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基本的教养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而陪伴也是对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最大的滋养。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陪伴的含义,有些人在孩子的成长中长时间缺席,导致亲情的部分缺失;有些人只是陪着孩子,却没有给孩子关心和鼓励;有些人甚至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对其格外冷漠……
你知道孤独的孩子有多痛苦
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恨不得把十二万分的关心都给孩子,从身体健康到学习成绩,再到技能培养面面俱到。所以绝大部分孩子,身体是健康的,学习是优异的,个人的生活技能也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有很多孩子,他们的性格总是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缺陷。
那些孤独的小孩,他们总是显得不合群,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生活。即便身处群体之中,他们的内心也是孤独、自卑和害羞的,而他们的外在性格则表现得内向、木讷、寡言。成年之后,他们依旧备受孤独的煎熬,或是疏于社交。与此对应的是他们内心那份渴望他人关心,渴望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情。常年处于这样极度的矛盾与煎熬之中使他们的生活晦暗无光,缺乏幸福与快乐。
而造成这一切的并不是孩子的性格,而是父母的陪伴缺席或是冷漠对待。我曾经在亲子乐园看到这样一个孤独、不合群的孩子:别人都是三五成群地做游戏、滑滑梯、玩蹦床,只有他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别人玩,眼里充满着渴望。
可当我鼓励他一起玩的时候,他却倔强地走到角落里一个人搭积木。后来我和孩子的奶奶聊天时才知道,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平时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于是便希望他能安安静静的,总是要求他不要调皮、不要到处跑。平时爷爷找人下棋,孩子就一个人坐在旁边看,奶奶去跳舞,他也在一边看,很少有机会和同龄人一起玩耍。
幼儿园搞一些亲子活动,奶奶觉得自己不适合参与,也没有精力参加,于是其他孩子的亲子狂欢却成了这个孩子一个人的孤独和煎熬。尽管老师们也体谅这个孩子,会抽出时间陪他做游戏,可是这并不能消除他的失落和孤独。
慢慢地,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孤僻,不愿意和爷爷奶奶说话,更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奶奶无奈地说:“之前,他爸爸妈妈回来时,他都异常兴奋,缠着他们说这说那。可现在却完全相反,即便他爸妈想要和他亲近,他表现得也很冷漠。”
是啊,只能看着别人亲子狂欢,自己却无法享受父母陪伴的孩子,怎么可能不孤独?又怎么能自信和快乐得起来呢?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不是父母给他买昂贵的玩具,也不是享受美味的食物,而是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是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和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当这种渴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压抑和封闭,变得不再愿意与人亲近,不再愿意相信他人。
据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内心孤独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人常怀有戒备之心,并且总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待他人;他们认为自己可能会被别人伤害,虽然情感需求强烈,渴望与人亲近,可很难与人亲近,很难结交到朋友;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的情绪化会更严重,也更难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
成年之后,内心孤独的人习惯戴着面具生活,敏感又犹豫,期待又恐惧,害怕孤独又只能忍受孤独。他们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痛苦的,若是无法及时进行自我调节,积极地与孤独和解,很可能会不幸地度过一生。
埃隆·马斯克幼年就是一个内心孤独的小孩,8岁前他时常看不到父母,只有女管家照看他的生活——仅仅是照顾他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除此之外并不会和他有任何交流。因此,马斯克童年是非常孤独的,无人陪伴、无人关心,更无法与其他人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马斯克逐渐寡言少语,内向阴郁而闷闷不乐。父母离婚后,他和父亲一起生活,这使得他的情况更加糟糕——父亲专制、强势,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对马斯克更是漠不关心。所以那几年他在极其压抑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忍受着各种精神折磨,孤独像一把刻刀深入骨髓,并在此后的数十年内使他痛苦不堪。成年后,马斯克成了著名的工程师、科技界大神,甚至被评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可即便如此,内心的孤独感依旧难以平息,他无法让自己真正地快乐起来。2016年马斯克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说过一件事,我不想一个人待着。”说这些话时,他痛苦无比,情绪激动,像是一个孤独且无助的孩子。
