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①;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②。
【注释】
①惟:只有,只是。平情:公允而不偏于感情。
②期:期望,希望。寡欲:保持心地清净,头脑清醒冷静,欲望少。
【译文】
众人情感相同的地方就是人性,舍掉情感则人性也不能凸显了;众人欲望共同处就是义理,舍弃欲望则义理不能明了。所以君子不能舍弃情感,只做公允而平和的事情而已;不能禁绝欲望,只是希望减少和克制欲望而已。
【点评】
关于性情说,既有程颐“性即理也”,又有张载“心统性情”,朱熹承继发扬曰:“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发于智识念虑处皆是情,故曰心统性情。”又说:“如仁义自是性,孟子则曰‘仁义之心’;恻隐、羞恶自是情,孟子则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盖性即心之理,情即性之用。”心有体有用,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性情皆由心中发出,仁义礼智等性理在心的作用下转化为道德情感,并落实到人生实践中。相同的情感来自共通的人性,人们不能只追求性理,而舍弃情感,成为理性枯燥之人。
欲望是人的天性之一,一般包括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两个层面。如饥则食,渴则饮,属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古代社会认为欲的存在弊大于利,泛滥的欲望不利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它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也不利,尤其私欲、恶欲更是如此。韩非认为:“可欲之类,进则教良民为奸,退则令善人有祸。奸起则上侵弱君,祸至则民人多伤。”不正当的欲望会使善良的民众奸邪惑世,灾祸不断,伤及政治根本,冲击社会的道德准则,这是要加以控制的。而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范畴内的人欲,则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人们追求义理,塑造完美的道德情操和朴素清静的价值取向,并不需要压制清除正当的情欲与物欲,如此只会影响正常的情感和人格的建立,使社会缺乏蓬勃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