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高品质的原生家庭。因为,无论是孩子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三观认识、还是人生准则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所以,父母们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孩子正面的影响,让孩子变得更好。

别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的痛苦源泉

有人说过,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他的宿命。一个孩子的命运,会被父母刻上深深的烙印。

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充满了无限的美好和未来。可当命运的大手把他放入某个原生家庭之后,父母的性格、三观以及对孩子的教育都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此,孩子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人生态度都会不知不觉带上父母的影子,甚至他一生的轨迹都可能摆脱不了父母的影响——这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影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就让人们再一次讨论起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我是为了郭京飞和倪大红的对手戏才看这部剧的,可观看的过程中却对“苏明玉”这个角色产生了敬佩和怜悯之心,深深领悟到“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内心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一开始,我觉得苏明玉有些不近人情——母亲去世后,她虽然出钱出力,却没有明显的悲伤情绪;对大哥冷漠、疏远,对二哥刻薄、记恨。可等她回忆了过去的时光后,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

在她的原生家庭中,母亲重男轻女,极度偏爱她的大哥和二哥,对明玉苛刻、冷漠。两个哥哥每天什么家务也不用做,早饭是牛奶加鸡蛋,而明玉却需要做家务,早饭没有牛奶,也没有鸡蛋;明玉想要报补习班,妈妈嫌弃她花钱,一口就拒绝了。可当二哥说要去旅行时,妈妈却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大哥要出国留学,妈妈就卖掉了明玉住的房间。然而等到明玉上大学时,妈妈却逼迫明玉上免费的师范学校。只因为她觉得女孩子上大学没有什么用处……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明玉受尽委屈和不公,好在她有能力、能吃苦,又遇到自己的贵人,这才成就了不错的事业。可即便如此,明玉的内心也是痛苦的,她渴望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却因为曾经的伤害而不敢相信爱,不敢与人亲近——她对同事冷漠,不敢接受爱慕者的追求;她记恨母亲,不想活成母亲的样子,可是她却如同母亲一样强势。实际上,她的内心是脆弱的、敏感的,只是用强势来掩盖自己的脆弱,用疏远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幸运的是,最后明玉拯救了自己,不仅和二哥、父亲和解,原谅了母亲,也和自己和解了。她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内心的阴影,学会了如何去接受爱和如何去爱,让自己的内心和生活不再是灰色。

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都能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阴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和精彩。事实上很多人因为父母的忽视、亲情的缺失、家庭关系的不和,受到极大的伤害。在这样不良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固执。直到他们成年后,这些不良的性格依旧困扰着他们,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不幸。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怨恨自己的父母,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却又深受父母的影响,最终成为另一个翻版的父母。

绘画天才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一个富有却花心的男人,娶过好几位妻子,而母亲则是他父亲家中的女仆,虽然温柔善良,但一生都没法成为他父亲的妻子。

童年时期,达·芬奇就被带离母亲身边,跟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然而他的父亲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关心,那些继母自然也没有善待过达·芬奇。有的继母对他不管不问、冷漠以待;有的继母对他非常苛责,不是打骂就是训斥。因此,童年的达·芬奇几乎没有感受到任何亲情、关心和爱,所以他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家庭非常排斥,对女性也非常反感。因此,达·芬奇一生都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可他又非常渴望母爱,只能借助画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画中很多美丽、端庄的女性角色就是母亲的化身。

由此可见,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不管这个人天赋有多高,后天接受多好的教育,也不管他成就多伟大的事业,父母的影响永远也无法抹灭。

正因为如此,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温暖的家庭、良好的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如此才不会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痛苦的根源。

虽然我们可能做不了最好的父母,给予不了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应该努力给他最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尊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如此,孩子才能懂得爱与被爱,才能自信、乐观;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念来教育孩子,塑造他们美好的性格和心灵,如此,孩子才能更好地成才。

真正去爱孩子,给他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庭仪式感,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虽然很多人说仪式感是矫情,可我始终认为生活不能没有仪式感,仪式感可以让我们身边那些平凡的小事变得与众不同,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更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幸福和快乐的敏感程度。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那些对于父母而言做不做都可以的事情,甚至一些对于大人来说简单、无聊的事情,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有可能是意义非凡的。如果我们顺势给这些小事增添仪式感,那么孩子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惊喜和快乐,内心感到满足。

当然,营造家庭仪式感并不难,只要父母足够热爱生活,用心地对待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便可以了。比如说,孩子出门前,妈妈给予的一个拥抱或是鼓励;睡觉前,父母对孩子说一声晚安;生日时,父母给孩子布置一下房间,举办一个生日派对;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时,父母精心打扮后积极参加……