由此可见,孤独的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在心里建造了一座孤独的城堡,禁止外人踏入,想要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可是他又渴望走出这座孤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这种矛盾让他们痛苦、焦虑。试想,成年人都如此无所适从,更何况是孩子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怀和陪伴,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满足,给予他们温暖、包容和尊重。当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在父母身上得到满足,内心感到幸福和快乐时,他们就不会被孤独的阴云所笼罩。
亲情缺失,可能会毁掉孩子一辈子
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对于每个人来说,亲情、爱情和友情都是内心深深渴望的三大精神支柱。亲情与生俱来,它最普遍却又最难适合。在亲情滋润下的孩子,乐观而幸福,犹如夏日绽放的花朵;缺少亲情温暖的孩子,孤独而坎坷,甚至生活的底色都是灰色,直至长大之后,这种沉重的灰色依旧笼罩着他的内心,让他连欢笑都变得生疏。
这并不是我在危言耸听。亲情缺失,不仅会让孩子处于缺爱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会给孩子一生的性格造成严重的影响。
这是因为父母的爱是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只有在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下,孩子内心的亲情部分才能得到满足,心理发展才能健全。可若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缺少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使得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变化,甚至导致人格上的缺失和性格上的扭曲。
据研究表明,“情感缺失症”正成为侵蚀孩子心灵的可怕梦魇。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陪伴,孩子们往往在行为上和心理上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畸形发展,具体表现为怯懦、恐惧、孤僻、没有安全感、自卑、焦虑、不合群、没爱心,严重的时候可能会脾气暴躁、嫉妒逆反、有暴力倾向或人格障碍等。而“情感缺失症”的孩子绝大部分来源于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的家庭、把孩子单独留守在原籍的家庭,以及父母整天忙于事业的家庭。
之前在报纸上看到很多相似的新闻:留守儿童时常说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可爸爸妈妈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地奔波,一年也难得见上几次。当别人问他们是否想念爸爸妈妈时,孩子们总是眼圈红红的、哽咽着说:“想,可是爸爸妈妈也需要赚钱啊!他们是为了我们好!”
孩子们懂事得让人心疼,可懂事不代表他们不渴望亲情,不渴望父母的陪伴和关怀。正是因为这种渴望得不到满足,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都出现了问题,他们或是自卑,或是叛逆,更有甚者走上错误的道路。
一名10岁男孩进入了叛逆期,每天在学校捣乱、打架,在家里也不听从爷爷奶奶的管教。他叛逆、倔强,对任何人都带有攻击性。老师实在没有办法就通知了他的爸爸妈妈,希望他们能好好地管教他。可当父母教训他时,这个男孩却说出了让父母哽咽地话:“你们骂我吧,至少我还能听到你们说话!平时我总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玩,想找爸爸妈妈撒娇都不能……”
男孩的话让人心酸不已。很多人只看到他叛逆和惹是生非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份痛苦——亲情的缺失在他的内心留下沉重的阴影,让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让他没有安全感,更让他对未来缺少了那份信心和希望。
事实上,很多孩子正是因为亲情的缺失,导致心理和性格上出现缺陷,甚至因此而毁掉自己的一生。缺少爱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孤独自闭之中,由于无法感受到爱,慢慢地他们会产生“被抛弃”的心理投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只会变得越来越强,以至于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爱,不知道如何去爱,甚至失去爱别人的能力。
可以说,大部分童年缺少亲情的孩子长大后都是不快乐的,他们会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很难与人发展正常的关系。之前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位我国女留学生的悲惨经历,她非常优秀,以出色的成绩被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录取,留学期间成绩也可圈可点。
可就是这样优秀的女孩,却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呢?很多人表示不解。后来人们发现这个女孩虽出类拔萃,但是却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非常不幸。
