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个拥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国家,必然拥有一个能够培养各专业领域、各层次人才队伍的教育体系。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的良性运转与不断创新发展,依靠的是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对于新兴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而言,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师这些具有坚实科学训练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端学术型人才,也需要有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技工,前者需要通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系统教育来培养,后者则需要通过专科教育和实践操作训练来培养。没有前者,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在设计理论和工艺理论方面就无法推动创新;缺少后者,好的设计理念和工艺程序就无法在操作中得以实施。举例来说,我国从德国或日本引进的原装生产线,在国内安装调试后,其加工精度与同一条生产线在德国或日本的产品精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这里就不存在设计理念甚至设备制造工艺的问题,反映出来的是国内进行安装调试和加工操作的技工的专业水准和经验与德国、日本技工的差距。前段时间国内电视上播出的“大国工匠”系列,介绍了我国一些行业部门技术精湛的高级技工,但是这样的“大国工匠”,在我国的制造业中仍显稀缺。据国家劳动部门统计,在我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中,高技能人才仅占4%,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1]
这些高技能人才是如何培养的?其实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制造业大国的教育体制,就可以得到启示。德国高等院校有三种类型:(1)大学(University);(2)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FH);(3)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职业教育在德国有历史传统,德国多次修订《联邦职业教育法》。德国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16~19岁年龄组的青年中接受职业教育者超过70%,20世纪70年代后“双元制”职业教育逐渐向高等教育延伸。[2]
日本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小学教育阶段以后的各级各类正规学校都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许多高中和大学普遍开展与产业界的合作,通过各种“产学合作”项目开展职业训练。[3]1958年日本制定《职业训练法》,分别在专业研究、教育培训、技术转移、专业咨询、创业多个层面同步推进“产学合作”。一些研究认为,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从20世纪50年代的职业高中—短期大学,发展到60年代的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70年代的专修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技术科学大学,再发展到90年代的专业研究生院。[4]这两个制造业大国之所以能够领先于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本国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相比之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1996年我曾访问过台北的铭传管理学院(现更名为铭传大学)。这是一所私立高等职业学校。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就是该校与社会上就业单位的密切合作,例如他们的金融专业学制为3年,第三年全体学生被安排在当地最大的几家银行做见习生,学校负责联系和组织具体的就业活动。银行很愿意接受这些高年级实习生,安排老职员指导他们参与银行各部门业务工作。对银行来说,第一可以得到专业劳动力的一年无偿服务,第二在实习期结束后可以从这些毕业生中选取高素质的新职员。学生们也非常认真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争取毕业后能够被实习的银行录取为正式职工,进入社会上的高薪行业,我们被告知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被各银行录取甚至提前预订。学校做些组织协调工作,同时从学生那里收取高额学费。虽然学费很高,但是每年报考的学生很多。办学的结果是学校、学生/家长、就业单位三方都很满意,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格局。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大陆的职业教育应当如何发展,从铭传管理学院的办学经验来看,学校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是一个成功的思路。相比之下,1995年我在广东高明、电白两县(市)开展农村教育调查时,特别关注过当地的职业教育。[5]我发现各县教育局根据政策指标要求由普通中学改制的职业中学,只是名义上开设了几门“专业课程”,实际上难以承担真正的职业教育的功能。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由此出现全国大学的扩招潮。与此同步的是全国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通称“大专院校”)升级为招收本科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通称“本科院校”)。在学生和家长们的眼里,“本科生”的称号和本科文凭自然比“大专生”和大专文凭要更加“高级”,也预示着学生毕业后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但是没几年就出现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人们开始反思把那些大专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是不是一个明智的思路,高校体制改革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大学扩招给中国教育事业和社会劳动力队伍建设带来的影响与后果,需要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但是至少两个后果是清楚的。第一个后果是本科高校快速扩招极易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其原因是只有大幅降低录取分数线才能实现扩招,扩招部分的学生基础较差;同时大学现有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改善。2000年我在某地调查时,有一所大学的朋友告诉我,扩招后学校的收入增加(政府投入和学费收入增加),教师的收入增加,学校有钱给教师修建新的宿舍楼,大家很高兴,但是学生规模扩大后,教师人数并没有相应增加,教室数量没有增加,结果课程排到晚上和周末,教师疲惫不堪,扩招的学生都是在原有分数线下降后录取的,基础较差,所以学习成绩普遍下降。
大学扩招造成的第二个后果,就是许多大专院校升级为本科大学,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高级技工出现很大缺口。所以,一方面几十万本科毕业生难以就业,另一方面企业高薪也聘请不到合格的高级技工,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出现了结构性问题。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控制大学招生人数并提高教学质量,使本科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二是恢复部分原有的专科学院,使它们回到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养高级技工的路子。2012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持续13年的本科扩招被叫停。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6]2014年,教育部提出把600所普通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这是根据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作出的明智决定。
