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病变(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视神经的解剖

视路(visual pathway)包括六部分,即视神经、视交叉(optic chiasm)、视束(optic tract)、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body)、视放射(optic radiations)和枕叶皮质纹状区(图1-5)。视神经是视路的起始部,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出的轴突汇集而成,穿出巩膜筛板至视交叉(图1-6)。视神经全长约50mm,按解剖位置可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图1-5 视路示意图

图1-6 视神经解剖示意图

(一)球内段(intraocular portion)

指视乳头(optic nerve head,optic papilla)以及检眼镜能观察到的视盘(optic disc)。此段视神经最短,长0.7~1.0mm。大多数正常视盘为一竖椭圆形结构,视杯在视盘的中央或稍偏颞侧的位置,环以粉色、环形的盘沿。球内段视神经粗细并不一致,与脉络膜的玻璃膜交界处最细,直径仅1.0~1.5mm,筛板区后部的视神经纤维有髓鞘包绕,故直径增至3mm左右。

(二)眶内段(intraorbital portion)

自巩膜后孔处到眶尖处,该段视神经长25~30mm,是四段中最长的一段。由于巩膜后孔距离眶尖仅15mm,因此眶内段视神经呈S形弯曲,前段向下方弯,后段向颞侧弯。此解剖特点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即视神经不会完全限制眼球的运动。当眼球转动时或眼球稍向前突出时,不易损伤视神经纤维。在眶尖部,眼外肌总腱环(Zinn环)包绕视神经。上直肌、下直肌和内直肌的起始端和视神经鞘连接紧密,故球后视神经炎的患者会有眼球转动痛的症状。视神经和外直肌的间隙中有动眼神经、鼻睫神经和展神经等通过。

(三)管内段(intracanalicular portion)

由视神经管(optic canal)的眶口处至出视神经管进颅腔处,即视神经管内部分,此段长6~7mm。视神经管长5~12mm,位于眼眶鼻上部位,与上方的眶上裂相连。视神经管的内侧为蝶窦及后组筛窦,仅有菲薄的骨板隔开,所以此处视神经凸向蝶窦,也是鼻窦炎致球后视神经炎的解剖基础。视神经管的上方毗邻于大脑额叶。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经视神经管和视神经伴行入眶,在管内后段,于视神经下内侧经下方转至外侧,至眶内时,绕过其上方及内侧。视神经管较狭窄,管内占位性病变容易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障碍;眶周钝挫伤会造成视神经管骨折以及视神经挫伤,随之而来的水肿会导致进一步的缺血性损伤。

(四)颅内段(intracranial portion)

由视神经入颅腔处至视交叉,此段视神经长约10mm,但根据视交叉的位置,长度会有所变化。视交叉本身的长度约为8mm。颅内视神经位于蝶骨平面和蝶鞍之上,其上方为大脑额叶和嗅束,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跨过视神经的上方,颈内动脉及眼动脉于视神经的下外侧进入视神经管,因此颈内动脉、眼动脉硬化或动脉瘤易压迫此段视神经导致视力受损。其下方为垂体腺,体积较大的垂体瘤也会压迫视交叉导致压迫性视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