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 区域
本书中的“区域”主要是根据我国的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划分的区域,有明确的地理界限。本书是以行政权力为背景的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从现有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我国R&D投入最重要的单位主体就是省级行政区。
二 R&D
R&D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缩写,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内,为增加知识的总量,并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2]。通常来讲,R&D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总称,R&D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是为获得相关现象和可观察实施的基本原理、规律、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或理论研究活动。它是一门独创性的研究,因此不以任何专门的实际应用或特定的使用为目的,科学是它研究的对象,属于公共消费品。基础研究的立足点是研究领域的前沿和交叉学科的新生长点,因此,基础研究具有超前性。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行政机构印发的《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此做了明确的定义:“基础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规律,追求新发现、新发明,创立新学说,积累科学知识,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3]
应用研究是为了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并以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为目的的独创性研究活动。具体来说,它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领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后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技术、工程技术等的原理和方法,使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生产力结合得更加紧密。应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特定领域的关键技术性问题,结合特定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趋势,将基础研究得到的新发现、新理论加以实践应用,旨在解决实际需求,一般通过提高特定领域的技术水平、创新研究技术和方法来实现特定领域的技术突破。
试验发展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已经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为生产产品、材料和装置提供新的工艺、系统、服务,以及对上述已生产的各项做出实质性改进的系统性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新技术、完善现有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利用现有理论、技术、方法对特定领域进行改进。
本书采用的是更广泛的R&D定义,即R&D不仅包括研究和试验,还包括成果的应用。R&D的成果应用主要是指将R&D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试验发展活动中产生的新产品、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等用于具体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R&D活动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在科技活动中的每一步都有R&D活动的参与,而最为直观地反映活动效果的,就是R&D成果的应用。
三 R&D投入与产出
R&D投入是指所有R&D活动中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物资投入等,通常情况下的R&D投入主要指R&D活动的经费支出。R&D活动的经费支出可以分为R&D内部支出和R&D外部支出两个部分。R&D内部支出按支出用途可分为日常性支出和资产性支出两部分,按资金来源可分为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国外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等四部分;R&D外部支出是指按同类项目实际转拨外单位的经费,可分为对境外研究机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对境内企业支出、对境外机构支出四类。通过对我国历年R&D投入统计公报的分析,发现用于R&D内部活动的经费远远高于R&D外部活动的经费支出,R&D内部活动的经费约占R&D经费的90%以上,用于委托其他部门开展R&D活动的经费占总R&D经费的比重不足10%。本书将依照惯例,将R&D经费支出用于表示R&D经费投入。
在《弗拉斯卡蒂手册》中,R&D指标被分为三类,分别为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影响指标。投入指标主要包括R&D活动中投入的各类资源;产出指标主要包括R&D活动所产生的直接成果;影响指标主要包括R&D活动对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产生的贡献和影响。大多数的实际情况是将影响指标也归入产出指标以便于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也就是说,R&D的产出指标将包含两个部分——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
四 R&D投入强度
R&D投入强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R&D/GDP),这一指标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更为具体的解释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投入强度=R&D÷GDP×100%)。R&D投入强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纲要指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4]纲要提出的既是规划也是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系列目标,按照前文对R&D投入强度的划分,第一步就是要实现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也就是说,R&D投入强度要达到2.5%。只有全面提升R&D的投入强度和投入绩效,才能从客观上促进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跨越;只有全面提升R&D的投入强度、提高R&D的投入绩效水平,才能逐步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一系列目标,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五 绩效与R&D投入绩效
绩效是指组织或个人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所得到的结果,或是组织或个人在过去某段时间内工作中体现出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说,绩效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即“绩”和“效”,两者组合起来才是绩效的真正含义。其中,“绩”是指完成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业绩,“效”是指完成工作的效果、效率。
通过对绩效定义的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共有以下三种观点来定义“绩效”一词。
第一种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学者大多数认同“绩效”是结果这一观点,但在对绩效是什么的结果描述中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绩效的定义为:“过程输出的结果和从产品、服务中获得的结果。”[5]这里的绩效,包括顾客的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绩效、市场绩效、财务绩效、人力绩效、过程绩效以及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的绩效。
第二种是以行为为导向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绩效的定义为“一套与组织或个体所在工作组织单位的目标密切相关的行为”。从上述定义可以发现,这里的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可以被外界观察的,只有与组织目标相关的行为才是它所包含的行为内容,并且这些行为能够通过个人的熟练度来划定其等级,这里绩效的含义不是结果而是行为本身。
第三种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学者认为能力就是绩效的体现,而基于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就是绩效的管理方式之一,并且这种观点在广大的知识型企业中得到了认可。但是在真正地运用“能力是绩效”的具体评价和判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一个组织团队一定是动态的,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和团队本身两者上,即团队成员是动态的、团队本身具有周期性。局限性在于,在一个周期内团队成员的能力没能体现出来,并不能说明团队成员没有能力,这就是问题所在。
由于绩效是一个量值,因此,绩效评价主要就是指对绩效的量化评价。
在绩效评价时应该综合考虑三个因素,即时间、方式、结果;对绩效进行考评时,不仅应该考虑投入,也应该考虑产出,投入有时候可以看作是行为,产出有时候可以看作是结果(见图1-4)。
图1-4 绩效的三个要素
通过前文对绩效科学内涵的概括,本书认为R&D投入绩效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内涵。
第一,R&D投入是用于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及进步的资源投入,它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R&D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R&D投入绩效应该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两方面。R&D投入效率是指用产出和投入之比来体现单位产出,反映的是R&D的资源配置能力;R&D投入效益是指用产出和投入之差来体现收益情况。R&D投入绩效不仅应该反映R&D活动主体自身产出的效率和效益,还应该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R&D投入绩效应该是行为和结果的有机结合。R&D投入行为应该是结果的实施载体,结果是行为的体现,两者是有机结合的。
综上所述,在本书中对R&D投入绩效的定义为: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反映R&D活动主体自身产出效率和效益,还能反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行为和结果的有机结合。
六 绩效评价和R&D投入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指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性或定量方法,按照规范的标准和程序,对组织或个体的业务成果、效率和实际效益做出尽可能客观、准确且公平的评价。通过对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评价,鼓励和促进各个不同被评价对象间的相互竞争,判断和发现被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科学方法。
R&D投入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的R&D投入、产出、效率、效益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做出科学、规范、准确的绩效综合评价。通过对R&D投入绩效的评价,可以分析和判断R&D创新能力,提高R&D活动的管理绩效,对公众关注的R&D活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客观评价,为国家科技事业的进步和R&D活动的科学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同时,R&D投入绩效评价是科技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好R&D投入绩效评价工作,能促进我国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科技资源管理的规范合理、科技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R&D活动的不断发展,我国的R&D活动主要呈现三大发展趋势:R&D投入资金的不断增加,对R&D资源与资源分配的关注度不断加大,以及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越加明显。这三大发展趋势都将在侧面进一步促进R&D投入绩效评价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