本书作者王秀丽的硕士专业是教育社会学,导师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钱民辉教授,在博士学习阶段转由我指导。考虑到她在硕士学习时期的专业基础,所以我把她的博士论文选题也定在教育研究领域。在思考我国如何发展符合制造业就业市场需求的高等专业人才教育时,还有一个需要进一步推动的研究专题,就是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部分专业更加贴近人才市场的需求。而用人单位和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可以使应用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际操作与毕业生就业所需知识和技能更直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铭传管理学院许多专业采取与用人单位联合办学的体制,在校生的部分课程请用人单位的高管现场讲授,毕业前的实习直接安排在用人单位上岗工作,学生的毕业前景和薪酬待遇非常好。我觉得中国大陆高校的部分应用型专业也可以借鉴这种课程与实习体制。
东北一所大学的机械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办“定制式”试点班,企业参与教学与实习全过程并优先接受该班毕业生。王秀丽提出在这所大学开展实地调查,最后确定的论文选题就是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教育,通过这所大学的个案调查来探讨和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既较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又为企业培养专业方向明确、基础知识坚实、操作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我认为这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一个不可忽视的专题。王秀丽以“定制式”试点班为具体个案来调查和分析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对该校的基层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进行大量的深入访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这一专题研究。2010年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顺利答辩。本书即是在她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补充修订完成的。相信这一研究能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思路。
近几年我国高级技工紧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2015年至2017年,中国职业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下降,影响了高职院校生源。2018年,中国技能劳动者约1.7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0.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指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达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7]许多企业招聘高级技工的条件已经超过一般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例如杭州发电设备厂用6000元月薪招不到数控操作工。具有数控知识的模具技工的年薪已开到了30万元,超过了“博士”。[8]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努力推动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9]
为了提高我国高级技工的社会地位、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报考高职院校,举措之一就是鼓励各企业进一步提高高级技工的薪酬待遇。2017年8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不仅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要精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谈起早年在国外考察时的一段经历: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告诉他,这家企业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级技工,拿的工资和企业总经理一样高。李克强总理问:“我们的企业有没有这样格局和气魄?”[10]在中国经济这架大机器中,每个职业、每个劳动者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或螺丝钉,作为机器的组成部分,谁都不可或缺。
期待我国的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专科教育在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中能够为中国培养出一支大规模、高水准的“大国工匠”队伍。
马戎
2020年5月1日劳动节于茉莉园
[1] 王蓉:《高级技工月薪1万元》,前程无忧,http://arts.51job.com/arts/13/274115.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4月28日。
[2] “德国职业教育”词条,百度百科,https://baike.so.com/doc/184509-19490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日。
[3] “日本职业教育”词条,百度百科,https://baike.so.com/doc/28548059-30046124.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日。
[4] 《日本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人人首页,https://www.renrendoc.com/p-3108212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日。
[5] 马戎:《高明市教育发展情况调查》,载马戎、龙山主编《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24县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第21~52页。
[6] 2019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扩招1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中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7] 《高级技工蓝领收入将全面超白领》,今日头条,2017年3月27日,https://www.toutiao.com/i6402003848377926145/,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4月28日。
[8] 《数控高级技工工资待遇怎么样?大约能拿到多少钱?》,爱问,2017年9月6日,https://iask.sina.com.cn/b/1v6hOqTHp.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4月28日。
[9]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报》2019年第9期,第21页。
[10] 《对于高级技工工资问题,李克强总理这样发问》,搜狐网,2017年9月2日,https://www.sohu.com/a/169082688_257321,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