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内外城和皇城
⊙内城、外城、皇城
古时候的城市大多呈内城外郭的模式,北京城也是一样,外城拱卫内城,而内城又包围着皇城和宫城。要想进入紫禁城(宫城),便要穿过外城、内城、皇城。
明朝永乐年间,北京内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城墙四角建有角楼,外有护城河环绕。
北京外城的兴建晚于内城。明朝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北京城的防卫能力,便按照“城必有廓,城以卫君,廓以卫民”的规制建造了外城。但由于财力不支,原定城周并没有完成,只在内城以南扩展了一片区域,使得整个北京城呈现为“凸”字形。
关于北京城的城门,流传着“里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也就是说内城、外城和皇城分别有九座、七座和四座城门。
内城共有九座城门。居于故宫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高大城门名为正阳门,元代称丽正门,是根据离卦中“日月丽乎天”而得名,老百姓称之为前门。前门往东三里有一城门,叫作崇文门,元代称为文明门;前门往西,与崇文门遥相对应的是宣武门,元代则称顺承门。在内城的东半部分,靠南边的是朝阳门,元代称齐化门;靠北边的是东直门,元代称崇仁门。西半边的两个城门,与东直门相对的是西直门,元代称和义门;与朝阳门呼应的是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在内城的北部还有两个城门,西北方向的是德胜门,东北方向的叫安定门。在清朝,负责这九座城门守卫和门禁的武官,就是我们熟知的“九门提督”。
⊙永定门
外城共有七座城门。同样以南北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为分割点,其东有左安门、东便门、广渠门,其西边则分布着右安门、西便门、广安门。
皇城位于内城之中,共四个城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而紫禁城又位于皇城中心。外城、内城、皇城与紫禁城共同形成了围合式的城市格局。
⊙天坛
⊙正阳门
⊙西便门、东便门、宣武门、崇文门
⊙安定门
天安门
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也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地标建筑。
流经天安门前的护城河又叫外金水河,它与流经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遥相呼应,二者被统称为金水河。
在明清两朝,凡遇新皇登基、皇帝大婚这样的重大庆典活动,都会在此举行颁诏仪式。先由礼部尚书在太和殿奉接皇帝诏书,随后登上天安门城楼,交由宣诏官宣读,此时文武百官须按等级依次排列于外金水桥之南,面北跪听。宣诏完毕,会将皇帝诏书放入一只木雕金凤的嘴里,用绳顺墙垂下,命礼部官员用朵云盘接住,放入龙亭,抬至礼部,用黄纸誊写,随后送抵各执行部门,向全国颁发,这一整套流程被称为“金凤颁诏”。
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5日,天安门上举行了最后一次“金凤颁诏”,宣读的是末代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
华表
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
华表起源于古代的谤木。相传上古时期,贤明的尧帝曾在庭中设鼓,让百姓们击鼓进谏,又在交通要道旁竖立木牌(谤木),让百姓们在上面写谏言,由此听取建议,通达民意。
后来谤木演变为今天所见的华表,如天安门城楼的内外所竖的那一对华表,便是由汉白玉制成,上有八角云龙纹,直径0.98米,高9.57米,重20多吨。华表上部镶嵌云板,寓意“高与浮云齐”。
华表顶端立有小兽,大家经常叫它“朝天吼”,实际上它的名字不是“吼叫”的“吼”,而应是“犼”,常见于志怪典籍,如袁枚《续齐谐记·犼》中所载,“犼有神通,口吐焰火,能与龙斗,故佛骑以镇压之。”《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坐骑被称为“金毛犼”;同样以观世音菩萨为原型,《封神演义》中的慈航道人收服金光仙为坐骑,其原形也是金毛犼。通常认为,犼是守望之兽,将其置于华表顶端,寄托着君王勤政的愿望。
城楼内的华表上,犼面向北方,面对着紫禁城,被称为“望君出”,意思是劝诫皇帝勿要沉迷于宫廷玩乐,并督促皇帝要走出宫城,关心民生。而天安门前华表上的犼则面向南方,叫作“望君归”,呼唤着皇上不要游山玩水,快回到宫内处理政务。
⊙朝天吼
⊙华表
端门
端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顾名思义,它在提示前往皇宫的人们,请保持端庄的仪表和肃然的态度。
目前保留下来的端门为康熙六年(1667年)重建,其建筑风格与天安门相同,故又被称为“重门”。端门的城楼内悬着一口双龙盘钮大钟,重逾3吨,每逢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巡、回銮时,便会出现端门敲钟,午门击鼓,钟鼓齐鸣的景象,彰显皇权威仪。