她在自己的博文中说:“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3岁的时候我便开始了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的独立生活。在幼儿园期间,我经常感到恐惧。我没有朋友,可又是那么可笑地自闭和敏感,别人随便对我说点什么我就当真。于是,我的逆反心理非常强,小学的时候常常跟班里的男同学打架。这种没有朋友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初中。”
很多人说这位女学生的过早凋零是中国教育之觞,是孩子们无法承受压力、父母们过于追求完美的结果。悲痛之余我们不禁想到,若是她的父母能在她童年时给予足够的关怀和鼓励,驱散她心中的那份孤独和敏感,那么这场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所以,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最好的爱是陪伴,最好的滋养是温暖的亲情。爱孩子,就不要在情感上忽视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在童年缺少爱和陪伴,否则,我们不以为然的一些小疏忽很可能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用爱和陪伴给孩子的童年增添鲜亮的色彩吧!多一些陪伴,多一些交流,让孩子感到被爱,能爱别人。如此一来,他们才有能力快乐地生活。
没有比高质量陪伴更好的教育方式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迫于工作压力,很多父母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职场妈妈们。她们总觉得自己对孩子有亏欠,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可我想说的是,真正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的,而是看你是否真心、耐心、贴心地陪伴孩子。
做到了这“三心”,你的陪伴就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幸福和安全感。这个时候,即便你每天只陪伴孩子一个小时,那么也是高质量的陪伴。可若是你做不到这“三心”,陪伴时三心二意,时不时看手机,或是表现出不耐烦地神情,哪怕你一天24小时都待在孩子身边,也无法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有个朋友是一位职场妈妈,她自从重新步入职场之后就深受“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这个问题的困扰,担心因为自己的陪伴不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障碍。
一天,孩子的幼儿园举行亲子游戏,朋友原本已经和领导请好了假,准备第二天陪孩子好好地做游戏。可当天晚上领导就来了电话,说公司有急事需要她处理,第二天必须按时上班。面对孩子失望的脸庞,想着孩子无人陪伴的可怜,朋友感到万分愧疚和伤心。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件,让朋友彻底下了决心——辞职,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几个朋友都劝她:“你家女儿已经上幼儿园,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你为什么非要辞职?陪伴孩子是很重要,可是也不能因此牺牲自己的事业啊!”
朋友却说:“我不想给孩子带来伤害,更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美好时刻。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必须辞职!”
按理说,朋友做了这么大的取舍,应该能好好地陪伴孩子,让孩子更加快乐和幸福。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朋友错误理解了陪伴的含义,且没有找到陪伴的最好方式。现在她有了空闲时间,每天都接送孩子,也有时间参加孩子的各种活动,还时常带孩子到游乐场玩。可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她的心态却变了。之前,她知道自己时间宝贵,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所以尽量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游戏之中,耐心听孩子讲话。可现在呢?她觉得反正有很多时间陪着孩子,于是不再那么专心、耐心了。陪孩子玩游戏时,她会时不时地看手机,还会敷衍地说“等一会儿,我一会儿再陪你玩儿”;孩子要求她讲故事,她会不耐烦,甚至会发脾气……
结果可想而知,她与孩子的关系反而没之前那么亲密了,她有了很多抱怨,孩子也有了很多不满。
而另一个朋友却恰好相反。这个朋友工作比较忙,每天只有1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可这1小时却是亲子间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在陪伴的过程中,这个朋友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讲自己这一天遇到的高兴的和不高兴的事情,然后给予他关心和安慰。朋友还会在假日里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散步、一起打球,或是一起打游戏。不管与孩子做什么事情,朋友都非常投入,从来不会看手机,更不会发泄情绪。而孩子也从来都没有抱怨过妈妈很少陪自己,反而非常体谅妈妈工作辛苦,时不时给妈妈捏捏肩、捶捶背。