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高原病发生机制
急性高原病的发生与行军登高速度、海拔高度、气候、温度、食宿条件、劳动强度、群体情绪甚或基因易感性等有密切的关系。保暖、热饮热食、良好的睡眠、宿营地选择、降低工作负荷均有助于减少急性高原病的发生。
引起高原病诸因素的综合指标称为效应高度,效应高度不仅有地带性和地区性的差异,而且还有季节性差异。效应高度的总趋势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低纬度地区为 3 000~3 500m,中纬度地区为 2 500m,高纬度地区为2 000m,与大气圈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变薄和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变化有关。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高原反应越严重,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越高。从低海拔地区迅速进入高原的人群,当上升到海拔3 500m处,部分人出现急性高原病;当上升到4 000m处,则大部分或全部人出现急性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多发生在海拔4 000m以上的高原。
在分布有沼泽或埋藏有天然气地层的高原地区,经常有天然气逸出,在一定的地形部位和天气条件下,是急性高原病的诱因。
急性高原病通常是冬季比夏季多,因为冬天严寒,体内氧的消耗量大,上呼吸道的感染多。
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为101kPa,氧分压是21kPa。随着地势的增高,气压也逐渐降低,肺泡内的气体、动脉血液和组织内氧气分压也相应降低。研究表明,海拔4 000m时人体平均动脉氧饱和度可达85%。因此,此高度之下人体耐受性良好;但到5 000m后,气压和氧分压明显降低,人体动脉氧饱和度平均只有75%,接近人体耐受的极限。4 000~5 000m,高原肺水肿发病率升高4~5倍,需要医疗处理者升高2~3倍。
当人们从平原进入高原地区时,常需要2~3个月的时间适应当地的低氧环境,能生存并能进行一定的脑力及体力活动。如果不能适应高原低氧环境,则要发生高原病。有研究表明,当登山队员迅速登上4 400m时(第1~2天),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相当普遍(67%)。据报道,在3 628名乘飞机到达西藏(海拔3 600m)的健康人中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是57.2%,其中12.07%需要住院治疗。在从低海拔地区直接乘飞机到达4 400m的士兵中有15.5%发生高原肺水肿。此外,疲劳和过度体力活动也会增加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
进入高原后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促进了急性高原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生急性高原病有四大危险因素:①持续强体力劳动,战士和救援人员在快速达到高原后立即投入极强劳动,如不断行走奔跑、转运伤员、抬送重型装备及用力提运重物等,不分昼夜、不休息、缺乏睡眠、连续劳动12~16小时后发病;②上呼吸道感染,高原寒冷的空气和沙尘等极易诱发;③水摄入过少;④睡眠障碍,是救援人员进入高原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加了精神体力的消耗。有研究观察部队经陆路进入海拔3 658m的高原地区,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率为 70%~85%。紧急空运进入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高峰在部队到达高原后的第3~4 天发生率高达95%,是影响部队战斗力最大的因素。
对某旅的调查发现,该部队在4 500m左右驻营训练1年后回到平原,在平原4~5个月后急进高原,仅3天时间从1 300m机动到5 100m的目的地,但全员无肺水肿和脑水肿发生,高原反应发生率仅1%~2%,明显低于其他部队。这一情况说明高原适应性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机体的耐受性,还提高了高原生活的适应技能,是部队防控急性高原病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