端门北部的甬道两侧,设有明清中央机构六部的朝房。明清时期,上早朝的大臣要在五更(凌晨3点~5点)来至宫门前的朝房里等候宫门开启,这叫作“待漏朝房”。“漏”是指古代的计时器滴漏,“待漏”意思是提前到达,等待上朝的时刻。
⊙端门及朝房
左祖
紫禁城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制建造的,“祖”即指祭祖之处——太庙,“社”则是皇家祭祀土神、谷神之所——社稷坛。
我国地处北半球,房屋多为坐北朝南,因此古代以南为上,左东右西,故而太庙位于紫禁城的左前方,右前方则建造了社稷坛。太庙和社稷坛均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太庙的规格极高,就宫殿本身的高度而言,太庙甚至高于皇帝主理朝政的太和殿,是世界上最大的以金丝楠木为主体的宫殿——殿内68根大柱及主要梁部件全部以金丝楠木制成。金丝楠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木材,品质最佳的金丝楠木产自四川的深山。太庙拥有世界上最粗的金丝楠木柱,不仅如此,太庙还是故宫建筑群六百年唯一没有发生过火灾的大殿,可见其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严密的保护。
太庙曾经安放过明清两代帝后的神位,每年都要进行几十种祭祀。每遇国家大事如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等,皇帝都要入太庙告祭祖先。
太庙大殿的两侧墙壁上可以看到精美的砖雕,均为透雕工艺,它们有着特殊的作用。古代的宫殿都以木柱支撑,为了延长这些木柱的寿命,工匠们除了严格按照工序对这些柱子进行防腐防蛀处理之外,还要让每一根柱子都立于柱础之上,从而隔绝潮湿的地气。对于包裹在墙里的柱子,也要用板瓦围出一片空间,使柱子不与墙体接触,再在下方的位置安放透雕的砖块,使空气流通,从而避免柱子受潮,而这些“透风”砖,因其精美趣致的图案,又成了建筑的美丽装饰。
太庙建筑群于1924年被改为和平公园,1950年更名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平日里,参观太庙的人很少,我们可以将太庙作为参观的起点,再经由西门直接抵达午门,开始游览故宫。
⊙“透风”砖
右社
天安门西侧是社稷坛,和东侧的太庙遥相呼应。
社和稷代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很重要的两位神仙:太社之神“句龙”,专司土地;太稷之神“弃”,主管谷物。
稷为五谷之一,“谷”原指有壳的粮食,五谷即中国古代常见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五谷分别是指稻(大米)、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菽(大豆),五行分属金、木、土、火、水。从古至今,土地和粮食都是养育人民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基石。于是,“社稷”在历史中慢慢演变成了国家的同义词。
社稷坛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高台,反映了“天圆地方”的理念,最上层铺着五色土,取自皇朝各地,代表四方纳贡。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黄色土取自河南;红色土来自浙江、福建、两广地区;白色土取自江西、湖广、陕西;青色土取自山东;黑色土则直接从北京取得。五种颜色的土,铺洒在社稷坛上,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代表海内一统的宏愿。
每年春秋两季的祭祀之前,社稷坛坛面上的土会重新更换,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社稷坛在1914年改为中央公园,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
想要游览故宫,也可以从中山公园的西门或南门进入,参观完社稷坛后,经由东门再至午门。
护城河和城墙
行至午门,向东可以看到护城河。护城河又称筒子河,是紫禁城的外围屏障之一,其源头在京西玉泉山,引出的水流经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北海,汇入濠涧,再向东经景山西墙下流入紫禁城西北角,进入护城河。
当年挖掘护城河形成的大量土方被运至宫城北侧,堆砌成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默默守护着紫禁城。景山曾作为两代皇家御苑,有五座山峰,主峰高43米,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于五峰之上添建五亭。
紫禁城城墙截面呈梯形,宽度可供六匹马并排行走。城墙内部用夯土垫实,外用特制的城砖包砌,每块砖长48厘米、宽24厘米、高12厘米,重24千克,一共使用了约1200万块砖。
自紫禁城建成时起,城墙上就驻扎着护军。清朝时,每面城墙上都设有十几个哨所,配备大炮。城墙与城门、角楼、护城河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城墙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