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Fabry病肾病

【定义】

Fabry病肾病(nephropathy of Fabry disease),又称弥漫性血管角皮瘤病、Anderson-Fabry综合征,是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α-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

【临床特征】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Fabry综合征并不罕见,女性携带,男性发病。其病态基因来自杂合子母亲,仅有少数病例是因新近发生基因突变。女性携带者的第2代中,男孩发病的可能性是50%,女孩作为病态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也是50%。常见于白种人,也见于亚洲人,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及黑人发生率只有1/40 000。

(2)发病年龄:

发病年龄在儿童后期到青少年早期。

(3)性别:

本病男性发病及病情较女性重,存活期在50岁左右,女性携带者可存活至70岁。

2.症状

呈多系统性损伤,肾脏和皮肤是最早累及的器官,皮肤表现为泛发性血管角皮瘤,神经系统表现为周围神经受累,眼部表现为结膜和视网膜血管瘤样扩张,内脏因缺血性和出血性血管病变而受累。肾受累的临床表现出现较晚,多在20岁以后出现,开始为蛋白尿和/或血尿,进而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并迁移为肾功能不全。

3.实验室检查

(1)蛋白尿:

可见蛋白尿和脂肪尿,尿沉渣检查可见有脂质包涵体的细胞。

(2)血尿:

可见血尿。

(3)肾功能检查:

肾小管功能不全如浓缩稀释、酸化功能障碍等是本病的早期表现。随病情进展,30%患者在20~40岁进入终末期,出现肾衰竭。

(4)血清学检查:

血浆、白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降低。

4.治疗

Fabry综合征尚无根治疗法,对于肾功能衰竭者,可予对症处理或肾移植,不仅氮质血症可减轻,其他症状也有所减轻。

5.预后

Fabry综合征反复进行性发作,最后可因尿毒症、心力衰竭而死亡。在透析和肾移植技术开展之前,本病死于尿毒症的平均年龄为42岁。由于肾移植治疗的开展,心血管病变成为本病主要死因。

【发病机制】

本病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缺陷基因位于X染色体长臂上,先天性细胞内溶酶体α-半乳糖苷酶缺乏是发生本病的病因。细胞溶酶体内α-半乳糖苷酶可水解消化体内代谢的神经鞘脂类物质,Fabry病是由于α-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三聚己糖神经酰胺(一种糖神经鞘脂)不能分解,神经鞘脂类物质进行性地在肾脏、肝脏、心脏、血管壁和神经系统等组织的细胞中堆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病理变化】

1.大体特征

皮肤血管角皮瘤红色或者红紫色斑丘疹,主要分布于下腹部、臀部及会阴部,显微镜下显示皮肤血管角皮瘤,真皮层毛细血管瘤样扩张,表皮角质增生。肾在疾病早期肿胀而苍白,后期萎缩、硬化。

2.镜下特征

(1)组织学特点:

早期肾小球轻微病变,仅表现为肾小球足细胞明显肿胀和空泡变性,使之形成泡沫细胞。空泡主要是神经鞘磷脂堆积造成的,在石蜡制片的过程中被多种有机溶剂溶解而形成空泡。冰冻切片经油红染色或苏丹黑染色呈阳性。经锇酸固定和环氧树脂包埋,神经鞘磷脂得以很好保存,半薄切片可见病变细胞内嗜甲苯胺蓝颗粒(图2-3-5A、B)。病变后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或不伴双轨征,系膜基质增多,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球足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图2-3-5C、D)、肾小管上皮细胞(图2-3-5E)、肾间质细胞、肾小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均可出现泡沫样改变。

(2)免疫荧光:

阴性,有时可见IgM阳性。

3.超微结构特征

透射电镜检查是确定本病的重要手段。足细胞内可见致密、圆形、明暗相间板层状或旋涡状有胞膜包裹的髓鞘样包涵小体或斑马小体。髓鞘样包涵小体可见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足细胞、系膜细胞(图2-3-6A、B)、肾间质细胞(图2-3-6C、D)、肾小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图2-3-5 Fabry病肾病

A.苯胺蓝×40肾小球足细胞肿胀,细胞内出现嗜甲苯胺蓝颗粒;B.苯胺蓝×40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内出现嗜甲苯胺蓝颗粒;C.PAS×40肾小球足细胞肿胀和空泡变性;D.PASM×40肾小球足细胞肿胀和空泡变性;E.PASM×40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空泡变性

图2-3-6 Fabry病肾病

A.TEM×7.9K肾小球足细胞内可见致密、圆形、明暗相间板层状或旋涡状有胞膜包裹的髓鞘样包涵小体;B.TEM×25.5K肾小球足细胞内的髓鞘样包涵小体;C.TEM×7.9K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髓鞘样包涵小体;D.TEM×25.5K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髓鞘样包涵小体

【鉴别诊断】

需与导致肾小球足细胞增生、水肿和泡沫细胞样变性的各种肾病鉴别,另外还需与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泡沫变性的肾病进行鉴别。上述肾病电镜下均未见特征性髓鞘样包涵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