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能够给孩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我是幸福的!我是受父母爱护的。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重视、尊重,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和幸福。

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就非常重视家庭仪式感,不仅会在特殊日子给孩子惊喜,还特别注重给孩子制造不一样的仪式。她家孩子上幼儿园时,这位姐姐特意给孩子买了一套小礼服,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入学仪式。有朋友取笑她说:“不就是上个幼儿园吗,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你怎么还举办入学仪式啊!”这位姐姐只是笑着说:“我只是想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孩子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学校也举办了毕业典礼。当时这位姐姐特意请了假,推掉手中重要的工作,去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同事们都劝她:“幼儿园毕业典礼只是走个流程,你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再说了,之后还有小学、大学,难道你都要如此吗?”

这位姐姐说:“当然!幼儿园毕业典礼虽然只是个形式,但却是孩子告别幼儿,进入小学的标志。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我怎么能不参加呢?不管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大学,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经历,我都应该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这位姐姐的教育下,她的孩子非常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热爱,平常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成绩优秀,同时也会在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制造惊喜。

王小波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仪式感不是矫情,更不是虚张声势,它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开学前的新书包、生日会的小礼物、离别的拥抱……这些都是我们对孩子爱的体现,更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确实如此,对于大人来说,做不做这些“小事”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对于孩子来说,却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如果父母善于营造仪式感,重视给孩子制造惊喜,那么孩子对于幸福和快乐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同时对自己的生活都会更加热爱。可若是父母不重视仪式感,时常对孩子说:“小孩子过什么生日!”“这些节日都是国外的,我们才不崇洋媚外!”“上个学而已,买什么新书包!”之类的话,那么孩子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就会少很多,长大之后也会不懂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之前认识一个朋友,她就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与其说她不懂得浪漫,还不如说她缺少一颗用心生活的心。她和丈夫恋爱时就不喜欢浪漫,若是丈夫给她买礼物或是鲜花,她就抱怨地说:“这一点都不实惠,还不如请我吃顿火锅呢!”以至于他们夫妻两人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情人节,没有庆祝过结婚纪念日,生活过得越来越枯燥乏味。

现在她的孩子已经10岁了,却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有仪式感的节日,即便是生日也只是买个蛋糕、吃个饭而已。这一年万圣节,学校准备举办一个盛大的晚会,很多孩子的父母都给孩子买万圣节的装饰品、衣物,甚至还亲自到班级里给孩子们布置现场。可这个朋友却不屑一顾,说,“什么不喜欢过‘洋节日’”“学校只会麻烦家长”之类的话。最后,她只给孩子做了一个简单的面具,找了一个棕色的衣服。可想而知,别的孩子都是兴奋地玩耍,而她的孩子则非常失落。自此之后,孩子越来越孤僻、顽固,与她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所以,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更不要觉得这可有可无,当你的用心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安全感,让孩子赢得信心和认同感,那么孩子便可以更好地成长。

家庭仪式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仪式感,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拥抱或是一个小礼物,而是为了告诉孩子,父母是爱他的,想要给他最好的;所谓仪式感,并不只是简单的仪式,而是为了告诉孩子什么是值得提倡的,什么是值得纪念的;所谓仪式感,并不只是互道“早安”和“晚安”,而是为了告诉孩子,你有家人的支持,你可以带着爱和安全感出门或是进入梦乡。

你给孩子什么样的仪式感,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幸福感、价值感。

父母的素养,决定孩子未来的模样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某小区出现惊魂一幕,两个灭火器从高层掉落,其中一个差点砸到一位女士;另一个砸中了一辆电动车,电动车踏板被砸烂。

经过调查,这两个灭火器是一名13岁的孩子从高层扔下来的,而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好玩而已。虽然孩子的家长已经向全体居民赔礼道歉,但是居民仍然觉得此事非常可怕,万一这熊孩子不服从管教,继续高层抛物,砸到人怎么办?于是,该小区全体居民拒绝接受该孩子家长的道歉,并且要求他们搬离小区。

此事一出,社会上关于“熊孩子”的讨论又掀起一股热潮,所有人对各种熊孩子的熊行为都是厌恶无比,可又不能打,不能骂,只能又摇头又哀叹。比如,熊孩子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之后,他们不仅不改正错误,反而故意为之;熊孩子到餐馆吃饭,不是大声叫喊就是到处跑闹,被制止后反而越叫越大声;熊孩子到亲戚家做客,乱翻别人的衣柜,抢走别人心爱的玩具——遭到拒绝后就大哭大闹,得逞之后就眉开眼笑,甚至还会冲着你做鬼脸……

