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杨坚平定“三总管之乱”的三个帮手
在取得李穆的支持之后,杨坚的胜算就大了很多,他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和尉迟迥在战场上放手一搏了。
从后来的历史来看,杨坚能够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有三个重要的帮手,分别是韦孝宽、李德林和高颎。事实上,他们不仅是促成这场平叛战争胜利的关键性人物,而且他们中的两位也是后来隋朝的开国功臣。
先来说韦孝宽。
韦孝宽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了,就在尉迟迥叛乱的前夕,杨坚一边派人征召韦孝宽进京,一边又派韦孝宽前往相州接任相州总管。韦孝宽知道这次任务的凶险,出于谨慎,他故意放慢行程,一路上优哉游哉。当行进到离相州不远的朝歌(今河南淇县)的时候,他一边谎称足疾发作,一边又以寻医问药为借口派人到相州城中打探消息,发觉有变,便立刻折返。
不过,韦孝宽并没有直接跑回长安,而是在河阳停下了脚步。河阳在哪儿?就是今天的河南孟州,在洛阳靠北边一点的地方。洛阳是北魏旧都,北魏分裂后,洛阳就一直是东魏、北齐的地盘,宇文泰一直想拿下洛阳,但都以失败告终。一直到周武帝宇文邕吞灭北齐之后,洛阳才属于北周,后来周宣帝又在此设置了东京六府,统领北齐旧境,并修筑了洛阳行宫。
韦孝宽知道洛阳是守护关中的军事重地,极具重要性,绝不可留给尉迟迥。但是,韦孝宽为什么要先到河阳呢?当时河阳有八百守军,这些士兵都是关东鲜卑人,是从北齐故地收编过来的,他们本来就对北周没那么忠心,而他们的家人又都在尉迟迥的地盘,这些人无疑是最大的隐患。现在大战在即,这些关东兵一旦发生哗变,对洛阳是不小的威胁。
韦孝宽是怎么做的呢?他把河阳八百守军骗到了洛阳,一到洛阳就把这些人都扣了下来,全部收编整合到了洛阳的部队里,在洛阳加强防卫,训练士卒,随时待命进攻尉迟迥。
就这样,韦孝宽用一个小小的计谋,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洛阳的潜在危机,保证了洛阳的安全。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能反映出韦孝宽是一个沉稳干练、心思缜密的人。
韦孝宽在洛阳收整军队,加强防卫,训练士卒,随时准备和尉迟迥开战。可以说,杨坚选派韦孝宽来主持讨伐尉迟迥是非常正确的,在应对尉迟迥叛乱的前前后后,韦孝宽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再来说杨坚的另外两个重要帮手——李德林和高颎。
就在杨坚和尉迟迥大战在即的关键时刻,一封举报信被递送到了杨坚的面前。这封信是元帅长史李询(李穆的侄子)写的,内容是举报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收受尉迟迥的贿赂,请求派监军到军中查办此事。并且,李询还在信中说,此时前线已然“军中慅慅,人情大异”。
这三人是谁呢?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都是行军总管,都是随军参战的高级将领。这三人如果真的收受了尉迟迥的贿赂,那前方阵地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一旦阵前倒戈,大军必败无疑啊!就算没有收受贿赂,现在也搞得军心不稳,对即将开始的大战非常不利。
杨坚一时间也慌了,连忙找来刘昉、郑译等人商议对策。郑译提出,必须重新物色人选,替换掉这三个收受贿赂的将领,押回京师按律处置。杨坚深以为然,就想派刘昉和郑译中的一人来担此重任,去前线监军。
刘昉和郑译虽然协助杨坚矫诏辅政,登上了大丞相之位,但他们都是投机势利之徒,而且贪生怕死,在宫里搞阴谋政变可以,让他们上战场真刀真枪去拼杀,他们是决计不愿意的。当然,他们也不是那块料,杨坚之所以会首先想到他们,也是病急乱投医,显然是真的惊慌失措了。
就在这时,一个叫李德林的人站了出来,坚决反对杨坚临阵换将,理由有三点:
第一,诸将内心不安实属正常现象。因为无论杨坚还是尉迟迥,都是北周的臣子,只不过杨坚是靠着天子的名义,才能对众将领发号施令,众将领实际上并不是杨坚的臣子,而是北周的臣子,他们没有理由非得效忠于杨坚,为自己寻找退路也是人之常情。
第二,替换将领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不是一两个将军收受贿赂的事儿,而是整个军队都存在军心不稳的问题。更换完将领,就能保证后面派去的人绝对效忠于杨坚吗?不能,甚至可能搞得人人自危,大军不战而败。
第三,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李德林说,燕国名将乐毅之所以投奔赵国,赵括之所以令赵国在长平之战惨败,都是临阵换将所导致的。
杨坚听罢,觉得李德林所言极是,但是,如果不换将,又该如何应对呢?难道就对军中将领收受贿赂的事儿置之不理了吗?
