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健康“守护者”
46年前,一个背着药箱的年轻身影出现在泥泞的村中小路,扛起了守护村民健康的重任;46年后,村中小路变成了柏油路,年轻的身影早已不再挺拔,却依然日复一日地背着药箱,翻山越岭走向饱受病痛折磨的村民。他就是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项山乡福中村乡村医生潘昌荷。
从小立志从医的潘昌荷,树立了扎根农村基层,投身医疗事业的梦想,怀揣这个梦想,他承担起了全村人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扶贫的各项工作任务。因表现突出,他先后获得“中国好人”“中国最美医生”特别关注奖、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山区群众的健康更重要
福中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坐落在赣粤闽三省交界处的群山之中,距离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县城57公里,辖区面积10.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34人。1974年,潘昌荷开始了他的村医生涯,在福中村扎下了根。
20世纪70年代的江西农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如果有机会“飞”出大山,相信大多数人不会拒绝。而当寻乌县县城大型诊所高薪聘请潘昌荷出山时,他却当场回绝。因为在他心中,偏远山区群众的健康更重要。
坚定为深山村民服务的信念,潘昌荷一干就是46年。在这46年间,为了做好乡村百姓的健康“守护者”,他任劳任怨,勤奋钻研,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医术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福中村的村卫生室就设在潘昌荷家中,最初只有2间集检查室、输液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破旧房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村民,在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他一点点地改建扩容,使越来越多的村民把村卫生室视为看病就医的“第一站”,大病小病都先找潘昌荷先看诊。而村卫生室的改扩建工作,潘昌荷更是一肩挑,为的是让村民少花点钱、能看好病。40多年过去了,他始终告诫自己,生命比金钱更重要,行医是为了救死扶伤。
为自己定下服务原则
46年来,潘昌荷为周边10村8 000多户农户提供服务,日常诊治患者20余万人次,上门出诊近万人次,平均每天步行10余公里,总步行超过16万公里。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潘昌荷定期入户为村里42户建档立卡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他不仅定期随访,还帮助他们报销医药费,第一时间宣传最新的医保政策、卫生防疫知识等。
他给自己定下原则,凡是60岁以上的老人看病免收门诊费;免费提供外伤包扎、测量血压等服务;疑难重症患者第一时间转至上级医院,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及时得到治疗。
潘昌荷在工作中
据不完全统计,他帮助留守老人代缴医保300余人次,帮助住院村民办理转院手续近百次,摸排和协助农户办理慢性病诊治200多人次,并为村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特别对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行动不便的患者,定期进行上门随访,如家人般送去关怀与帮助。
始终不忘脱贫攻坚
潘昌荷始终把行医与脱贫攻坚紧紧地联系起来,不仅始终牵挂着患者的安危,还将贫困患者视为亲人。那一摞摞厚厚的账本就是对他几十载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
他先后为孤寡老人、贫困户、军烈属减免或垫资医药费近10万元。同时,他还为村民免费康复理疗2 000余人次,每年免费提供血压测量等体检服务超1万人次,针对家有大病患者的困难户,更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经常免费诊疗。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但潘昌荷依然在为成果的巩固提升奔走出力,不仅有求必应,还通过定期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诊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里雨里,严寒酷暑,他始终坚守在农村,坚守着清贫的生活,脚踏三省,只为守护山村人民的生命健康,永远温暖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百姓。
(作者:江西省赣州市卫生健康委 廖茂铮 寻乌县卫生健康委 张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