然而让人最头疼的并不是这些熊孩子,而是那些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在家在外,这些熊家长都纵容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孩子犯错,他们也觉得没有什么大关系。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熊家长,当别人指出孩子的错误时,他们或是毫不在意,或是恼羞成怒地说:“孩子小,你怎么和孩子计较!”“小孩子淘气是正常的!”“你没有孩子,等你有孩子了,就不会苛责孩子了!”相信,你肯定也遇到过吧!是不是也对熊爸妈和熊孩子感到不堪其扰呢?

一些熊孩子可能确实是年龄太小、不懂事,可是父母作为大人,难道也不懂社会公德吗?所有人都知道公共场合应该安静、遵守规则,别人的东西不能乱碰,别人不愿意赠予不能强求,为什么一些熊父母却不知道呢?甚至这些道理很多小孩子都能懂得,为什么熊爸妈偏要纵容自己的孩子呢?

只要家长教育得当、品行好、三观正,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出现所谓的熊孩子。孩子是父母的一个剪影,从小就看着大人学说话,学着大人做事,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试想,一对斯文有礼、举止大方的父母,怎能教出顽劣、无礼的孩子?生活在霸道、无礼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做到友爱他人、彬彬有礼呢?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孩子接受同样的学校教育,为什么有的孩子品行好、素养高,而有的孩子却顽劣、无礼,成为人人口中“讨厌的熊孩子”?原因就是这个。

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给你讲两个截然相反的家庭:一个家庭是爱德华家族,父亲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真诚勤勉,治学严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的子孙也都是非常出色的人物,其中包括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

另一个家庭则是珠克家族,父亲是一个酒鬼和赌徒,平时嗜酒如命,无所事事。而他的子孙也几乎没有一个成才,大多数都是乞丐和流浪汉,其中60多人是诈骗犯或盗窃犯,7人是杀人犯。

正如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写道:“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教育始于家庭,始于父母,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所以,身为父母我们平时要多自省、自审,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和行为,给孩子一个好的教养。当然,教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不需要你讲太多的大道理,只需要给他们做好榜样,让他们去感受、去实践就可以了。

“战火”中成长的孩子,真的满心是伤

幸福、和谐,还是争吵、不和?每个原生家庭都会给子女的成长烙上深深的印记。而争吵,无疑将给孩子的人生刻上“不幸”的烙印。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个视频:一个6岁的小男孩报警,说自己的父母时常打架,自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是这样。不管自己多么伤心,他们都不管不顾,只知道不停地争吵。

当警察安慰男孩的时候,他一边流泪一边指着墙上父母的结婚照,对父母说:“你们能不能像照片那样!”——照片中父母恩爱的样子,成为这个年仅6岁男孩最大的奢望。

看完这个视频之后,我心疼这个孩子,更无法原谅孩子的父母。因为,父母的吵架带来的,永远都有一个满心伤痕的孩子。

或许父母争吵只是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或是一时的言语不和。没过多少时间,情绪平稳了,他们又会恢复和睦。可是孩子的内心是脆弱的、敏感的,当孩子看到父母激烈的争吵、面目的狰狞时,父母的争吵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把他卷入到痛苦和恐惧之中。

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概率高达32%,比离异家庭的概率还要高出两个百分点。面对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甚至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咎到自己身上。他们会认为:是不是因为我的错误才导致爸爸妈妈吵架,是不是爸爸妈妈不爱我才每天都生气?

更严重的是在一次次面对父母吵架后,孩子可能养成面对他人时习惯小心翼翼,过度敏感,恐怕自己的行为招来别人的反感或是厌恶;习惯委屈自己来讨好别人,一旦别人情绪不对,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产生自我厌恶的心理。

悲伤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身为父母的人不是不懂得这个道理,我之前接触过一个性格内向、敏感的小男孩,他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战火”中成长的——父母都是暴脾气,动不动就大吵大闹,有时甚至会动手。每当这个时候,男孩就一个人缩在屋子里,不敢出声、瑟瑟发抖。

好在父母虽然时常争吵,却很少对他发脾气,也不会迁怒于他。但是哪怕他的父母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男孩的性格和心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对别人很难产生信任感,习惯猜测别人的内心——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让他浮想联翩,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得罪了对方。他非常害怕别人吵架,一旦看到别人争论,就会立即选择逃避。

