分布大势之史料来初步推断当时黄河中下游南部的常年气候”,《福建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年第2期。
[99] 陈桥驿:“古代绍兴地区天然森林的破坏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地理学报》,1965年第2期。
[100] 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101] 文焕然、何业恒:“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的历史概况”,《自然资源》,1979年第2期。
[102] 辛树帜:“我国水土保持的历史研究”,《科学史集刊》,第2期,科学出版社,1959年。
[103] 史念海:“论两周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上、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3~4期。
[104] 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5] 王守春:“论古代黄土高原的植被”,《地理研究》,1990年第4期。
[106] 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中国农史》,1983年第2期。
[107] 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8] 史念海:“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109] 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
[110] 樊宝敏:“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11] 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等:“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地理学报》,2007年第1期。
[112] 李士成、何凡能、张学珍:“中国历史时期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方法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地理学报》,2014年第3期。
[113] 何凡能、李士成、张学珍:“清代西南地区森林空间格局网格化重建”,《地理研究》2014年第2期。
[114] 文焕然:“二千多年来华北西部经济栽培竹林之北界”,《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5] 蓝勇:“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热带亚热带作物分布变迁及影响”,《资源科学》, 1991年第5期。
[116] 郭风平:“我国殡葬的木材消耗及其对策管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2辑。
[117] 程遂营:“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118] 杨煜达:“清代中期滇东北的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3 期。
[119] 韩昭庆、陆丽雯:“明代至清初交通沿线的植被及石漠化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
[120] 王社教:“民国初年山西地区的植树造林及其成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期。
[121] 文焕然:“中国古籍有关南海诸岛动物的记载”,《动物学报》,1976年第1期。
[122] 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123] 何业恒:《湖南珍稀动物的历史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24]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
[125] 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6] 何业恒:《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
[127] 何业恒:《中国虎和中国熊的历史变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8] 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9] 陈伟明、郑颖:“历史时期韩江流域鳄鱼灭绝原因新探”,《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30] 李玉尚、车群、陈亮:“清代以来黄渤海真鲷资源的分布、开发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3期。
[131] 曹志红:“历史上新疆虎的调查确认与研究”,《历史研究》,2009 年第4 期。
[132] 曹志红:“人类活动影响下福建华南虎种群的历史分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33] 曹志红:“福建地区人虎关系演变及社会应对”,《南开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4期。
[134] 文榕生:《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35] 侯甬坚等:《中国环境史研究》,第三辑,“历史动物研究”,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