如此一来,朋友和孩子的感情越来越好,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由此可见,并不是说付出了大量时间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高质量的陪伴是全身心地投入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心、耐心,是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亲密的伙伴;高质量的陪伴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因为你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那么,具体来说父母应该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首先,父母应该尽量每天都给孩子预留出时间,哪怕是陪孩子吃个晚饭,或是每天睡觉前谈谈心也好。陪孩子吃饭时,注意倾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心声,之后再解决孩子的疑问和难题;睡觉前给孩子拥抱或是鼓励,给孩子讲讲故事,和孩子聊聊天。这些真心的陪伴都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感。
同时,父母要记住关掉手机,不能做敷衍孩子的“低头族”。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自己玩游戏,自己在一旁看着手机,时不时看孩子有无危险,或是时不时对孩子说:“宝宝,你真厉害!”就是陪伴。殊不知,这种敷衍式的陪伴真的是亲子关系中最大敌人。孩子是敏感的,你有没有真心地投入,他完全可以感受和体会到。这种陪伴只能让孩子觉得你不关心他、不尊重他,从而使得孩子受到伤害。
总之,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想要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们就需要做到之前所说的“三心”——真心、耐心、贴心,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做到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忙不能晾孩子
很多父母一边抱怨孩子淘气、不听话、难管教,一边喊着忙忙忙——忙事业、忙赚钱、忙应酬……尤其是绝大部分的爸爸,几乎都不同程度地缺席孩子的学习、生活,少有时间去陪伴孩子。即便有时间在家里休息,也是手不离手机,人不离沙发,很少与孩子交流和玩耍。
一位朋友的老公就是如此。平时他总是早出晚归,孩子三五天都见不到爸爸一面,孩子没起床,他就出门上班了,孩子睡觉了,他还没有下班回家。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比较想念爸爸,不时地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和爸爸玩。”可慢慢地,孩子就对爸爸疏远了,不再愿意与爸爸说话和亲近。
此时,朋友的老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整天忙于应酬和工作,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后来在朋友的抗议下,她老公开始减少应酬,尽量在晚上9点前回家,周末也会抽出一天时间在家。可亲子关系依旧没有什么太大改善。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对爸爸感到陌生,不敢和爸爸说话,不愿意和爸爸玩。
接下来的情景则是:孩子缠着妈妈,不愿意找爸爸。而朋友老公每天回家后不是与人打电话就是玩游戏;一家三口在游乐场玩,妈妈陪伴着孩子,爸爸则远远地等候;如果爸爸想要带孩子出去玩,孩子则可怜兮兮地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朋友老公抱怨地说:“你看!这孩子根本不和我亲近,你还嫌弃我不陪她!”……
然而在我看来,作为爸爸的你没拿出时间去陪伴孩子,以至于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爱,又怎么能怪孩子不愿意和你亲近呢?爱是相互的,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世上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没有不愿意爸爸陪伴自己的孩子,如果父母始终因为忙于工作而把孩子晾在一旁,孩子当然不愿意亲近父母。
而且,我可以断言,若是我这位朋友的老公不赶快改变自己,多抽些时间陪伴孩子,多和孩子培养感情,终有一天会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到那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当然这一点不仅限于这位父亲。身为父母的我们,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张,也不能忽视孩子,把孩子一个人晾在一旁。若是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还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深省的故事,名叫《等一会儿,聪聪》,讲述了一对父母对于孩子的忽视以及敷衍的陪伴。
一个名叫聪聪的小男孩想要和爸爸妈妈玩,于是说:“爸爸……”可他还没说完,爸爸就打断了他,说:“等一会儿,聪聪,爸爸现在没有时间。”聪聪只好去找妈妈,可妈妈也说:“等一会儿,聪聪,妈妈现在正在忙。”
聪聪只好一个人来到花园,在花园,聪聪遇到了一头野兽,他好奇地说:“你好,怪兽!”谁知野兽一口就把聪聪吃掉了,吃掉聪聪后,野兽走进聪聪的家。野兽走到聪聪爸爸的背后,碰了碰爸爸,爸爸仍然头也没有回,说道:“等一会儿,聪聪,爸爸现在没有时间。”于是野兽张大嘴巴,一口吃掉了爸爸。
随后,野兽又走向妈妈,妈妈听到了脚步声,就把饭菜端到了桌子上,没有回头地说道:“聪聪,你先吃饭,然后再看会儿电视吧!妈妈正在忙,等一会儿再和你玩!”
野兽吃掉了晚饭,就看起了电视。过了一会儿,妈妈说道:“聪聪,你该上床睡觉了。我已经把牛奶放到你床前了。”这时,野兽大叫一声,说:“喂,我是一头野兽!”可妈妈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依旧说着:“乖,聪聪,好好睡觉吧!妈妈现在有点忙,一会儿陪你!”