正如蒙台梭利说得一样,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在父母的所有行为中,吵架是对孩子心灵伤害最大的,足以让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中。

所以,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和谐亲密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如此一来,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把父母的爱不断地延续。

退一步讲,即便父母间存在着矛盾,关系也不再和睦,那也应该平和地解决问题;即便做不到心平气和,也应该避着孩子,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付出一切却被孩子嫌弃?这问题在于父母

绝大多数父母都对孩子掏心掏肺,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希望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可付出就有回报吗?显然不是,很多孩子并不能明白“父母的苦心”,而是一边向父母索取,一边嫌弃父母。

曾经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表过一句话:“我努力优秀,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早日摆脱那个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网友们针对他的这句话展开了激烈讨论,都说他不知感恩,是个典型的“白眼狼”,并且可怜那对被自己孩子嫌弃的父母。

可我要说,父母付出一切却被孩子嫌弃,过错根本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父母教育的失当。很多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过度溺爱,即便孩子提出无理、非分的要求,父母也是咬牙答应,根本没有想过拒绝;孩子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孩子在家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父母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吃,只需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

这样的溺爱,会让孩子不知道感恩,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孩子就会心生怨恨,甚至嫌弃父母“无能”。更重要的是,被溺爱的孩子会表现出冷漠、内心自私、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更不懂得爱和关心父母的品质,甚至如果父母哪方面做得不好,孩子还会觉得父母给自己丢脸。

我曾经遇到一个高中生的母亲,她和孩子的父亲都是普通工人,四十多岁才生了这个宝贝女儿。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可夫妻两人并没有让女儿受委屈,从小就非常宠爱她,别人有的玩具女儿都有,别人上的培训班女儿都上。为了给女儿过生日,夫妻两人每年都花几百元买蛋糕,然后自己在那个月省吃俭用。夫妻两人还从来没让女儿做过什么家务,就连洗脚水都是给她端到床前。

好在这个女儿也比较争气,努力地读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见识越来越广,她就越来越嫌弃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父亲每天回家都穿着工作服,身上难免有些灰尘、油渍,之前女儿还会帮父亲把衣服拿到卫生间,可现在却总是嫌弃爸爸脏。

母亲每天下班之后都匆匆忙忙地赶回家做饭,一边做饭一边和父亲聊着厂里的事情。由于两人分别在厨房和客厅,说话的声音难免大一些,可在女儿耳中,这些声音变得越来越刺耳。有一天,她冲出房间,大声地对父母喊道:“你们说话这么大声,真是烦死了!”

学校开家长会,之前女儿都是催着父母参加,告诉他们千万不能迟到。可现在女儿却不愿意他们参加,怕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妈妈只是名工人,会嘲笑她。

这些事情虽然让她的父母有些伤心,但是却没有怪罪孩子,反而责怪自己没能给孩子最好的家庭。然而最近一次,女儿的做法却伤透了这个母亲的心:这一年女儿生日,夫妻两人便想着同往年一样买个大蛋糕,一家人快乐地庆祝一番。可女儿却提出要上某商场的西餐厅吃饭,因为别的同学时常去,自己却一次都没有去过。

虽然觉得西餐厅贵、不实惠,但他们还是答应了女儿的要求。然而,毕竟两人一辈子都没有进过西餐厅,更没有吃过什么西餐,所以根本不知道如何点餐、如何使用刀叉。看着父母扭捏、尴尬的样子,女儿不仅没有为他们解围,反而一边吃着牛排一边嫌弃地说:“你们连西餐都不会吃,真是太丢人了!”

这还不算结束,等回家之后,女儿竟然大发脾气地说:“和你们一起吃饭,真是太丢人了!叉子不会拿,牛排不会切,我的脸都被你们丢光了!”听了女儿的话,这位母亲瞬间泪如雨下。

最后这位母亲无奈地和我说:“我们辛苦地付出,怎么就招来女儿的嫌弃?虽然我们养育女儿不求回报,但是她这样不知感恩,我们真的很伤心。”

可悲的是,这样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很多父母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孩子反过来却嫌弃父母“没文化”“没能力”;很多父母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孩子反过来嫌弃父母没能给他更好的平台,没能让自己成为“富二代”;很多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给孩子买手机,可孩子却嫌弃父母不能给自己买“苹果”“三星”。甚至有的孩子竟然说出“我宁愿不生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话……

我非常同情这样的父母,可不得不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的无条件付出且不求回报。这些父母的溺爱,使得孩子养成了错误的价值观,成了令人厌恶的“白眼狼”;父母的错误教育,使得孩子变得冷漠无情、不知感恩,嫌弃自己的父母和家庭。

