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
躯壳的我要看得破①,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②,虚则义理来居③;性命的我要认得真④,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注释】
①躯壳:指有形的身体、肉体(对精神而言)。
②万有皆空:即佛家所说的“五蕴皆空”。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就到了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常虚:谓道体虚无,故能包容万物;性合于道,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
③义理:合乎一定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
④性命: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也。”朱熹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
【译文】
身披躯壳的“我”对世界看得透彻,就会放下世间所有执念而包容万物,包容万物则礼义伦理就会寄居;本性天命的“我”要认得真切,就会万般道理齐备而心灵充实,心灵充实则物欲不能入侵。
【点评】
虚心才能使心胸宏大宽广,容纳万物,才能听进各方意见,消除粗鄙偏见,使知识齐备,道义长存,而精神不易被物欲蒙蔽。
春秋时,卫国有个叫孔圉的大夫去世后,被卫国国君赐予“文”的谥号。子贡不解,便去问孔子。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认为孔圉聪明而又虚心好学,从不因为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所以被称为“文”。这段对话记载在《论语·公冶长》中。
唐朝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曾在荆州观赏张僧繇留下的画迹。初次看到觉得印象一般,认为张僧繇只是虚有其名。第二天,他告诫自己要虚心,又跑去仔细观摩。此次大有收益,体会到盛名之下的确没有假名士!他越是沉浸其中潜心学习,越领悟到张僧繇作品的真正妙处,于是朝夕揣摩、坐卧观赏了十余天,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阎立本从最初的不屑一顾到后来能体会到张僧繇绘画的精妙之处,在于他放下了偏见,并能虚心学习钻研。阎立本后来能在绘画上取得巨大成就,与受张僧繇作品的启发也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