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灸法
命关二穴在胁下宛1中,举臂取之,对中脘向乳三角取之。
1 宛:低洼,凹陷处。
此穴属脾,又名食窦穴,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盖脾为五脏之母,后天之本,属土,生长万物者也。若脾气在,虽病甚不至死,此法试之极验。
肾俞二穴在十四椎2两旁,各开一寸五分。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又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大风癞疾3。
2 十四椎:即第2腰椎。
3 大风癞疾:大风,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的风邪,其侵犯部位不同,表现各异,《黄帝内经》多处有论之。癞,即今之麻风病。
三里二穴在膝眼4下三寸5,6骨外筋内宛中,举足取之。治两目7不能视远,及腰膝沉重,行步乏力。此证须灸中脘、脐下,待灸疮发过,方灸此穴,以出热气自愈。
4 膝眼:即膝眼穴,屈膝,在髌韧带两旁凹陷处。内侧的称内膝眼,外侧的称外膝眼。此处指外膝眼穴。
5 三寸:让患者将示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这种测量方法称为横指同身寸法,也叫“一夫法”。
6 (hénɡ):通“”,小腿。
7 (huānɡ huānɡ):指目视不明,目光昏暗不明。
承山二穴,在腿肚下,挺脚指取之。治脚气重,行步少力。
涌泉二穴,在足心宛宛中。治远年脚气肿痛,或脚心连胫骨痛,或下粗腿肿,沉重少力,可灸此穴五十壮。
脑空二穴,在耳尖角上,排三指尽处。治偏头痛,眼欲失明,灸此穴七壮自愈。
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发际。治太阳连脑痛,灸三十壮。
腰俞二穴,在脊骨二十一椎下。治久患风腰疼,灸五十壮。
前顶二穴,在鼻上,入发际三寸五分。治巅顶痛,两眼失明。
[提要]
本段介绍了扁鹊灸法的主要内容。
[白话解]
命关二穴位于胁肋下,肋间隙凹陷中,取穴时上抬前臂,以中脘穴、乳中穴连线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位于肋外侧的另一顶点即为命关穴。
此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又名食窦穴,能接续脾脏的真气,治疗三十六种脾病。一切有身体困重表现的疾病,只要还有一点儿真气存在,艾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证不会死去。一切由于脾脏引起的病证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因为脾脏为五脏生化之源,后天之本,配五行属土,能承载万物的生长。如果脾气尚存,即使病得很严重也不会死亡,用这种方法治疗极有效果。
肾俞二穴平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凡是一切危重病证都可以灸此穴二三百壮。因为肾是一身之气的根源,先天之精的本源,本源固守就不会死亡。也可以用于治疗中风语言不利、手足不灵活以及麻风等病证。
足三里二穴在外膝眼穴下3寸,小腿外侧肌肉内侧凹陷中,抬脚取穴。此穴可以治疗视物不清,不能看见远处物体,以及腰腿沉重、走路乏力。这种病证须先艾灸中脘、脐下关元穴,等灸疮发过之后才能灸此穴,感觉有热气向外出就会自己痊愈。
承山二穴,在腿肚子下面,微微施力踮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是。此穴可以治疗严重的脚气,走路没劲。
涌泉二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处。此穴可以治疗多年的脚气肿痛,或者脚心牵连胫骨疼痛,或者小腿粗肿,沉重乏力,可艾灸此穴五十壮。
脑空二穴,在脑后两耳尖连线上,后正中线旁开三手指的宽度即是(头后直对瞳孔处)。此穴治疗偏头痛、眼睛快要失明,艾灸此穴七壮就会痊愈。
目明二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前发际边缘处。此穴治疗太阳经头痛引起的枕部连及脑内疼痛,艾灸三十壮。
腰俞二穴,在脊柱尾端,第4骶骨下,正对骶管裂孔,后正中线上。此穴治疗多年的风湿腰痛,艾灸五十壮。
前顶二穴,在鼻部正中线直上,入发际3.5寸。此穴治疗巅顶痛,两眼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