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用药交代实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治疗方案

(一)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包括饮食(低盐饮食)、休息、运动、吸氧等。

(二)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1.利尿剂

适用于有体液潴留证据的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可促进尿钠的排泄,消除水钠潴留,有效缓解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及水肿,改善心功能和运动耐量,但对心力衰竭死亡率的影响尚不清楚。对于有体液潴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是唯一能充分控制和有效消除体液潴留的药物。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至尿量增加,根据淤血症状和体征、血压、肾功能调整剂量,每日减轻体重0.5~1.0kg为宜。应用利尿剂前应首先检测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在开始应用或增加剂量1~2周后应复查血钾和肾功能。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RAAS系统的持久激活可导致心脏功能及心脏重构的进行性恶化、肾脏及其他器官的损伤。ACEI可抑制RAAS系统,从而改善或逆转心室重构。ACEI逆转心室重构主要通过下列机制:①降低心室前、后负荷;②抑制AngⅡ的增生作用和交感神经活性;③抑制醛固酮诱导的心脏肥厚、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④预防压力负荷过重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⑤逆转心脏肥厚,改善舒张功能。适用于:①所有LVEF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必须且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②心力衰竭高发危险人群(阶段A)应考虑使用ACEI预防心力衰竭。ACEI是第一类证实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也是唯一在心力衰竭A、B、C、D四个阶段均推荐应用的药物。

3.β受体拮抗剂

长期应用β受体拮抗剂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住院率和猝死率,可改善左心室功能和LVEF,缓解症状,改善临床情况。适应证:①结构性心脏病,伴LVEF下降的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②有症状或既往有症状的NYHA心功能分级Ⅱ~Ⅲ级、LVEF下降、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终身应用,除非有禁忌或不能耐受;③NYHA心功能分级Ⅳa级心力衰竭患者在严密监护和专科医师指导下也可应用。推荐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卡维地洛,这3种药物均有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证据。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则具有防止心肌纤维化与心室重塑、抗心律失常作用,从而发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目前上市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只有螺内酯和依普利酮两种,而依普利酮目前在国内暂缺。适应证:①LVEF<35%、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已使用了ACEI(或ARB)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仍持续有症状的患者;②AMI后、LVEF≤40%、有心力衰竭症状或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者。由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尤其螺内酯不推荐使用大剂量。螺内酯初始剂量为每次10~20mg,每日1次或隔日1次,目标剂量为每次20mg,每日1次。依普利酮初始剂量为每次12.5mg,每日1次,目标剂量为每次25~50mg,每日1次。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后3日和1周应监测血钾和肾功能,前3个月每个月监测1次,以后每3个月监测1次。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ARB可以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平均肺动脉压,减轻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前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在未使用ACEI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包括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中,ARB在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方面与ACEI同样有效。各种ARB耐受性均良好,其中坎地沙坦、缬沙坦、氯沙坦被证实有效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相关证据最为充分。目前认为慢性HF-REF患者治疗首选ACEI,当患者不能耐受ACEI时可用ARB替代。适应证基本与ACEI相同,包括:①不能耐受ACEI的HFrEF患者;②轻、中度HFrEF患者,因其他指征已用ARB者,ARB可作为一线治疗ACEI的替代选择;③经利尿剂、ACEI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仍不满意,又不能耐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有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考虑加用1种ARB(Ⅱb类,A级)。

6.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是Na+/K+-ATP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为:①抑制衰竭心肌细胞膜Na+/K+-ATP酶,使细胞内Na+水平升高,促进Na+-Ca2+交换,提高细胞内Ca2+水平,发挥正性肌力作用;②抑制副交感传入神经的Na+/K+-ATP酶,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房室传导减慢,减慢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室率;③抑制肾脏的Na+/K+-ATP酶,使肾脏分泌肾素减少。目前认为其有益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早期的临床试验(PROVED和RADIANCE试验)结果显示: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均能从地高辛治疗中获益,地高辛是唯一不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死亡率的口服正性肌力药,研究表明地高辛不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但可降低由于心力衰竭恶化所致的住院风险。适应证:适用于慢性HFrEF已应用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LVEF≤45%,持续有症状的患者,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患者尤为适合。采用维持剂量疗法0.125~0.25mg/d,老年患者或肾功能受损者剂量减半。应注意监测地高辛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建议地高辛血药浓度维持在0.5~1.0ng/ml。

7.伊伐布雷定

伊伐布雷定是心脏窦房结起搏(If)电流的一种选择性特异性抑制剂,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If电流,降低窦房结发放冲动的频率,减慢心率,而对心内传导、心肌收缩力或心室复极化无影响。适应证:窦性心律的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35%,合并下列情况之一①已使用ACEI或ARB、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已达到推荐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心率仍≥70次/min;②心率≥70次/min,对β受体拮抗剂不能耐受或禁忌者。

8.中药治疗

常用的中成药物,如:通心络胶囊侧重于益气活血;生脉饮口服液、益心舒胶囊偏于益气养阴;芪苈强心胶囊温阳益气,活血利水,兼顾标本;血府逐瘀软胶囊以活血见长。临床治疗时可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灵活选用。

9.有争议、正在研究或疗效尚不能肯定的药物

(1)血管扩张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并无证据支持应用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或α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常被用于缓解心绞痛或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尚缺乏证据。

(2)改善能量代谢:基础研究提示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状态的药物种类较多,如曲美他嗪、左卡尼汀、辅酶Q10,也不断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缺少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曲美他嗪在近几年国内外更新的冠心病指南中均获得推荐,故心力衰竭伴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应用的。

(3)抗血栓药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每年为1%~3%,一般无须常规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伴冠心病、心房颤动、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时,则应视相应临床情况应用抗血小板和/或抗凝药物,应用方法参见相关指南。

(三)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在心功能尚未发展至不可逆性阶段之前或经过适当治疗后心功能显著改善的相关患者可行以下手术或介入治疗:矫正先天性心脏畸形,心脏瓣膜病变的修补、分离或置换术,室壁瘤切除术,肥厚型心肌病行化学消融术和基底部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心内膜心肌纤维化者行手术剥除心内膜纤维带,心包剥脱术,瓣膜狭窄的球囊扩张术,冠心病者行PTCA、冠脉支架、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等。难治性或终末期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行心脏移植术,左室减容术,心肌成形术,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心脏辅助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