若是他们不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恐怕很难不被孩子嫌弃。因为,孩子的思想错误,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误,是父母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想要让孩子知感恩、不自私,父母就应该给他们最好的原生家庭,而不是给他们无尽的溺爱。

当然,最好的原生家庭是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和被爱,如何去独立、自主,如何友爱、体谅他人,如何付出和孝顺。

一个8岁的小男孩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生下来就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失明了。可即便如此,爸爸也非常厉害,系着绳子在高楼之间飞来飞去刷油漆,就好像是蜘蛛侠一样。我觉得我的爸爸就是一个超级英雄,他带我们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光明。”

看到了吧!这个男孩的爸爸只是农民工,且身体有残疾。但是孩子并没有嫌弃他,反而觉得他就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虽然这个原生家庭没有给男孩最好的物质条件,但是男孩却爱爸爸,并且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别让父母的短视,毁了孩子看世界的心

近些年来,人们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眼睛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一个人想要看到更远的美景,就必须让自己站得更高。同样的道理,父母的眼睛所到之处,藏着孩子的未来。

这是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引领者,他的性格、心理、思维、处事方式都极大地受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的眼光高于一般人,那么孩子的心就不会被拘泥于小院落。相反,若是父母没有远见,只顾着眼前,那么孩子也不会太关注未来。

认识的一个姑娘,是典型的80后女孩,师范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做文职。与很多普通人一样,她的生活不好不坏,未来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发展。可事实上,如她自己所说她的人生本不应该如此,若是当初不是父母强迫她选择师范类学校,她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

这位姑娘的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完全有能力供她上医科大学。可是当她说出自己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外科医生时,父母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女生读师范最可靠,将来做一名老师不仅生活稳定还受人尊敬,还说女生不必有什么事业,只要能嫁得好就可以生活幸福。

在父母的压迫下,这位姑娘只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含泪进入师范大学。可是她并不想当老师,更不想过普普通通的人生。大学毕业后,她违背父母的意愿,没去做老师,反而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打拼。但是由于学历和专业的限制,她只能成为一名文员,做着最基本、普通的工作,过着平凡的生活。

很多时候她都在想:若是自己能坚持,不被父母的短视所累,那么人生会不会大不同?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我却可以断定,这位姑娘的父母真的没有远见。孩子的世界很大,不只是脚下;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不只是眼前。而父母的眼里如果只有安稳、平凡的生活,只凭着一句句“为孩子好”“生活稳定”,而毁掉孩子看世界的心,那也终将毁掉孩子的理想和人生。

事实上,对于每个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他所处的位置,而是他心中想要前往的地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无法让他们看得更远,反而成为他们远行的阻碍,试想:孩子怎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总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不是你给孩子制造多好的物质条件,报了多少培训班,而是你是否给了孩子看远方的思维。

起点差不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见识和思维的不同,他们自己心中想要前往的方向也会有所不同。父母给了孩子看远方的思维,那么孩子才能有看遍这个世界的心,才能掌握丈量这个世界的本领。父母给了孩子长远的眼光,孩子才能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才不会迷失方向。

还记得2017年夏天那个火爆国内外的电影《摔跤吧!爸爸》吗?这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真的值得所有父母反思。若是没有剧中爸爸的远见和坚持,那么两个女孩根本无法走出印度,更无法成为世界冠军。她们的出路只有一个,像绝大部分印度女孩一样,早早嫁人、生孩子,围着丈夫和家务转。可正是因为这位爸爸目光长远,大胆地为女儿的未来做谋划,所以女儿们才得到了别人永远都没有得到的机会。

至今我还记得这位爸爸说得那几句话:

教练说:“至少你要拿块金牌。”

爸爸说:“你注定是冠军!”

教练说:“你已经领先了,注意防守。”

爸爸说:“忘掉领先,保持进攻!”

教练说:“你注定不是站在国际赛场上的料。”

爸爸说:“你一定可以成为奥运冠军。你将成为印度的榜样,永载史册!你不仅在跟澳洲选手比赛,还是跟这些轻视女子的人比赛!”

看吧!这位爸爸的眼里从来没有眼前,只有未来,不看暂时的胜利和失败,只看未来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给了孩子冠军梦,给了孩子看世界的心,所以女儿成了印度的骄傲、世界的冠军。

为人父母者,必为之计深远。所以,努力做一个有远见的父母,给孩子看远方的思维,教会孩子如何丈量世界。如此一来,孩子才不会困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若干年后,他才能赢得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