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感觉很伤感?可事实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在家时都没能有效地陪伴孩子,反而始终以忙碌为借口敷衍着孩子、冷落着孩子,以至于使得孩子的心里伤痕累累。
马东曾接受某节目采访时说,他的生命底色是悲凉。因为父亲陪伴事业的时间远远超过陪他的时间,以至于父亲在他的记忆中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角色。再加上母亲的工作也比较忙碌,所以马东小时候都是一个人默默长大,缺少了同龄人所拥有的与父母间的亲子快乐。
虽然说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是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或者因为事业忙碌而把孩子晾在一旁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这些缺失的陪伴真的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种缺失的陪伴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阴影,哪怕父母在之后给予再多的补偿,这些阴影也会在孩子未来漫长的一生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多年之后,孩子仍然会记得,在某个节日,父母没有时间陪伴自己,自己只能看着别的小朋友和父母开心地玩耍;孩子会记得,自己的童年记忆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上学、独自玩耍、独自高兴和伤心……
同时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情感没有释放和宣泄的出口,孩子的心声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孩子的安全感得不到依托,最终生命的底色变成灰色,内心变得不快乐。
所以说,当身为父母的我们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请不要理直气壮地说:“我工作太繁忙了!难道我不想多陪陪孩子吗?”“我这么忙碌是为了谁?不就是为了给孩子营造好的生活条件吗!”……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等待我们去弥补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我们错过了他们的成长,就是永远错过了;孩子的一些性格缺陷和不良心理一旦错过了童年这个最容易纠正和改善的时期,就会给他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危害。
如果你爱孩子,就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因为,没有哪一种爱比给予孩子全身心地陪伴更能让孩子感到满足和快乐。
父亲能陪伴,孩子更优秀
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这种情况,为了陪伴孩子,职场女性脱下高跟鞋、职业装,成为全职妈妈,这些全职妈妈们每天叫孩子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陪孩子做游戏、辅导孩子做作业……而爸爸们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和应酬。即便在家休息也如同消失一般,很少和孩子游戏、交流;而职场妈妈即便不辞职在家,教育和陪伴孩子的重任也会落在妈妈身上,每天除了应付工作、家务,还要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作业。
在中国,父亲的陪伴缺席是现实,更是我国绝大部分家庭教育的一大问题。不信我们来看看这一系列调查数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发表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数据显示仅有10%的少年儿童在心情不好时,能够得到父亲的理解和安慰;仅有6.9%的少年儿童在空闲的时间和父亲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仅有15.5%的少年儿童觉得父亲尊重自己,能让自己感到自信;仅有8.5%的少年儿童愿意把内心的秘密告诉父亲。
还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60.7%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46.9%的人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而仅有13.0%的人表示父亲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
种种数据调查都在显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父亲把教养孩子的责任推到妈妈的身上。然而这些父亲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有的父亲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有的父亲则是心里明白却想找借口。
每当妈妈们抱怨爸爸不陪伴孩子的时候,爸爸们总是会理直气壮地说,“我要赚钱啊!我工作也很辛苦啊!”“我也想陪孩子啊!可是我的工作真的很忙!”“妈妈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孩子有妈妈陪伴就够了!”
那么,孩子真的有妈妈陪伴就够了吗?当然不是!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相对于只有妈妈的陪伴来说,有父亲陪伴和教育的孩子会成长得更优秀,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就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说:“妈妈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爸爸则代表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在父亲的陪伴下,孩子会更自信勇敢、有主见和有想法,因为男性是力量的象征,父亲的陪伴可以给孩子力量和勇气;在父亲的陪伴下,孩子的自控能力会更强,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因为父亲的思维偏于理性,不会像母亲一样溺爱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会更强烈,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也不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因为父亲是孩子最好的靠山,有了父亲,孩子就有了主心骨。
