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协和老建筑群
坐落于北京东单地区,与繁华热闹的王府井大街只有一街之隔的协和老建筑群,古朴典雅,是近代中国传统复兴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历经百年风雨,她依然很好地肩负着医疗与教学的使命,见证着协和的近百年辉煌,协和因此有“中国式宫殿里的西方医学学府”之称。
1915—1916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金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以12.5万美金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地产后,开始筹建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医院建筑群。
协和老建筑群
洛克菲勒基金会聘请了建筑设计师柯立芝(Charles A.Coolidge)担任协和建筑的总设计师。作为当时美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佼佼者,柯立芝曾设计建造了哈佛医学院和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新大楼,对于大学校园规划和医院建筑设计颇有经验。来中国前,基金会向他提出几个协和建筑的设计原则:所有建筑,包括教学楼、医院、药房、实验室、宿舍和住宅区,都应该考虑其用途,并体现出所在国家的特色;同时应考虑建筑施工和运转维护的费用,不必过多装饰。
协和建筑设计图
奠基石
1916年,柯立芝来到中国,在考察了北京、上海的医院及中国建筑后,向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报告。柯立芝第一眼看到豫王府,就被这些有着雕梁画栋、绚丽色彩设计的中国传统建筑所震撼,考虑修改原先的设计方案,建造一座中西合璧、有着宫殿式外观的建筑群。他在报告中绘制了将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琉璃瓦与二层、三层的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方案。同时,也从各方面探讨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与困难之处,主要是造价与建筑形式方面的问题。基金会很重视柯立芝的意见与建议,最终还是决定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形式。
1917年9月24日,协和建筑奠基仪式在东单三条举行,由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 S.Reinsch)主持。在大批中外人士的见证下,中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将刻着“民国六年”字样的奠基石放置落地。奠基仪式之后4年,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协和建筑群落成,其中有14座主楼,由南至北依次按英文字母A至N编号,功能包括教学区、医院区、办公区、礼堂、动力房等。继柯立芝之后还有赫西(Harry H.Hussey)等建筑师参加了该项目。第二期工程由建筑师安纳尔(C.W.Anner)设计,于1925年竣工,为两栋西式建筑,编号O和P。受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项目实际花费远远高于100万~150万美元的预算,总耗资达750万美元。
协和建筑群采用中西合璧的造型。外部造型以故宫太和殿为参照,屋顶采用“庑殿顶”样式,覆碧绿琉璃瓦,翘角飞檐之下雕梁画栋,朱红门柱坐于汉白玉雕栏台基之上。为满足现代医学需要,从病房、教室到实验室,建筑内部结构和设置完全是当时最考究的西式风格,主体是钢筋混凝土架构,配有抽水马桶、浴缸、吊扇、暖气、滑动升降窗户和电梯。医院引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也都是世界领先,许多在中国乃至亚洲绝无仅有。
协和建筑群质量达到当时的最高标准。所有的建材及工艺都很讲究,木材一律采用菲律宾进口的麻栗木;琉璃瓦产自京西原皇家御用官窑;檐下和廊上的油饰彩绘由包括前清宫廷匠人在内的高级技工手绘,每平方尺(约0.111 111平方米)费用为5元;抹墙工人来自工艺享有盛名的“上海帮”;楼面运用青砖水磨对缝,工匠用磨的方式对砖墙表面进行细致的打磨、抛光,最终达到完美的无缝衔接,这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磨洋工”。
协和建筑群不仅从造型和平面布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单体设计和院落空间的巧妙组合,还通过合理布置,将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与西方医院建筑特殊的功能需求有机结合,兼顾医疗建筑设计的功能主义和人本主义。
建筑群总体布局为沿十字轴的对称分布,因功能所需,大部分建筑以连廊相通,由南北和东西两条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主体建筑由礼堂、南部教学区、北部医院区三部分组成,三个功能区均有各自的主入口。
建设中的协和建筑群
礼堂(A楼):
位于南北轴线的最南端,坐南朝北,与北部建筑群隔东单三条胡同相望,独成院落。平面为“工”字形,包括能容纳350人的礼堂及附属建筑,主要用于举行大型集体活动。1924年5月8日,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期间,新月社成员曾在此为其庆祝64岁生日;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基督教追思会在此举行。
协和礼堂外观
教学区建筑群正门
教学区建筑群:
包括解剖教学楼(B楼)、化学楼(C楼)、生理和药理教学楼(D楼),合围形成向南的三合院。三栋楼均立于汉白玉台基之上,台基相互连接。庭院铺十字甬路,四隅种植花木,与周围中西合璧式的教学楼共同构筑形成宜人的教学区环境。
协和建筑平面布局图
医院区建筑群:
由12座单体建筑(E~P楼)组成,以分栋连廊式的布局方式,将门急诊、医技、住院、行政办公、后勤等功能区域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医院区建筑群主入口朝西,由F、K、L三座沿东西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向西围成合院,主体建筑立于汉白玉台基之上,以十字形汉白玉石桥相连,石桥之下为下沉式庭院。J、G、H三座沿南北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又向南围成狭长的合院,其庭院中轴线上建造了将北部医院区和南部教学区建筑群相连的通道,其间庭院遍植花木。
J、G、H三栋楼围成的庭院及连接教学区和医院区的通道
医院区建筑群入口处由F、K、L三栋楼围成的合院
协和建筑群教学区与医院区互相远隔的园林式布局,既可使教学区有效避免医院人流的干扰,形成一个较为独立、安静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同时也满足了医院区对于卫生隔离等的需求,提升了医院的环境空间品质。医院区以门急诊为中心围合的布置方式方便患者就诊。内外科病房从门诊楼各自向外延伸,沿南北轴线对称布置,结构和规格一致,但彼此间相互独立,利于不同科室间的位置互换,考虑到了医院的长远发展。医技科室位于门急诊和住院部门之间,药房、放射科等靠近门急诊,病理、检验功能区相对独立布置。东西向设有双通道,南侧通道方便人员顺畅到达各个功能单元且互不交叉;北侧通道用于疏通门急诊患者到达各个医技功能单元及住院部。通道宽阔无障碍,病房宽敞明亮。电力、水暖、冷冻、煤气、自来水等保障设备根据建筑功能布局形式,设置独立的分区系统,既有利于节能,也便于控制感染和方便消毒等。
建成后的协和建筑群
在1921年的开幕典礼上,小洛克菲勒阐述了协和建筑群采用传统复兴式建筑形式的原因:“在绘制医学院及医院诸建筑蓝图时,建筑内部要遵循西方设计和布局,以满足现代医学科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尽可能在不增加花费的情况下,审慎地寻求内部功能性与中国建筑外部装饰风格——如高度、屋檐结构和纹饰的协调美。之所以如此,是想让使用如此设计建造之建筑的中国老百姓感到宾至如归……也是我们对中国建筑精华之欣赏的最诚挚表现。”
协和老楼建筑群作为北京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医疗建筑群,承载了协和人近百年的风雨韶华,见证了我国现代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变迁和发展,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布局和风格,记载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状况,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84年,协和老楼建筑群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协和老楼建筑群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