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营养和生活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监测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变化、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于保护和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为此,2010年,原卫生部疾控局决定把10年一次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调整为5年一个周期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第五次全国性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总体方案为: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010年针对34个大城市点和16个中小城市点,2011年针对25个中小城市点和30个贫困农村点,2012年针对45个普通农村点开展6岁及以上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3年针对55个监测点开展0~5岁儿童及2岁以下儿童母亲的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最后形成一个覆盖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190个监测点(150个6岁及以上人群监测点、55个0~5岁儿童和2岁以下儿童母亲监测点,其中15个监测点重叠)约25万全人群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膳食营养与健康数据库。按照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的总体方案,2013年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的55个监测点中0~5岁儿童和2岁以下儿童母亲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开展了专项监测工作。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和衡量人群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也是国际上评价儿童营养与社会发展的常用指标。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农业生产与食物供应等息息相关。儿童期营养不良的近期后果是造成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死亡率的升高、体格生长受限和神经发育的迟缓;远期后果是认知能力的受损、受教育年限的缩短、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以及成年期慢性病发病风险的增高,这些后果通常是不可逆的、无法挽回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0~5岁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4.3%和7.8%。儿童营养状况的地区差异明显,贫困农村这两项指标分别高达29.3%和14.4%。儿童缺铁性贫血问题依旧不容轻视,2岁以内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31.1%,其他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也较高;而且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依然存在。同时,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率正逐年增长。陈春明教授主持的“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6%,比1990年下降了74%,生长迟缓率为9.9%,比1990年下降了70%,但2010年贫困农村儿童生长迟缓率仍然高达20.3%。
开展中国0~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有助于了解我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存在的儿童营养问题,分析影响儿童营养与健康的相关因素,为政府和社会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提供基础数据。
(一)总目标
0~5岁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是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收集0~5岁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分析并发现我国儿童营养与健康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完善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体系和信息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制定我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基础资料。进一步贯彻落实《营养工作规范》,加强和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营养工作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了解我国0~5岁儿童膳食营养状况、喂养行为与健康状况。
2.分析我国0~5岁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3.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我国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基础数据,并为制定儿童营养改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培训各级开展儿童营养与健康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推动全国0~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