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以H大学的试点班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内容结构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社会变革大背景下,具有结构嵌套性特征的高校场域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过程的追述,分析变革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的影响机制,高校场域中各行动者对培养目标的能动性行动,从而揭示变革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在行文上,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与分析框架,包括两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及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关注的缘起,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学用错位原因研究进行探讨,厘清本研究的空间,并定位研究视角与切入点;第二章回顾了社会学中解释社会发展的结构与行动两大范式,在结构与行动的范式下解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受到了结构和行动的双重限制。但不能否认的是,结构范式或行动范式在就业难解释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提出的策略措施也各有侧重与局限。在理论比较与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搭建了超越结构与行动的整合范式,作为分析框架,将高校看作行动者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过程。将学校看作行动者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学校组织看作行动者,其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理性与行动方式,并以场域嵌套性的特征进行各种有目的的、以他者为对象的社会行动;二是指学校的行动归根结底是由学校场域内部嵌套的各场域中的个体行动者来进行与完成的,学校场域行动的生成、变化都要受到其内部嵌套场域中个体行动者的影响与制约。这一研究趋向也暗合了上文所讲的本研究将结合“自上而下”的目标执行模式与“自下而上”的目标实践模式,来揭示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的分析思路。

本书的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分别阐述高校场域内,制度层、管理层与技术层等各层级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日常实践,以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对培养结果的反馈,重点追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目标确定、方案设计、培养实践以及结果反馈等环节中的重要实践,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在哪些环节产生了移位”以及“为什么产生移位”的问题,揭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第三、四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的目标确定与方案设计环节,重点分析高校制度层与管理层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方案设计过程中,出于各种现实考虑而的在体现与反映社会需求的目标确定中的权宜与决断,并揭示其行动的深层逻辑:制度层在实践过程中有合法性建构的思考,同时还有争取资源等的考虑,管理层的协调遵循制度逻辑与效率逻辑共同作用的目的理性。第五章展现高校技术层实践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层的激励、监督与控制,教师对培养目标与方案的判断与认知态度,自身的技术素养与专业精神,用人单位的参与以及与学校实践者的互动,都对技术层的实践选择有关键影响,通过对这一实践过程中关键人物的态度行为进行解读,分析技术层面教师在实践人才培养方案时,并非仅仅遵循效率逻辑的指引,而是受到自身专业价值的影响,感受到现实生存环境的压力,因而其实践并非单纯的价值理性或利益理性,而是受多方面影响共同决定的“目的理性”的左右。第六章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视角,对人才培养结果的反馈进行分析,阐述“供需移位”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揭示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的人才培养的最终走向,及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行动者的行动逻辑。

第三部分是理论提升与本研究总结部分,包括两章。第七章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行动的不同实践逻辑,以及整体行动中的“目的理性”。第八章为总结部分,回应研究主题,总结研究发现,并讨论研究发现可能的延伸意义,最后总结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一些未尽的任务。


[1] 张兆曙、蔡志海:《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学术论坛》2004年第15期,第61~65页。

[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6~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上),人民出版社,1964,第8~9页。

[4]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第99页。

[5]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11~13页。

[6] 卢海峰:《促进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融合》,《消费导刊》2012年第2期。

[7] 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求是》2013年第20期。

[8] 徐敬、巩丽:《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宏微观作用发挥研究》,《江苏科技信息》2016年第11期。

[9] 周仲高:《大学生就业困境: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第4期。

[10] 周晓红:《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94页。

[11] 苏国勋:《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趋势》,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58070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9月10日。

[12]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第214页。

[13] 张赵曙、蔡志海:《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的对立与贯通——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回顾与再思考》,《学术论坛》2004年第5期。

[14] 李功华:《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8,第14页。

[15] 陆广峰:《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14期。

[16] 高明月:《财经类高校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财经大学,2018,第7页;刘强:《转型期中国就业增长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第32~37页。

[17]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277~278页。

[18]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页。

[19]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0]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61页。

[21]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61页。

[22] C.E.Coburn,“Beyond Decoupling: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Classroom,”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3(2004):211-244.

[23]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页

[24] 张岩:《行动的逻辑:意义及限度》,《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5] G.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第256~257页。

[26] Palumbo & Calista,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Opening up the Black Box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0),p.72.

[27] W.R.Scott,“Field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s,” in J.G.March,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 (Chicago:Rand McNally & Company,1965),pp.260-304.

[28]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19个字拉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帷幕;同年10月,以中央下发11号文件为标志,东北振兴战略正式实施;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5年,国办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36号);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即从重点领域振兴,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振兴,为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新阶段带来了新任务,对振兴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1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

[29] 对这两位教师的归类颇费了些心思,按照理论,院领导等中层领导应该归入管理层,但这两位教师除了有行政上的职务外,也确实给试点班上课,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归入技术层。但在本书中,对这两位院领导的访谈主要针对是试点班方案的设计与认知的问题,对资源的争取与调配等管理行政层面的问题,而且实际上,他们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也更属于管理部门,因而将其归于管理层,在“定制式”试点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程中,他们实际上承担了贯彻上层领导意志、执行政策的职责。

[30] 这五位教师均为专任教师,是指全力教课而没有任何行政或事务性工作的人员,但他们并非只给试点班上课,也给其他班级上课。他们没有任何行政上的职务,如校长、院系主任、教研室组长等,因而可以划入技术层,如校长、级部主任。

[31]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