这样的结论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总结,也是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专业研究。这项研究还指出,有父亲陪伴成长的孩子智商高,在学校里的成绩会更好,走向社会后也更容易成功。相反,若是孩子从小就缺失父亲的陪伴,那么就很容易敏感、自卑、缺少安全感。
隔壁邻居的儿子瑞瑞就是如此。瑞瑞已经16岁了,按理说这个年纪的男孩应该活泼阳光、大方率直,可瑞瑞恰好相反,他性格内向、腼腆害羞。这孩子每次看见我都不爱打招呼,若是我和他打招呼,他总是腼腆一笑,微微地点头之后就低头离开。我也很少见瑞瑞和朋友们打篮球、踢足球,据他妈妈说,他总是在家看书、听音乐,几乎没什么朋友。
瑞瑞之所以这个样子,其实就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出差,基本是妈妈把他抚养长大的。缺少父爱,再加上妈妈比较温柔,所以造成了瑞瑞胆小自卑、不自信,甚至缺少安全感的样子。
当然,这里不只是特指男孩,女孩也需要父亲的陪伴。父亲,这一角色不应该成为孩子熟悉又陌生的人,不应该成为孩子有求必应的“提款机”。真心地留出时间,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一起游戏、学习,孩子的童年才能更加快乐、幸福,孩子的一生才能拥有自信、成功和美好。
让孩子独立,是孩子和父母的共同成长
前段时间看了这样一段视频:
美国加州一个3岁的小男孩竟然可以为妈妈准备晚餐,其熟练程度让所有人为之惊叹。小男孩一个人推着购物车到超市买面包、果汁等食物,然后用从花园采的鲜花布置餐桌,用烤箱烤面包,用微波炉煮千层面。
之后,他开始为妈妈倒饮料、摆放餐具,虽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果汁弄洒了,但是他并没有哭闹,而是熟练地用抹布把地上的果汁清理干净,然后继续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看完视频后,我不禁感慨:仅仅3岁的小男孩就如此独立、勇敢,再看看我们身边的绝大部分孩子,即便到了十几岁依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严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和人家差别那么大?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心知肚明。没错,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不放手。很多父母爱孩子,就会凡事都为孩子着想,事事都为孩子代劳,却从来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自然也不可能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果,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被养成了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巨婴。这个时候,父母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想要把孩子永远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殊不知,这样的做法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丧失了应有的责任心。
可以说,没有独立能力的孩子,谈不上成长。即便他的年龄和身体都在成长,可内心却始终是一个婴儿。如果父母只想着陪孩子、照顾孩子,却始终不让孩子独立,那最后只会害了孩子。
还记得那个神童魏永康吗?这就是父母把孩子养成巨婴,害了孩子一生的典型。魏永康的天才事迹曾经被人们口口相传,所有人都在赞叹这个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天才:2岁就掌握1000多个汉字,8岁考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最小的本科生。之后,他又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然而,就像是我们熟悉的“伤仲永”一样,魏永康的传奇经历同样没有延续下去。20岁,魏永康被学校劝退,连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被退学的原因竟然是生活不能自理。
魏永康虽然是学习上的天才,却是生活上的白痴,甚至可以说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更别说独立解决其他问题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魏永康父母对他的溺爱。从魏永康8岁起,妈妈就开始陪读,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而魏永康只要读好书就可以了。他从小到大几乎没做过家务,包括洗衣、做饭、甚至洗脸都是妈妈代劳包办。读高中的时候,妈妈为了让他抓紧时间读书,还时常喂他吃饭。即便魏永康进入大学,妈妈依然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到了中科院,妈妈没办法陪读了,魏永康只能一个人生活。可离开妈妈之后,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他根本没办法照顾自己:因为不会洗衣服,衣服便很长时间都不洗;不会打扫卫生,屋子里就乱糟糟、臭烘烘;不知道热了换薄衣服、冷了加厚衣服;没有时间观念,生活没有规律。甚至连上课、考试的时间都会忘记。最后,他因为没有参加一门学科的考试,没写毕业论文而失去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被学校劝退。被中科院退学后,魏永康始终都没有找到好的出路,由于生活的“不适应”,求职的道路非常坎坷。
可以说,是他父母的过分溺爱和保护害了魏永康。若是他母亲能够早点放手,教会他如何独立,教会他处理问题的能力,那么魏永康一定不会变成后来的样子。
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母亲是爱他的,如果不是的话,她也不会无私奉献、全心付出。可就是这份“错爱”让一个天才少年成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所以说,爱孩子,不意味着把孩子绑在身旁,把孩子保护得密不透风。身为父母,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没有时间和能力陪伴他走完他的人生。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意识,给孩子不断学习、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修炼自我,与孩子一同进步和成长。
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的那句话:“这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给予这份独立是孩子的成长,更是父母的成长。