李德林又继续说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只需要派一个得力的心腹到军中担任监军,而且此人必须智谋过人,让他来调查事情的原委,一方面可以安抚军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威慑诸将,即便他们有异心,也绝不敢轻举妄动。
杨坚顿悟,说道:“若公不发此言,几败大事。”(《隋书·李德林传》)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李德林。李德林是个纯粹的文人,他本是北齐的大才子,伐齐之役后,周武帝十分看重李德林,引为左右。然而,周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周宣帝即位之后,李德林便遭到了冷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德林被杨坚收入麾下,从此成了杨坚的智囊和心腹。
后来,在矫诏辅政的过程中,杨坚面临一个以什么样的身份来担当辅政大臣的问题。这时候,李德林就为杨坚建言献策,劝他以大丞相的身份来辅政,并且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李德林的建议,其实就是让杨坚把军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手中,这对杨坚后来篡周建隋铺平了道路。
这次也不例外,李德林直接指出了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避免了杨坚的一次重大失误。事实上,李德林的建言也是对当时形势的一个准确判断。杨坚通过矫诏辅政的方式,遽登高位,北周肯定有不服的,如果断然采取临阵换将的措施,必然搞得人人自危,很可能会造成军中大乱的恶果。
杨坚不是固执己见之人,他只是一时慌了神。冷静过来的杨坚立刻意识到了李德林所言不虚,如果真的按照郑译所说撤换掉这三名将领,恐怕仗还没打,就不战自溃了。
在关键时刻,李德林的建言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这一次,让杨坚避免了一次重大军事决策失误。也正是因为李德林的两次正确建言,杨坚对李德林也更为倚重。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不撤换前线将领的话,那又该派谁去前线监军呢?按照李德林的建言,这个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杨坚的心腹,二是必须才智过人。谁又符合这两点要求呢?
本来,杨坚最先想到的是内史崔仲方。崔仲方出身于当时著名的门阀大族博陵崔氏,而且他和郑译一样,也是杨坚的旧时同学。不过,崔仲方担心的是自己的老爹还在山东叛军地界,如果自己前往军中监军,难保尉迟迥不会拿他父亲做要挟,到时候恐怕自己的老爹会有性命之危。继而,刘昉和郑译也以没有军中经验和家中有老母为由,婉言拒绝了杨坚。
杨坚有点心灰意冷,都是自己的心腹,关键时刻却都掉了链子。这也反映出,杨坚虽然以矫诏的形式夺取了北周朝政,但是他身边以投机分子居多,这些人忠诚度并不高。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有一个人主动请缨,请求到前线去当监军,这个人就是丞相府司录高颎,这也是杨坚能取得平叛胜利的第三个重要帮手。
高颎是何许人?高颎当时的名字其实并不叫高颎,而是独孤颎,之所以姓独孤是因为他早年追随独孤信,是独孤信的属臣,这才被赐姓独孤的。后来,他又到了齐王宇文宪府中担任记室。一直到杨坚辅政之后,高颎才被招揽进了丞相府,担任丞相府司录。
相比于刘昉、郑译的临阵退却,高颎显然更有担当。刘昉说他自己没上过战场,没有军中经验,高颎更没有;郑译说他家中有老母,高颎家中也有高堂老母,甚至高颎都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匆匆上路赶往前线了。
事实上,从这一刻开始,杨坚从内心深处就彻底抛弃了刘昉和郑译。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别看刘昉和郑译都是辅佐杨坚登上高位的功臣,但他们都是政客,是投机分子,眼中只有利益,可以帮助自己一时,却不能事事倚重,一旦到了危难时刻,他们只知道自顾安危。
经过此次监军事件,杨坚已经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只有像李德林、高颎这样的人才是未来的社稷之臣,而像刘昉、郑译这样的人虽然可以帮助自己一时,但绝非能够委以重任的良臣。
高颎来到军中,一切按照李德林所交代的办,不仅不再追查军将贪污受贿的事情,而且积极笼络将帅,军队士气为之一振。
事实上,前线军营中出现的绝不仅仅是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三名将军受贿的问题,这只是表象,军中真正的危机在于军心涣散,人心不安。
被举报的三名行军总管中的宇文忻和杨坚私交甚好,而且是一员老将,但是杨坚上位大丞相之后,却没有对宇文忻有任何提拔和赏赐,这让宇文忻心中十分郁闷。于是,他就向人打听京师的动向,打听杨坚是不是有鸟尽弓藏之意。
高颎对宇文忻的心思非常清楚,但他还是对宇文忻毫无芥蒂,推心置腹,经常拉着他一起商讨对敌之策,一点儿都没有把宇文忻当作外人。
《隋书·宇文忻传》记载:“与颎密谋进取者,唯忻而已。”与高颎一起战前谋划最多的,就数宇文忻了,高颎作为丞相府的机要人员,却和宇文忻搞成了铁哥们儿,宇文忻难道还有理由阵前叛变吗?显然不能。
要知道,高颎不仅是监军,他所代表的更是朝廷和杨坚的态度。本来大家因为受贿的事儿,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彼此猜忌了。等高颎一到,所有人都以为朝廷派人来清算了,结果过了好些日子,高颎不仅不追究过往,而且对众将士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高颎用这种春风化雨送温暖的方式,不仅抚平了宇文忻心中的忐忑,而且打消了众将领心中的疑虑和不安。从此,大家开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摩拳擦掌起来,士气空前高涨。
可以说,杨坚在面对这场叛乱危机的时候,武有韦孝宽,文有李德林、高颎,战略上有李穆的支持,杨坚的团队不可谓不强大。那么,这场叛乱的结果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